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用玻璃延展艺术之心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卢羽华 2013-03-28

安德烈斯·巴苏托创作的玻璃骷髅

上海玻璃博物馆横跨整年的重磅特展“Keep it Glassy”(直译为“保持玻璃性”),于本月28日拉开帷幕。这场展览由上海玻璃博物馆和协调亚洲共同策划,涵盖了世界各地50多位设计师的200多件作品,其中不乏著名设计师,如德鲁格、法布里加等人的作品。这200多件作品的共通之处在于:用爱设计、用心保护,展示出玻璃设计有趣、创意和玩味的一面。

着力表现“玻璃性”

玻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装饰材料之一,而在工业革命之后,它又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和家居生活之中。时至今日,设计师们依然在不断挖掘这种材质的迷人特质,呈现其变化无穷的形和色。众所周知,玻璃制作既是一门繁复且极为严谨的工艺,但同时也是充满趣味的尝试,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Keep it Glassy”恰恰会验证这一点。200多件展品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以及灵光一现,甚至可能是制作失误而造成的独树一帜的作品。在展厅里,观众可以看到啤酒瓶再加工的玻璃骷髅头,墨西哥艺术家安德烈斯·巴苏托的创作无疑会令人想起神秘的水晶骷髅。意大利设计师马蒂奥·西比奇的人形盆栽,将绿色植物塞进玻璃大脑袋之中,相信会得到白领一族的特别青睐。一组命名为“灰姑娘”的家具作品,给桌椅穿上了水晶(人造水晶正是玻璃的一种)鞋,却令人担心它是否可以承载物体的重量。与它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沃土”系列,同样是由玻璃和橡木材料组合而成,设计师法布里加直言这一装置艺术专注于形式而非实用性,最终结果是达到脆弱和稳健、实体和空洞的完美平衡。

并不复杂的创作方式与非凡材质的结合引出的真情实感,正是展览着力表现的“玻璃性”。展场的布置也围绕这一主题,突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导参观者在走近玻璃设计的同时,惊叹于材料的多种用法。联合策展方之一协调亚洲本身就是一家知名的室内设计公司,通过如梦如幻的镜面和水池设计,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体验。展品经过细心的策划布展相聚于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展厅内,在展品旁突出介绍了来自各个地区的设计师们,创造出一场兼具艺术、文化和娱乐体验的盛宴。

意大利设计师马蒂奥·西比奇创作的人形盆栽,将绿色植物塞进玻璃大脑袋之中

国际玻璃艺术的交流会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参展的设计师中甚少有专职的“玻璃艺术家”,更多的则是建筑师、家居设计师或是工业设计师,这与玻璃艺术的特性有关。许多创意想法经常是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而非先构思后制作。预计中的成功或美丽往往擦身而过,最终形成的却是另一些缤纷有趣的设计。在制作中观察、感受形态的变换,将之与其他材质相融合,是许多玻璃设计师的工作常态。因此也可以说,玻璃艺术是天生的跨界艺术。

记者获悉,此次参展的设计师来自全球各大洲20个国家,其中大多数设计师作品是首次在中国亮相。这些设计师有的来自美国、英国、捷克等玻璃艺术大国,亦有来自黎巴嫩、哥伦比亚等中国参观者并不熟悉的国度。在“玻璃性”的共通点之外,他们的作品也体现出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因此,“Keep it Glassy”同时也是一次国际玻璃艺术的交流会。策展团队向记者表示,去年是玻璃工作室运动50周年,在美国和欧洲都掀起了纪念这个运动的各种玻璃艺术展览,这为此次展览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通过“Keep it Glassy”,中国的玻璃艺术爱好者也可一窥当下国际玻璃艺术的发展潮流。

KIG将成玻璃设计展览品牌

令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并没有中国设计师入选此次展览。策展团队介绍说,此次的策展方向是介绍国际玻璃艺术,因此并未邀请中国设计师参加。目前他们正在跟进聚焦中国玻璃艺术的策划,将在后续展览中展现他们的才华和杰作。在未来,KIG(“Keep it Glassy”)将会成为上海玻璃博物馆的一个独立品牌,持续地推出各类玻璃艺术展,为公众提供领略世界一流玻璃设计的窗口。

KIG的远景是拥有自己的衍生设计商品系列和设计作品的商品订购服务,与设计师和工作室进行设计合作和产品开发,并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玻璃艺术的巡回展览。这不仅将极大推动玻璃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在倡导一种博物馆的生活方式:让艺术和设计改变生活,美化生活。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