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Miro
1978年出生于河南,现居重庆。
记者:最早接触摄影是什么时候?
Miro:老家有个习俗,孩子满百天时都要坐在木制的童车里留个影,底片刻上“百日留念”。尽管那个年代照相是奢侈的,但为了记录“生”,我亦然奋不顾身!那一年,我第一次接触摄影——只不过是被别人拍!遗憾的是,至今也未能记起当时的状态,甚至一度怀疑相片上的胖娃不是自己。
记者:有没有对你影响比较大的摄影师?最喜欢的摄影师是谁?为什么?
Miro:每看一个摄影师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影响如涓涓细流,很难说清楚哪一股更大、更有用,甚至无用。相比较而言,我更在意自己的作品是否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影像本身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
这些年,接触过很多摄影师,喜欢的也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一颗颗虔诚的心,近乎朝圣似的行摄,作品更是真真切切,不浮躁、不造作,这最让我感动。我想,这一类摄影师才值得自己喜欢,更值得大家喜欢。
记者:平时拍摄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Miro:来源于生活。远离生活、脱离现实的作品都是瞎扯淡。
记者: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Miro:发呆
记者:现在是用数码相机还是胶片相机?更喜欢哪一类?
Miro:都用、也都喜欢。介质不同,语言也有所差异,手机也同样能拍出好照片。我始终认为:相机是死的,人是活的,多尝试不同的器材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摄影师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记者:你如何形容自己的摄影风格?
Miro:没什么风格。实在是谈风格的话,我更希望是离生活近一点,再近一点。
记者:在看《雾色》这组片子的时候,我读到一种孤寂,为什么选择了重庆这座城市?在创作时你是带着什么样的情绪、初衷是什么,又是如何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