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西玛·梵·博宁与Poul Gernes双人展近日开幕
科西玛·梵·博宁(Cosima von Bonin)与Poul Gernes双人展近日在哥本哈根Bo Bjerggaard画廊开幕。
在西方,我们通常会将历史叙事归类到现代中,我们能够将艺术史中的信念看作是带有某种逻辑的发展进程的线索。艺术运动此起彼伏,伴随着进程中一种朝向更高目标发展的理性信念。这是一种持久不变的先锋派的审美,在其中,某个艺术派别通过更加复杂的解决方式和更激进的处理方式来超越它的前辈。
在艺术如今的状态里,不再有对带有风格化逻辑的进程的理念进行的追踪。从一位艺术家到另一位艺术家的借来之物不再被看作是折衷主义。相反,两位艺术家之间更深入的关系形成了在过去被称之为“影响”的东西的基础。这暗示了“传统”的理念,但如今要界定它也没有那么容易了。我们也许要求助于歌德对“有选择的亲和性”(elective affinities)的旧观点去界定这种更加微妙和复杂的关联。
科西玛·梵·博宁(Cosima von Bonin)与Poul Gernes的艺术联系很难被界定为除了“选择性亲和关系”之外的其它东西,因为他们的活跃期并不重叠,而由此我们可以假设他们之前从未见过面。即使是这样,他们的故事在当代史中仍然是一个令人激动而且重要的部分,其阐明了当代艺术生活能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复杂性。科西玛·梵·博宁(Cosima von Bonin)第一次为这种关系采取行动是她2001年在汉堡艺术协会举办的展览中。
她在这场名为“Brother Poul sticht in See”的展览中展出了Poul Gernes的作品。这个名字带有双重的含义,而科西玛·梵·博宁(Cosima von Bonin)的许多作品都具备这一特点。它可以被翻译为“Poul兄弟扬帆起航(Brother Poul sets sail)”,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向一位离开了俗世的朋友打招呼。
这两位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也很难从形式的角度去界定。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里创作——初看上去,这些领域似乎都毫无关联。然而如果我们检验他们每位的作品的话,我们则能在概念的层次上发现一个相似的角度。也许说他们二位都具有无限的实验好奇心(从他们艺术表现手法的范围上来说)有些太过单纯化了。他们的创作都涉及到了绘画、雕塑、物品、装置、影像、表演以及这些媒介之间的交叉领域。换句话说,他们并不太在意创作媒介的纯度和它们特定的状态。相反,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在他们的作品里似乎并不固定。这暗示了他们都不会承认任何一种媒介的等级制度。这在他们对纺织这种媒介的处理中表现了出来——由于其与手工艺的联系,这一媒介通常会被看作是一种下等的介质。而这似乎并没有给科西玛·梵·博宁(Cosima von Bonin)与Poul Gernes带来困扰,他们反倒将其视为一种为它“正名”的挑战。
他们各自的艺术态度的基础是一种使其疏远表现自我的艺术的方式。艺术的要点不再是对自我与其戏剧性之间的界限的探索。他们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艺术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类似于一种不同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