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书法家巩海涛:让书法向艺术性深入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胡抗美 2013-02-21

书法家 巩海涛作品

巩海涛,字浩然 又字孟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庄子书画院副院长。近年曾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中国国家画院曾来德老师书法工作室,书家画家班,中国国家画院胡亢美老师书法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老师书法工作室创研班学术部部长 。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展览二十余次,并在全国二届行草书大展中获奖,二届兰亭奖、三届兰亭奖、均获提名奖。获山东省书法贡献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作品分别在,《书法导报》、《中国书法通讯》、《书法教育》等报刊专栏发表 出版有《巩海涛书法作品集》、《当代中青年书法行草书二十家行草长卷》、《水墨京南巩海涛卷》、入编《全国青年书法二十家作品集》、《墨汇京缘十一人提名展》、《我们这六个人中原展》等展览。

巩海涛是个对书法艺术执着追求的人。2005年,海涛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已经4年。就在这一年,他毅然决定脱产到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结业后,紧接着又先后到国家画院的画家书法班、国家画院胡抗美工作室和沈鹏创研班深造。他对书法艺术如此追求,是因为他有一个内在动力,即,使自己的理念与创作更加贴近书法本体--书法的艺术性,向艺术性进军。这真的很难!难,不是因为一个人的艺术天资、艺术修养等不够,而是人们对书法本体的偏见,对书法艺术性的误解。

我坚持地说,书法的点画、结体造型及作者在点画、结体组合过程中的情绪反映,都是经过艺术化后的点画、结体及情绪。至此,点画不再是汉字的点画,结体也不再是汉字的结构。换言之,书法的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真实的,因此可以说书家的自我表现是虚幻的。不错,汉字是真实的,但是,艺术化后的汉字便成为艺术创作中的一个元素,这些元素中已经注入了情感和思想,特别是这些情感、思想产生的那种偶然形式。由于它们具有不可重复性,由于它们的变化属性,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不得不称之为虚幻空间。我看海涛的草书,其造型和布局不乏紧张与平静,躁动与文静等情绪类组合,我以为这就是那种高度表现力的虚幻性。

如果以上涉及到的关于书法相关概念只是书法认识的一个门槛的话,那么,海涛的书法追求及变化,则是门槛之内观念与实践的攀升。应当说,任何一个书法家,当他获得成功以后,其创作水平欲向前推进一分一毫,都是非常不容易,非常可贵的,海涛也不例外。当下,人们只重视创作水平的提高,而忽视、轻视认识水平的提高,这正是欲向前一分一毫都非常不容易的原因之一。所谓认识水平的提高,实质上就是增强书法艺术性的自觉性。所以,我认为,解决认识问题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比如汉字书写实用功能对书法艺术性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就会发现,一切对书法艺术的曲解、亵渎都依仗着这一点;一些人一辈子追求书法,却一辈子缺乏个性、格调不高,症结也正在于此。海涛对书法的认识是端正的,他抛家舍业脱产学习,目的就是要减少不清醒认识对自己的伤害。

我问过海涛,几年来学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他说开始懂得了什么是书法。这是很了不起的收获。海涛的书法创作因这个收获而内容丰富、味道横生。我仔细看过,他的每一次创作效果都有所不同,因为他增强了追求艺术性的自觉性。书法的学问博大精深,弄明白什么是书法的学问也博大精深。十年前,关于流行书风问题的争论,其实质就是"什么是书法"。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西方现代艺术发端时的情景。上个世纪初叶,"什么是艺术"的提问,着实让西方艺术家回答了半个多世纪,讨论的结果是目不暇接的现代艺术运动。在中国,人们十分敏感的关注到,当西方的现代艺术运动开始走向终结时,"什么是书法"的追问与反思刚刚开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书法本体的讨论,以及稍后兴起的各种书法风格的实验及褒贬,还有书法与伪书法,实用与审美,美与丑等等向艺术性深入的争论,说到底,都是围绕"什么是书法"、"书法是什么"的疑问展开的。这其实是中国书法的大事。可是,一些书法创作取得一点进步的人并没有十分在意,也没有把心思放在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思考上。所以,当代书坛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出现一种现象:一代代"名人"、获奖者各领风骚三两年,最后便销声匿迹了。海涛获奖后,他不准备接受这种循环往复的命运,他选择了向书法艺术性深入的道路。

任何艺术创作,都是美的创造;创造美需要遵循艺术规律。在书法艺术方面,应当研究和遵循汉字与艺术符号(或元素)的审美规律,情感与形式的规律,组合方式规律,对比方式规律,形象思维规律,还有继承、借鉴与创新规律等等,这是书法家向艺术性深入的一条捷径。海涛有这个愿望,更有这个能力,一定会在向艺术化深入中有所作为。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