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秋生藏书票青铜器
“小空间浓缩了大文化”,知名藏家朱述贤谈收藏心得——
金秋十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参与主办的“中国朱子文化藏书票专题展”将亮相广州,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藏书票艺术家的作品会一并亮相。届时,“藏在深闺”的藏书票将再次被推上艺术前沿。
而本次大型展览的策划人之一便是朱子画廊负责人、知名藏书票收藏家朱述贤。他的收藏经验或许对读者有启发意义。
谈鉴藏
要从艺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藏书票
收藏周刊:您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藏书票的?
朱述贤:早在2004年,我有一次去北京看一个藏书票的展览,感觉很有意思,这些精致的小型艺术品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睛,就决定关注它收藏它了。我自幼喜爱收藏邮票,还藏有黄永玉设计的第一枚猴年生肖票。我发现,藏书票与邮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小空间浓缩了大文化。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版画从艺术从文化的角度欣赏藏书票。
收藏周刊:您都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藏书票的?
朱述贤:我会直接找艺术家买藏书票,有时去看一个展览,会把整个场所有作品包下来,有一次一口气就买了700多枚。没有办法,看上了就爱不释手。当然,还因为价格相对偏低。(笑)
收藏周刊:您现在有多少枚藏书票?市场价格都是怎样的?
朱述贤:应该有几万枚吧。价格不等,相差较大,有几十元的,也有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的,还有十多万元的。最近,我又买了丢勒、毕加索等人的藏书票,价值5000到10000欧元。收集藏书票,一定要做专,不专就没有意思了。
收藏周刊:您是艺术机构负责人,有没有想过卖自己珍藏的藏书票呢?
朱述贤:如果做展览,我肯定会卖艺术家的作品。但如果是我手中的,我肯定不会卖的。
谈真伪
市场上有以复制品替代原创作品的现象
收藏周刊:藏书票收藏门槛低,是不是更适合白领收藏?
朱述贤:收藏家们看不起藏书票,以为这小东西微不足道。而白领收入中等,知识水平高,藏书票就很适合这一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与文化趣味。一座房子就已经让白领负重了,哪有那么多闲钱去收藏动辄上万元的国画与油画。而如果用10000元买藏书票,就可以买一批了。
收藏周刊:初入行者可通过哪些渠道收集藏书票?
朱述贤:可以去艺术家、艺术机构那里买,也可以去拍卖行。拍卖行的藏书票会比较综合,范围会比较广。但在广东,似乎还没有拍卖行拍过藏书票。
收藏周刊:收集了藏书票,又该如何通过什么途径出售?
朱述贤:一般版画收藏家都会关注藏书票,当然,这样的行家也比较少。也可以找我,如果我看上眼,肯定会收。(笑)
收藏周刊:目前市场上藏书票的赝品多不多?又该如何防范?
朱述贤:赝品不多,但市场上有以复制品替代原创作品的现象。防范赝品,只有靠对藏书票有常态的关注,对各位藏书票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有充分的了解,对藏书票的各种交流活动积极参与,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
收藏周刊:仅就市场增值而言,是收藏晚近的作品好,还是民国时期的好?
朱述贤:物以稀为贵是普遍规律,民国藏书票稀少难找,再加上文化人因素,价格肯定高了,升值潜力也会很大。但从技法看,现在比以往成熟了,画面不那么单调了。对于初入行者,我还是建议从当代艺术家入手。
谈市场
如果首先想着投资回报,心思就歪了
收藏周刊:您应该是藏书票收藏的先知先觉者,曾遇到哪些难题?
朱述贤:别人还没有注意的时候,自己去尝试了,这样的探索才有意义,才更刺激。高层次的系列收藏做起来较难,顶级名家的书票很稀缺,名家票主的书票收集起来也有难度。
收藏周刊:虽然藏书票价值已攀升,但还仍不算高。作为藏家,您在意藏书票的市场吗?
朱述贤:藏书票是一种有品位的收藏品种,它是曲高和寡的,如果首先想着求回报,心思就走歪了,收藏之路也不会走远。相比于国画、油画,藏书票的涨势的确弱一些,但只要兴趣在了,文化价值有了,就不在乎升值高不高了。比如我收藏邮票,很多人说我赚了,但我心底更希望行情降下来,因为降下来,我就可以买更多心仪的邮票。
收藏周刊:岭南藏书票收藏的状况如何?
朱述贤:藏书票是很小众的收藏,还没有普及,但是有一个小圈子的,票友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之间做些交换。但我不愿意交换,舍不得自己的票。目前,广州还没有固定的藏书票交易场所,一些正规书店甚至都没有设立专柜,这就有点遗憾了。
收藏周刊:藏书票的创作状况又如何?和北方艺术家比,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朱述贤:还是蛮好的,有20多人做。以广州美术学院为核心,有尹秋生、郑星球等版画系的老师,从美院出来的研究生也不错。
链接
赖少其制作藏书票受到鲁迅称许
国家图书馆从《京张路工摄影》集中发现一枚1910年左右使用或制作的中国藏书票。书票为一古代书生忘我夜读的情景,画面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和中国古典文化神韵,图画工致精美,“关祖章藏书”正书五字秀逸刚劲。据此分析,关祖章可能是中国最早使用和制作藏书票的人,中国藏书票的诞生应该最迟在1910年左右。
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著名作家叶灵凤和诗人郁达夫积极推介西方文化,也对藏书票产生兴趣,并自己尝试制作。“凤凰”藏书票就是叶灵凤1933年亲手绘稿和刻印的,由此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藏书票收藏与研究家。在接踵而来的鲁迅对西方版画的倡导中,李桦、赖少其等一些青年木刻家更是积极,动手制作了不少藏书票。1934年,李桦在广州市立美专创办了“现代版画创作研究会”,在其会刊《现代版画》第九期出了藏书票特辑,刊发了他本人和赖少其等几名会员的11枚藏书票作品,寄给鲁迅,并受到称许。这是我国的第一本手工拓印本藏书票集,现藏于上海纪念馆。
1936年,李桦等人又与日本书票组织“梦人社”建立了联系,参与了梦人社《趣味藏书票》原作集子的出版,他们的9枚藏书票收录其中。这是中国藏书票人群体与国外交流的最早历史记录。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