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发布会现场,左为林冠艺术基金会创办人之一严斯•法斯高(Jens Faurschou),中间为艺术家西丽•娜沙特
4月13日,伊朗裔艺术家西丽•娜沙特“列王纪”个展在林冠艺术基金会隆重开幕,此次展览为娜沙特在中国的第二次个展,展出娜莎特新的摄影系列和影像装置作品,将持续到2013年9月8日。4月13日下午3点,媒体发布会在展览大厅举办,4点开幕后,展场人头攒动,在现场的娜沙特有时也回答观众的一些问题。
西丽•娜沙特正与观众交谈,背景作品为《民众》
“列王纪”的灵感来自于同名的伊朗史诗《Shahnameh(列王纪)》。这部由11世纪诗人菲尔多西所作达6万多联押韵对句的鸿篇巨制,讲述了从创世开始至7世纪伊斯兰帝国征服波斯的历史。
正如《Shahnameh(列王纪)》中记录的伊斯兰征服波斯的悲剧,2009年6月,数以万计的伊朗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腐败,在这场横跨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运动中,无名民众为了正义而勇敢牺牲。娜沙特为了纪念他们,以阿拉伯之春和伊朗绿色运动为背景,创作了“列王妃”系列作品。整个“列王纪”系列由三组照片组成——《恶棍》、《爱国者》、《民众》。大画幅的黑白肖像上用波斯文书写着诗歌和狱中的字句,以静穆严谨而感性诗意的视觉语言与音乐、诗歌、历史相互交织,展示了丰富的政治和哲学内涵。
在《恶棍》的部分,浴血沙场的骑士画面覆盖着被摄者的胸部和手臂。这些画在肖像表面的图像描绘的正是《Shahnameh(列王纪)》中古老的悲剧场景。娜莎特以这种方式将古伊斯兰的侵略和当下的政权体制加以对比。画面中唯一的红色是保卫波斯、抵抗入侵者的烈士喷溅的鲜血,也暗示了在当代的政治运动中牺牲的人们。
《恶棍》系列
《爱国者》们则直直地凝视着镜头,手放在心脏的位置,身上被精致细腻地书以波斯诗歌、伊朗狱中记忆和《Shahnameh(列王纪)》中的章节。而谁又是真正的爱国者?是那些力主变革并建立更加公正系统的人?还是那些极力捍卫现有制度的人?也许他们都是,也许是历史本身开启了这个无法定论及解决的难题。
《爱国者》系列
在现场,娜沙特讲道:“在《爱国者》系列作品中,人物的动作具有全球性,全球的人都能明白这种动作,它代表一种爱,代表抗议者对国家的爱,观众也能在动作中立刻感受到这种爱。在这些抗议者的行动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他们的勇敢精神,勇敢地抵抗强权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拍摄作品的过程中,和这些被拍摄者都进行了交流,聆听他们的故事,能够感受到他们最重要的情绪就是自豪,那是一种作为战士的自豪。作品上的波斯文,也代表了新的抗议的年轻人准备书写历史的新篇章。这些波斯文有些是伊朗狱中记忆的词句,有些是波斯语的当代诗歌。”
《民众》由45幅排列整齐的人像组成。同样地,照片上被着缜密的波斯文。我们不知道这些人的名字,他们曾走上街头,展示了无权者的权利。在娜莎特的镜头里,他们全无表情,仿佛历史仍等待着在他们身上的书写。这些人会成为烈士、爱国者还是恶棍?娜沙特好像有意留给观者这个开放性的问题。
《民众》系列
关于此系列作品,娜沙特在现场谈道:“他们数量更多,也是抗争的牺牲品和见证人。大众是彷徨的,无知的,是被动地卷入这场抗争里的,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凝视,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姿态和元素。大众的人像传达的更多信息是恐惧、彷徨和无知。”她还提到在拍摄过程中,她和来自中东各个国家的民众进行了交流,和其他系列一样,去了解被拍摄者背后的故事,这些被拍摄者来自伊朗、叙利亚以及埃及等。
娜沙特说展览的三个系列作品是一个整体:“这三组作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述,它的社会背景就是伊朗绿色运动和阿拉伯之春,这三个系列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系列里展示的有主动抗击的力量,也有被动的牺牲。在拍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用身体姿态本身去传达信息和感情,比如把手放在胸口可以表达一种抗击。凝视,从目光中传达的恐惧也是能让观者直接感受到的。”
视频作品《驳回》播放时间为10分15秒,再现的是一个现代版的哈拉智审判。哈拉智是10世纪诗人,苏菲派苦行僧,他相信存在一种直接的、超验的、人神合一的可能性,被指控散布邪教言论影响公共团结。哈拉智就像今天的艺术家、作家和那些充满潜在颠覆能力的人,被正教领袖哈里发视为异端,鼓吹邪说,亵渎神明。在绝美的诗歌吟唱和喧嚣的法庭现场中,娜沙特通过《驳回》把审判的故事讲述成一个精神超越的寓言。
《驳回》
当问娜沙特,既然作品是一种纪念,为什么不用一些场景而选用人像时,娜沙特回答:“场景会对人物情绪的传达造成干扰,人像能使画面的表达更加单纯,比如《民众》系列,人像的使用会让“凝视”的眼神更加突出,眼睛传达的恐惧等心理更能让观众感受到,能够对观者产生更强的心理互动。”
娜沙特以历史与现代的交错展现着人们脆弱却顽强地抵抗强权的勇气,以丰富的视听语言讲述着即使面对残酷镇压也要争取自身尊严的人类精神。
展览中还有三首诗歌,分别对应《恶棍》、《爱国者》和《民众》系列作品:
仙女
艾哈迈德•沙姆鲁(1925年—2000年7月24日)
今夜全城欢庆,
为那鬼屋的倒塌。
魔鬼再无地横行,
森林见了他们会顷刻荒芜
丛林见了他们会瞬间干涸
我们的城是全新的城
仙女啊!你不知道
世界有多么不同!
城堡大门开敞
奴隶主和魔鬼羞愧难当
奴隶得以解放
地牢也将改变 曾经被关押折磨的人
如今有香膏抚慰
尖锐的稻草已变成柔软的地毯
是的,奴隶自由了
这么多,都自由了!
自由思考复仇
带着镰刀锄头
如洪水一般
洪水般的喷怒,哗!
不再有奴役!我们都是自由的!
我们摧毁了不公
把自由视为麦加
既然城垣稳固
既然我们为自己而生
我们将永远幸福!
我们将永远自由!
我们已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已回到了自己的家!
这是故事的结尾!
这是监狱的尽头!
窗口
芙茹弗•法洛克扎德(1935年至1967年)
当信仰悬于
微弱的正义之线
在整个城市
我心中的灯
被撕成碎片
当我的爱
被法律的黑布蒙住稚气的双眼,
泉涌的血液
从欲望的痛苦庙宇中喷薄而出,
当我的人生不再有意义,
不过是墙上时钟的滴答,
我发现必须,
且绝对
要疯狂地去爱。
噢朋友,噢兄弟,噢我的至亲,
当你已经触到月亮
请刻上花儿被杀的日子。
梦想总是
从无辜的高度坠落,死去
我可以闻到四叶草
从倍感疲惫的坟墓中发芽
何不是女人
在等待的寿衣和贞洁的青春中
化为尘土?
我会否再次爬上好奇的阶梯
迎接神在屋顶上
踱步?
我感到时间已经过去
我感到那一刻让我
归于历史的篇章
我感到桌子是一种不必要的障碍
横在我的头发和
这个悲伤的陌生人的手之间
和我说些什么
这是怎样的人
给了你一个活生生的爱
但要以生命的意义作交换?
和我说些什么
在窗口的圣殿
我奔向太阳。
哀歌
梅蒂•阿克哈文•萨勒丝(1928年至1990年)
亲爱的烈士
还未掩埋
留在手中,存于心里
如难以置信的沉默目光,
他是我们的首领,高贵的战士
伟大事业的十字军,坚守的领导者
随着他纯洁的信仰
随着他贵族的神圣,我们跟随他
一起冲入
他的圣战
他曾大喊,
“毫无疑问,
明天更好。
毫无疑问,它属于我们。”
但
现在
许多天了
他宝贵的身体
还未被掩埋
留在我们手中,如心中的叹息
和
我们邪恶的日子。
今天
我们崩溃,筋疲力竭
不是我们,你才是胜者
也许这场失败和胜利都有益于你
无论你如何嘲笑我们的事业
无论你逮捕谁,折磨谁
不管你抢什么,夺什么
尽你所能全部归益于你
但至少请掩埋这具崇高的身体。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编辑:刘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