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99艺术网特约专栏文章,未经协议授权,请勿转载使用。
周文翰,文化产业与艺术产业研究和咨询专家,艺术评论作者,策划人。2002-2003年担任《财经时报》文化记者,2003-2008年担任《新京报》艺术记者,后出国旅行两年考察亚欧文物古迹和当代文化现象,2010年底回国从事文化产业和艺术产业发展研究和咨询工作。长期为经济观察报、新京报、金融时报ft中文网、台北《艺术家》月刊、吉隆坡《亚洲眼》月刊、柏林《TAZ》日报等国内外媒体撰写文化、艺术、建筑方面的专栏、评论、分析文章等,亦曾策划多项融合艺术、设计等跨界元素的创新艺术展览和活动。2010年出版建筑散文集《废墟之美——欧亚大陆上的建筑奇观》。
历史的起点总是勾连一系列琐细的日期、地点和名称:1992年10月3日深圳市动产拍卖行(现深圳市拍卖行有限公司)在深圳博物馆举办“首届当代中国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1992年10月11日北京市文物局等主办,北京市拍卖市场执槌1992北京国际艺术品拍卖会;1993年5月中国嘉德国际文化珍品拍卖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同年12月更名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次年3月在北京举行首届大型春季拍卖会——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股份制拍卖公司,现在还是业界翘楚;1993年6月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举行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这是上海开埠150多年来举办的首场大型艺术品国际拍卖会。
不管把其中哪个当作中国艺术品拍卖的起点,都可以看到隐藏在背后的时代色彩: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提出“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之后政府开始力推各种改革政策,其中包括鼓励创办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企业试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新的关键词。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崛起的大时代。艺术将不再仅仅是艺术家、协会领导、文化官员和爱好者围观的优雅之物,将有更多的人进入艺术世界,并改变游戏规则。
新形势刺激了体制内外的新兴力量投身市场经济,政府机关、科研单位一些或活跃、或受压制的知识分子下海创业,形成了现今以陈东升、冯仑、郭广昌、潘石屹、俞敏洪等人为代表的“92派”企业家群体,他们共同的特色是对政策和商业信息敏感,有一定体制内资源可以利用,因此创业的起点要比1980年代那些白手起家苦干的民营企业家高。
从国务院发展中心《管理世界》副总编辑职位上下海的陈东升之所以开设嘉德拍卖行,用他后来常用的形容来说就是“模仿性创新”——长期的计划经济管制让中国的社会分工非常的单调,因此当改革开放进行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需求产生的时候,最方便的就是取法欧美类似行业的类似企业组织及其管理模式,他就是从电视、报纸上了解到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的信息收到启发,创立初期也是尽力模仿对方的管理和工作细节,并直接邀请张宗宪等香港行家亲临指导。
与此同时,他们也仍然要面对中国特色的各种管制,比如文物专营的限制等等,当然,最终他们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顺利举办了拍卖会。这也是中国至今延续的商业景观:太多繁琐而落后的法律、规定和审批在限制企业完全合法自由的进行交易——如果你努力遵守一切苛刻条纹你将一无所获,但人们都穷尽各种可能突破这些条纹,有些事后获得承认,有些遭遇打击,有些至今还出于暧昧地带。
在其拍卖市场的参与者多是行内人士,其中港台富豪和行家是多数重要作品的买家,而中国当时虽然的富豪阶层还处于财富积累和消费改善阶段,参与奢侈性消费的很少。但是拍卖市场作为一个公开的交易中介平台,具有较强的透明性和指标性,迎合了当代经济众多陌生人交易的需求,很快就快速膨胀,到1995年共拍出艺术品6000余件,成交总额近5亿人民币。之后,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了低迷时期——此时的波动主要和金融情况不明有关,也是海外买家收到市场影响所致。但是中国节奏明显不同于欧美,所以到1999年就出现了弱复苏,这一情况到2009年再次重复。
画廊、拍卖市场的初步发展不仅让收藏家、投资者找到了新的买卖渠道,也深刻地改变了艺术家的生存方式,他们开始明确的意识到作品的商业价值,发现只要销售顺畅他们可以不再依靠残存的国有美术体制——诸如美协、画院、学院的有限工资和职称评定战争——生存并且活得不错。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1990年代艺术家们合作的画廊也多是港台东南亚的画廊,国内的艺术商业启蒙才刚刚起步,但是却将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爆发。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