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朋友们》,曾梵志,成交价16,100,000元,中国嘉德,2011年11月16日,2011秋季拍卖会中国油画(二)。
今年,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再度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在全球金融市场快速衰退的背景下,当代艺术品的价格仅有小幅收缩(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间下跌4%),没有出现严重灾难的迹象。全球共有38.5%的当代艺术作品未得到出售,但这不足以令市场担忧。
回顾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这12个月,全球艺术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饥渴需求,41,000多件当代艺术作品成交——比千禧年伊始时多出4倍!上述41,000件当代艺术作品的拍卖成交额超过9.15亿欧元,这个数字是10年前年成交额的10倍以上。如今,当代艺术品给拍卖运营商带来滚滚财源,2011年底,新一代艺术家(即1945年后出生的艺术家)成为比古代大师盈利更多的市场类别,占全球拍卖总收入的11%;而仅仅10年前,这个比例尚不足4%。
刚刚过去的12个月,全球当代艺术品拍卖总收入将近8.6亿欧元。严格来说,目前的市场规模比前期有所收缩。但在作品数量相等的前提下,上述收入减少(大致为6%)并不令人恐慌,2011/2012年度的表现依然出色,在当代艺术市场历史上排名第三,仅次于2007/2008年度泡沫顶峰时期(9.769亿欧元)及去年的优异业绩。
经历了7年的价格上涨后,市场在2008年和2009年大幅收缩,高度投机性的当代艺术市场亦未幸免。艺术品价格下跌幅度最大,但持续时间同样短暂,价格指标很快就迅速回升。今年虽然与去年呈送作品60%的成交率相比,上述未售率略有逊色,但这个数字仅仅反映出买家精挑细选的程度异乎寻常——在价格刚性稳定的艺术市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健康反应。
亚洲(尤其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高端市场,超过美国,更是远超欧洲(欧洲如今是作品最为密集,而价格最实惠的市场)。事实上,东半球的表现再度令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业绩相形见绌。亚洲占全球当代艺术品拍卖收入的43%,欧洲稍低于30%,美国占26%。中国则占亚洲市场的90%,当代艺术品的拍卖收入比美国多1.09亿欧元,而出售的作品数量大致相当(中国和美国各占全球交易作品数量的15%左右)。
《战士》,尚·米榭·巴斯奎特,成交价5,585,250英镑,伦敦苏富比,2012年6月26日,当代艺术晚拍。
“中国梦”支撑着中国市场的表现,其主力是迅速成功的商业人士、企业集团领袖及其他投资者,他们纷纷涌入艺术市场,实现自身投资多样化。有些人以股市的手法投资艺术,他们将艺术品分割成若干虚拟股份,这种投机手法在中国前景看好。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正在增加,专门化的投资基金不断涌现(恰好管制亦不严格),这使得大量资本流入市场。在中国,艺术与金钱日益紧密的联系催生出越来越多雄心勃勃的项目。譬如在临近台湾的厦门市建立首个专门针对艺术的金融中心。厦门国际艺术品金融交易中心是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实施的项目,后者是当代艺术品销售额排名全球第24位的拍卖公司。该项目旨在通过展览、拍卖以及与艺术和艺术市场相关的其他服务建立一个新的平台。
在拍卖市场方面,中国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北京。北京不仅拥有保利国际那样的强大机构,还有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时国际、北京荣宝、北京传是国际、中贸圣佳国际等公司的支撑。就目前而言,上述中国拍卖行的市场实力源自它们在亚洲市场的特权地位。与此同时,西方藏家却偏爱与本地作品对比强烈的海外艺术家的作品。
虽然中国的艺术家们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当代艺术重镇,然而周春芽、张晓刚及曾梵志等受到西方收藏界青睐的艺术家,其作品却往往首先在台北和香港出售。因此,香港是2005年最早显现开放迹象的市场之一。2011/2012年期间,佳士得、苏富比和罗芙奥合计占全球当代艺术收入的13%,而这三家公司在香港产生的收入份额,分别占其全球当代艺术品拍卖总收入的21%、28%和54%。香港市场无疑非常活跃,买家信誉问题却成为其成功的阻力。在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均曾遭遇过拒付款问题,结果导致对簿公堂……由于情况严重,为避免此类问题,主要拍卖行如今要求买家支付100万港元的预付定金,才能竞拍较为昂贵的拍品。香港买家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市场是否健康并绝对值得信任仍须拭目以待。
由于亚洲藏家可支配的财务资源超过欧洲藏家,亚洲实际上已经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市场。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间,亚洲共有662件当代艺术品的售价突破10万欧元大关,而美国和欧洲分别仅有382件和324件。因此,亚洲顶级市场的财力是欧洲的两倍!在市场的另一端,少于5,000欧元便可购得的作品比例在亚洲尤其低,仅占当代艺术市场的50%,而美国和欧洲的比例分别为61%和81%。
欧洲市场的作品密集度为全球最高。仅欧洲市场便占拍卖出售的世界当代艺术品数量的半壁江山。作品的价格也非常实惠,有81%的作品售价低于5,000欧元,而该价格区间的全球平均比例为79.5%。这种多样性虽然本身是一种优势,但在业绩方面却难以与追求良好表现的中国市场相匹敌。欧洲的财力基本上依靠伦敦。伦敦举办该地区最高端的拍卖活动,并且是收入位居世界第三的拍卖市场。英国目前占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的22.5%,并且占欧洲市场的76%。欧洲的其他主要市场还有法国,位居全球第4;随后是德国、土耳其、意大利和奥地利。过去的一年中,欧洲最引人瞩目的表现来自西班牙。西班牙市场位居全球第16,破坏性的经济危机令市场备受打击。然而,尽管今年的未售率极高,西班牙的拍卖收入自去年以来却峰回路转。
纵观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这12个月的全球拍卖市场,结构调整与整体业绩的小幅下滑与业内预测基本相符,这是市场各方面逐渐回归理性的表现。总的说来,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对全球拍卖市场起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支撑作用,但市场的规范与成熟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