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中国水墨的非洲想象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梁瑛 2013-06-24

杨晓洋作品《亚的斯贝巴速写》

由深圳画院、深圳大学美术馆联合主办,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协办的“走进非洲——深圳画院艺术家非洲写生作品展”于6月18日至6月30日在深圳大学美术馆展出,共展出深圳画院艺术家董小明、宋承德、郑强、于长江、王立星、陆佳、海岩、杨晓洋、文祯非的60余件水墨、岩彩及油画作品。

包容开放与文化碰撞

9位参展艺术家受文化部“中非文化人士互访项目”之邀,于2009、2011、2013年先后赴非洲贝宁、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进行采风、讲学等交流活动,回国后创作了这批艺术作品。

此次展览中,9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与艺术家往常的风格和面貌有许多不同。非洲大陆的人物、风景、动物对传统水墨创作的启发,一方面拓宽了传统水墨的表现领域,另一方面则为笔墨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他们的作品根植于本国文化却又兼而并之的,体现了包容和开放,以及文化碰撞的无限可能。

据了解,此次展览起源于持续多年的中非文化交流项目。2008年至2013年,深圳画院与中国文化部外联局非洲处、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共同策划了“中非文化人士互访项目”。项目启动以来,已有24位中非艺术家参与其中,他们都是活跃在本国各领域的艺术家、教育界人士或文化专员。透过这项活动,不但推动了中非地方和民间开展文化交流,亦让我们对非洲当代艺术现状有一个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受文化部及深圳市文体局之邀,董小明、宋承德、郑强、于长江、王立星、陆佳、海岩、杨晓洋、文祯非这9位深圳画院艺术家先后于2009、2011、2013年赴非洲贝宁、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进行采风、讲学等交流活动,此次向深圳观众展示的62件水墨、岩彩、油画作品,皆是艺术家访问回国后所创作。

宋承德作品《马赛姑娘》。

为水墨注入原创性基因

事实上,中国艺术家访问非洲的历史并不是从此次开始的,早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曾派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张仃、刘蒙天、石鲁、亚明等国画艺术家出访东欧及非洲各国,他们留下了一些表现当地人文风景的艺术作品,这些带有游记性质的画作,体现了强烈的“写生”特点。

而这些近年来应邀前往非洲的画家与前辈画家并不相同。美术评论家尚辉认为,经历过新时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的洗礼,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非洲艺术的精华,打破传统笔墨的束缚、为水墨画注入原创性基因。更重要的是,这批深圳艺术家都是中国现代水墨画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忠实践行者。相比于前辈中国画家的非洲写生创作,他们在表达非洲之旅的文化感受时,更多的是加入了现代创作方式,来表现他们在非洲大陆获得的那种干燥炽热、宗教虔诚和荒蛮粗朴的印象。比如董小明的作品非洲速写系列《马赛青年》、《坦桑尼亚妇人》、《桑给巴尔岛》就是以自己所拍摄的非洲人物为底本,加上后期的电脑技术处理,再以石版印刷的方式转印于水墨宣纸之上,再加以笔墨润色,让他的作品具有版画理趣又有水墨韵味。

对中国艺术家而言,非洲艺术强调朴拙、天然的气质与中国的道家与禅宗精神相契合。对现代人而言,非洲大陆的纯净,是升腾人性净化心灵的精神圣地。非洲的动物、非洲的草原雪山,非洲的部落文化,这些与国内迥然不同的异域景观也给创作带来新的表现契机和表现冲动,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杨晓洋借鉴非洲图腾样式的现代水墨作品,是这批作品里最直接得益于非洲艺术形式启发之作。而传统花鸟画家宋承德笔下的《白鹈鹕》、《乞力马扎罗雪山》、《长颈鹿》,无论是对于新物象的写实表现,还是意境的抒写,都张弛有度,轻松自得,让观众看到传统“笔墨”非凡的张力。

参与此项目的艺术家说:“思考了许久,这也许正是人性里最高级别的奢华,与自然在一起。如此超然境界,重新解读了宗教与哲学。随时随地都能从动物与人的目光里感觉到久违了的平静、朴素加真诚。”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