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1924年,林徽因(1904—1955)跟准丈夫梁思成一起来到美国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她本来想和梁思成一起学建筑,可该校建筑系不收女生。不过,美术系和建筑系同属美术学院,林徽因就“曲线救国”了一把,上美术系,选修建筑学课程。
当时美国学生认为中国留学生非常刻板和死硬。但是林徽因是个例外,因为长得好看,身材不错,天性开朗,加上曾经在英国生活过1年多,很快就融入美国社会中,成了中国留学生学生会社会委员会委员,在圣诞卡设计大赛中获奖,而且1926年春季开始,她就成了建筑设计这门课的助教了。
林徽因太受欢迎了,以至于一个叫比林斯的美国同学忍不住写了篇文章发表在1926年1月17日的《蒙塔纳报》上。“她坐在靠近窗户能够俯视校园中一条小径的椅子上,俯身向一张绘图桌。她那瘦削的身影匍匐在那巨大的建筑习题上……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的分数或偶尔得第二。她不苟言笑,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成就挂在嘴边。”
林徽因的留学经历离不开梁思成的陪伴。后者每次去女生宿舍楼下等林徽因,总是心急火燎。因为喜欢打扮的林徽因,对面容、发型、服装……处处挑剔,迟迟下不来楼,经常让梁思成等上个二三十分钟。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为此写了一副对联:“林小姐千装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是“诚心诚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1925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去世。林徽因悲痛之余,担心家里失去经济来源,就难以安下心去学习,打算回国。这时,梁家伸出了援手。
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说:“徽音(林徽因的原名)留学总要以和你同时归国为度,学费不成问题,只算我多一个女儿在外留学便了。”
林徽因的独立意识很强,打算自己解决留学费用,想着先打工一年再说。但是梁启超不答应。他又写信给梁思成:“徽音留学费用还能支撑多少时间?”嘱咐儿子马上回告,以便及时筹款。当时梁家也不宽裕,梁启超准备动用股票利息,甚至说了这样的话:“只好对付一天是一天,明年再说明年的话。”
在梁家的帮助下,林徽因才算度过了精神和生活的双重难关。1927年9月,林徽因获得了美术学士学位,同时转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美,这是我国第一位学习该专业的留学生。
转年,林、梁完成学业,开始了蜜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