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卉纹墩式碗
北京保利八周年拍卖会第五日进行中,“大明-格古”专场今日举槌,在本专场中, 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卉纹墩式碗以980万起拍,1250万落槌。估价为700万到900万。此为戴福保(J.T.Tai)旧藏。
本品造型洗练简约,敦实而端庄,胎质细腻坚致,釉汁莹润亮青,全器内外纹饰疏朗,极见清逸之气,外壁绘缠枝菊花和茶花,二者交替出现,内壁绘六组折枝祥花瑞果纹,分别是荔枝、茶花、枇杷、月季、柿子、茶花,花果交错布置,彼此留空开阔,彰显胎釉之精良似玉,予人视之倍觉清雅尊贵。碗心则是绘以折枝番莲纹。祥花瑞果是永宣青花最为经典的纹饰,本品涵括了所见的主要品类,其绘画写实逼真,诸花妍放生姿,众果饱满诱人,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无不彰显出御窑画师的非凡造诣。
本品为永乐青花官窑之隽品,富具自身特色:
一、品属于永乐青花墩式碗之最小者,口径18.2厘米。墩式碗应始自元青花瓷器,洪武永乐宣德三朝继之,口径最大者可在数十厘米以上。墩式碗属于外来造型,完全是为了适应中东地区贵族的生活习惯而烧制,故而在性质方面可界定,明初凡是墩式碗器皿皆应属于大明皇朝赐赠西洋诸国的赏赉瓷,本品亦然。
二、本品的辅助纹饰颇为特殊。外口沿装饰缠枝灵芝纹一周、内口沿和圈足外侧分别装饰一组锯齿形曲折纹,皆是明初瓷器当中较为独特的辅助纹饰。缠枝灵芝纹在墩式碗上的使用最早见于洪武朝釉里红和青花器皿,锯齿形曲折纹仅见于永乐朝使用,应是借鉴中东域外风格的结果。而在明初的浙江龙泉窑瓷器亦见缠枝灵芝纹和锯齿形曲折纹同样广泛装饰于口沿、圈足之上。
三、本品属于异常珍稀的永乐官窑瓷器,目前所知同类存世品仅有二例,皆属清宫旧藏,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页65、66,图62、63。同时期浙江龙泉窑瓷器亦曾奉旨烧造过与本品非常类近的器皿,口径稍大,约在20厘米,参见《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页178、226。两者如此类近,正是处州龙泉官窑与饶州御器厂同属内府所辖,共同执行相同的“样制”的具体反映。
本品饱历数百年之风霜而宝光依旧,风韵不减,令人叹为观止。近世以来屡入名门,传承清晰,可谓流传有序,并多次现身于重要的学术展览中,成为鉴赏和研究永乐御瓷的典范。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誉“永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今日鉴之,深感前贤所言非虚,令人心存敬畏。
【简介】
戴润斋(J.T.Tai,原名戴福保)
戴润斋一举成名于1953年春天的一场重要拍卖,即3月24日伦敦苏富比举办的艾弗瑞·克拉克夫人(Mrs. Alfred Clarke)明代陶瓷收藏拍卖,这场专拍被视为最重要的中国瓷器珍藏之一。这是戴先生第一次前赴英法,加入到收买古董艺品的行列,因为他的突然出手,出人意料地打乱了场上的平静和形势,在与John Spark和Edgar Bluett等重要藏家的激烈竞价之后,夺得最精美的11件拍品,自此J.T.Tai的名号在中国古董艺术圈内逐渐响亮。此后,戴先生每年都会重临伦敦,在1963年11月伦敦苏富比为伦敦古董商H. R. Norton举办的专拍上,他以8,000英镑购入一件极为精美的15世纪配有原盖的青花梅瓶,刷新当时的世界纪录。戴润斋先生精于陶瓷器物的赏鉴,故其收藏可谓极珍极美,尤以明清瓷器为最。香港苏富比曾于2010年秋季举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拍,供计13件拍品,总成交价高达6亿6,666万港元。其中一件清乾隆浇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亿5266万港元天价成交,刷新中国工艺品及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成为当日拍卖焦点。另一件重点拍品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捶瓶,则以1亿4066万港元成交,远超最高估价。本场此件“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卉纹墩式碗”,亦为戴润斋先生的重要收藏之一,不逊于其青花梅瓶的明代青花瓷器佳作。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