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
如果说启功是当代学者书家的代表,于右任则是近代政治家书家的典范,于右任中期“碑体行书”达到所处时代的审美高度,晚期“标准草书”开一代新风,书史地位也是铁板钉钉的事实。虽然于右任书法的认可度很高,但收藏门槛也相对较高,未来书法价位将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调研统计,从1993年至2003年3月20日,于右任个人书法作品共上拍5,359件次、成交4,771件次、成交总额为5.29亿元人民币。虽然于右任在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但在2003年之前,市场表现不算热烈。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看:(1)1949年他离开大陆远赴台湾,以他为首的北碑派被沈尹默的海派帖学取代,在书坛的影响力逐渐被遮蔽;(2)如果说启功作品市场流通量大,颇有“恩泽普施”的意味,即各个层次的拍卖公司都能对启功作品进行操作,于右任作品则多集中在一线拍卖公司高端市场(以雅昌样本公司为标准统计的于右任作品数量也高于启功作品数量),市场覆盖面相对集中狭小一些。
2003年之后于右任书法市场虽然有所起色,但总体仍呈现处于中位运行的态势。2009年开始直线拉升高位运行,2011年春运行到最高点,旋即下跌转入盘整。经过相对萧条的2012年艺市调整,2012秋至今于右任书法市场开始回升。
于右任一生书法创作大体可以窥见“赵体”——“魏碑”——“草书”这样一个发展脉络。提起于右任,众所周知的便是他的“标准草书”,但从艺术审美角度来说,最能体现于右任书法审美高度的是中年的“碑体行书”,而不是晚期的“标草”。其个人书法作品高价榜单的前三名都不是晚期草书作品。
2010年12月15日上海驰翰拍卖“于右任 楷书五言联(对联)”以537.60万元人民币成交,为目前于右任最高价书法作品。虽无具体年代可考,但从风格、题赠款识等方面可推测为于右任早中期作品。Top2作品“题赠吴昌硕 昭陵六骏之什伐赤拓片 横幅(纸本)”于2011年12月30日由西泠拍卖以350.75万元拍出,该作创作于1917年,时年38岁。
但是“标准草书”是于右任书法创作中不可割离的一部分,于右任最早迈过百万元大关的作品,就是他的草书“石鼓歌(十四屏)”于2007年3月18日长风拍卖以126.50万元成交。据AMMA统计,于右任草书作品共上拍3,294件次、成交2,734件次、成交额2.88亿元人民币。在于右任31件百万元级别的高价作品中,草书作品占据18席,2010年11月23日中国嘉德拍卖“陶渊明《归田园居》(立轴)”以224万元人民币成交,暂为于右任最高价草书作品。
在于右任历年上拍的书法作品中,草书占据了61.47%的数量比例,支撑了市场大半壁江山。草书作品单位价格指数与历年拍卖走势图呈现紧密的联动特征,2010年之前市场价位虽然不算低,但一直窄幅波动,2010年春市场急速冲高至17,85万元/幅,实现了于右任书法价格的突破。
于右任作品成交率很高,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一代书圣于右任”专场成交率100%,该专场TOP10作品中草书7件、行书3件。在34件有创作时间标注的作品中,均为于右任离开大陆滞留台湾以后的作品。最早为1948年,当时于右任69岁,最晚的为83岁,即于右任逝世前两年。于右任于1929年始从事历代草书之研究,其时已50岁。成为书法家,“高寿”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很多书法家都是在生命的中晚年期经过蜕变期达到了艺术生命的高峰期。启功、林散之等人无不如此。
于右任的草书市场认可度非常高,平心而论,去台之后的于右任草书以“三长”为目标,越写越程式化,后期书法没有前期碑版行书和发展阶段的草书那么杰出,但从书法史的立场而言,在标草中寄寓着于右任碑草书拓化、历代草书系统整理和草书与社会人生结合这样三个目标,对近代书坛产生重大影响,而于右任书法的审美价值和书法史上的地位一起合力助推了其作品市场价位的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