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对望:跨越文化影响的新模式

来源:信息时报 2013-06-08

 “对望:中意当代艺术展”现场,这件装置是傅中望的作品《全民互动·手机》

进入6月,当代艺术圈一个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威尼斯双年展了。今年,中国人操办的威尼斯双年展除了国家馆外,平行展就多达8个,占了全部平行展总数的1/5,同时还爆有猛料,肯尼亚国家馆策展人桑德罗·奥兰迪选择的艺术家也全为中国人,等于中国艺术家直接“占领”了肯尼亚国家馆。据有关人士统计,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亮相的中国艺术家超过了300人,从规模来看是史无前例的。

在这些平行展中,“对望:中意当代艺术展”是个比较有趣的展览——它邀请中意双方共同担任策展人,中方策展人由艺术评论家冀少峰担任,意方策展人由意大利批评家亚历山大·尼瓦担任,同时邀请意大利著名当代艺术家马特奥·巴西勒担任本次展览的艺术指导。展览于6月1日与威尼斯双年展同期开幕,将一直延续到11月24日结束,而展馆则占据了中国国家馆正对面的双年展主要展馆区“军火库北馆113号馆”,面积约1000平米。

这次展览独辟蹊径地选择了15位在国际上已经有一定影响的意大利艺术家,以及16位湖北籍当代艺术家共同展览,用中方策展人冀少峰的话来说,用以形成一种“中意互相省视此时此刻双方共同状态”的张力。据悉,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将授予“对望:中意当代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最佳展览策划奖,为此,记者对话意方策展人亚历山德罗·尼瓦,畅谈在全球化语境下,彼此对新的艺术方式、设计方式的思考。

记者:“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对望(Crossover):中意当代艺术展”的主题选择很有意思,您怎么解释这个主题?

尼瓦:它的意思是跨越不同文化,也是横向影响和感染的意思:当你朝一个人走过去时,他也朝着你走来。

记者:然后两人在十字路口相遇……

尼瓦:是的。每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身份、自己的传统,两种文化相互感染。我认为这对现在的艺术来说是一个有趣的反思,它是建立在本地化而不是全球化的逻辑上的。

记者:我觉得这个展览就像一面镜子。意大利艺术家可以从中国艺术中看到自己,而中国艺术家也能从意大利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尼瓦:正是如此。这是一个有趣的比喻。虽然艺术家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每一个艺术家都可以发现他们有类似的经历,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

我们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上是类似的

记者:作为意大利方策展人,您在选择参展艺术家时有哪些考虑?

尼瓦:谈到本次展览,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全新体验,虽然这些年来在意大利的不同城市都展出过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但是我们从来没有以这种方式合作,以此探讨我们的相似经验。例如,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上是很类似的。我认为这种融合是一个新模式,因为当代艺术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全球化——虽然这有些矛盾。中国、佛罗伦萨、柏林或纽约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可以非常相似,观众分辨不出他们来自美国、意大利还是中国。这是因为在最近的20到40年里,当代艺术的语言已经全球化了,特别是当前欧洲、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文化危机改变了艺术家的视角。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新方式理解这些新艺术家,通过他们的本土语言及其如何与全球化相融合来理解他们,而不管他们来自意大利、欧洲其他国家、中国还是美国。我为这个展览选择了我这些年关注的艺术家,其中一些艺术家就是以一种当代的有力新视角来观察他们各自地方语言的。我在中国艺术家,特别是湖北本土艺术家的身上也看到了相似的视角或心境。

对新晋艺术家来说,现在的新趋势是向亚洲看

记者:您选择的15位意大利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有哪些特点值得分享?

尼瓦: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方面是融合传统技术与当代理念来应对争论性的主题或主体。这是我最近在意大利艺坛所看到的,它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过去50年里,欧洲人被美国殖民化了。我说的不只是当代艺术,还包括电影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欧洲来说,现在是一个关键期,因为在这次经济和价值观危机中欧洲已显现出其衰落的征兆。我们不赞同美国模式,因为旧的美国模式很复杂。现在你可以理解欧洲所有年轻人了,现在的人不会受美国的影响。近10年来,所有东方的、亚洲的新表达,包括亚洲文化、宗教、饮食和生活方式,都对所有年轻人以及我们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虽然我已经不年轻了。我这一代人可能受美国的影响比较深。

我认为,对新晋艺术家来说,现在的新趋势是向亚洲看,包括亚洲文化、漫画以及年轻艺术家。我认为,这个新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改变新艺术家的想象和作品。

记者:这很有意思。中国对外开放30年,西方很多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美国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被引进到中国,对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产生了很大影响。我觉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中国人想更多地向西方学习时,西方却如您所说在探索东方文化和艺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

尼瓦:我认为这是一对矛盾,某种程度上是正常的。对欧洲人来说,探索亚洲艺术文化很有趣,尤其是更强大有趣的典型的中国文化,而不是受美国影响的文化。举例来说,我认为中国波普艺术对意大利艺术家的影响就比较小,因为这种艺术在技术方面和美国很类似。艺术家们感兴趣的是典型的亚洲或中国语言。我认为意大利艺术家感兴趣的是技术,所以他们把注意力转向了未被美国殖民化的亚洲世界。

记者:意大利人为什么不愿接受美国文化的影响?

尼瓦:当然,美国仍然是一个具备自我更新能力的伟大民族,奥巴马的当选就是一个证明,但是欧洲人并不认可美国模式。过去40年的典型观点就是我们受到了美国的文化殖民。在这个特殊时刻,大量的关注转向了地球的另一边,也就是中国、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地区。我称这种现象为“寻找亚洲模式”。对希望找到新艺术方式、设计方式的意大利艺术家和其他欧洲艺术家们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领域,欧洲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美国模式对我们来说并不适用。

传统与新事物的融合可以带动整个亚洲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因为此刻的艺术很有趣,尤其是这种对材料、类型、力量的关注。它让我们觉得这是美国方式之外的另一种方式。对新亚洲、中国及其艺术来说,这种传统与技术的融合是很典型的。它可以成为一种新模式。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