创办人兼艺术总监乔纳斯·斯坦普
《Border(边界)》(瑞士艺术家阿里·艾·费特拉维、瓦提克·艾·艾美瑞)
2010年,作为创办人兼艺术总监的乔纳斯·斯坦普以“注重一种现场体验”的理念,给广州带来了首个国际行为艺术节———“广州·现场”;2011年,他又以更“亲民”的姿态,把艺术节从53美术馆搬进一座颇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今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以“在时间维度的身心”为主题的第三届艺术节,第二次在小洲村如期而至。
这位瑞典籍的国际著名行为艺术策展人,想让广州今后能“在当代艺术的国际视野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环境 小洲村
这里有老人、孩子、学生……这就意味着艺术家有了更多机会与观众交流互动。
眼下的小洲村人民礼堂,除了前来切磋交流的“圈中人”和忙得不可开交的艺术家们,那些驻足开眼界的村民、好奇围观的艺术考生和长枪短炮伺候的媒体,更让现场人头攒动。
“以往人们对于艺术的印象多是高不可攀的,但在这里,在这些不可再生的行为艺术发生的现场,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则是一个亲民的姿态。”显然,在乔纳斯看来,小洲村可以说是行为艺术的最好舞台,这里有着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公众的狂欢氛围。
“我非常喜欢这里!不同于感觉像是高高在上的美术馆,或是废旧工业区变身而成、远离生活圈的艺术区,小洲村有老人、孩子、学生……更难得的是他们习惯了与周遭的艺术家‘邻居’和睦共处。这也意味着行为现场将得到有效的延伸,因为远道而来的艺术家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观众交流互动,这样的对话无疑能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启发。”
为此,这位瑞典籍的国际著名行为艺术策展人也试图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小洲村,以每月2000元租金成为了这里的常住人口,和其他村民一样每天进出市场或是下馆子,“尽管艺术节的运作资金主要有赖一些国外艺术基金、驻华领事馆的支持,甚至每年自己也得贴上一部分艺术家的差旅费,但我希望也相信‘广州·现场’可以扎根这个城市,与我每年5月、9月在法国巴黎和赛特举办的‘违规’及10月在瑞典举办的‘哥德堡现场’等艺术节一样,让广州今后能在当代艺术的国际视野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艺术家
行为艺术不是表演,艺术家不需要扮演角色,只需做一个行动中的人。
现场,记者心中也有一个疑问油然而生,人们是否会将“行为”与“表演”这两个概念混淆,当你身处行为艺术发生的现场,如何才能做到“在现场”而非“进剧场”?
“行为艺术,是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媒介,并在特定的环境和含义为依托下进行艺术创造活动,较架上绘画、传统雕塑等注重艺术行为的结果留存而言,它更强调、注重艺术家的行为过程意义,是典型的具有表演性特征的过程艺术形态。”对于当前通用的“Performance Art(行为艺术)”这一规范用语,乔纳斯却有自己的定义:“我更愿意将之称为‘Action Art’,因为performance本身带有‘演出’的含意,而action则更强调的是一种‘行动、手段和作用’。事实上,行为艺术不是一次表演,艺术家也不需要表演,不需要扮演角色,不需要变作别人,只需做一个行动中的人,通过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正如乔纳斯所言,“行为”与“表演”往往是差之毫厘,当你更多地是把观众及社会看作是挑衅的对象,或是更为注重眼球效应以达到宣传、推广自己,这样的行为艺术充其量也就只是一场秀,注定是要与“争议”结伴同行。
说到底,艺术提供给人类的正是重新看待世界、对待世界的一个契机,所以当行为被赋予“艺术”之名,它就不是一次表演,而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与实践。
关键词:看懂了吗?
只有切身观看、参与及思考了,才能感受到作品中是否有足以打动你的东西。
记者在现场发现,与艺术家全情投入形成不小反差的是,有为数不少的观众对于这种以身体为载体来传递某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难掩一脸茫然,“看懂了吗”的窃窃私语声也不时在人群中冒出。
对此,就连读美术史出身且作为策展人的乔纳斯也笑言,其实他自己也有看不懂的时候。“八年前,我策划了首个行为艺术节,名为‘违规(Infr’Action)’,在法国赛特的一个农贸市场上演。当时民众觉得所见的一切都很疯狂,因为这与他们理解的艺术不一样。然而,艺术节至今每年都会在该小镇如期举行,观众一开始的困惑和疑问也在不断的体会行为中找到各自的答案,他们逐渐喜欢上了这种自身也能参与其中的艺术形态,哪怕是孩子。”
乔纳斯认为,行为艺术不能被出售,所以它的发展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不会像架上绘画一样广泛普及,“在构成行为艺术的几大基本要素中,‘与观众的交流’正是其一,对于曾经把‘看不懂’作为艺术一种特权的人们而言,行为艺术更加具有一种不分彼此的参与感和分享度,无疑这也更好地启发他们去思考,用感情去体会。”
事实上,有了艺术家在行为进行过程中“处心积虑”的暗示,观众很快就能完成一次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换,逐渐体会到了“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的感受。
乔纳斯一再强调,作为观众更应该注重一种现场体验,因为只有切身观看、参与及思考了,才能感受到作品中是否有足以打动你的东西。“如果没有的话,那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行为艺术,而我希望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些带有诗意的、有深度的、可以打动人的作品。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应该算是我为艺术节挑选艺术家的一个标准,当然它不是一个可以用文本来呈现的具体概念,更不是学院、美术史交给大家的那一套所谓‘正统’。”
作品
《蓝之困》
一手托着线团,一手捧着湛蓝的矿物质色粉,当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头穿行于人群之间,起初观众或许惧怕他那冷漠的表情和犀利的目光而纷纷四散躲开,直至慢慢地发现其意图———正在物色着愿意与之四目相视的对象。于是,很快就有了第一个会意且敢上前“吃螃蟹”的观众。正当回过神来的人们纷纷挤到跟前希望能成为与之互动的一分子时,他的行为却戛然而止,缓缓将手中线团缠绕在自己的头颅上,再将带有毒性的矿物质色粉从头顶泼洒下来……
这就是爱尔兰传奇艺术家尼格尔·鲁尔夫,以及他在开幕当天带来的作品《Tangled up in blue(蓝之困)》。
解读
人与人情感交流中有种潜在的自我保护本能
对于此行上演这一极具美学意义却又充斥着危险的行为作品,尼格尔坦言,灵感源于两年前一次脊椎手术,自己在无限接近死亡时,引发了对生命的一种思考。选择了在艺术创作中“与生命开玩笑”的尼格尔认为,“美丽”与“危险”之间并不存在对立矛盾,但两者的组合,却在情绪层面上折射出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中潜在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而这也正是其行为作品的内涵所在。
作者
尼格尔·鲁尔夫
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活跃于国际行为艺术领域,曾是闻名世界的行为艺术团体“黑市国际”成员,现任教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