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陈丹青:绘画是个人问题,不是文化事件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晓勤 余阳 2013-07-10

 

《油画院学员与专职模特之三》 陈丹青 布面油画138×92cm 2010年

 7月7日至9月8日,《面对面中荷肖像画及室内绘画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展出,策展人何凯思是一位荷兰收藏家,关注于荷兰和中国当代艺术。他选取中国的陈丹青、毛焰和荷兰的让·沃斯特、菲利普·阿克曼四位艺术家的111幅作品参展,呈现当代肖像画的面貌与特点。展览最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现在巡展至何香凝美术馆。

开幕当天,何凯思、陈丹青、毛焰现身何香凝美术馆,并作了一场题为“艺术与模仿”的演讲。陈丹青2000年回国后针对美术教育频频发声质疑,引起众多关注和热议,所以近些年外界更倾向他的公共知识分子身份而不是画家身份。现在他以画家身份举办讲座、画展,受到的关注也比一般画家广泛。

展出陈丹青22幅肖像作品

这十多年来,陈丹青参展并不多,这一次他拿出了22幅画作参展,称这只是他这几年创作的1/5左右。“因为我这些年到处胡说八道,在媒体面前我变成一‘不要脸’的人。可是在画画方面,我是闷骚的,大家都不知道我还在画画。”陈丹青说。

现场展出陈丹青两类作品,一类是画书的,一类画春宫的。陈丹青表示,从2010年至今,他在干一件最简单也很无聊的事情,就是写生,“回到我当知青的时候,画任何我认为可能入画的孩子。”

现场展出5张陈丹青画书的油画作品,这是他探讨复制和绘画之间的关系的成果,“我老老实实看了几本山水画的书和中国春宫画的书,我把它画下来。”陈丹青说。后来,他去了纽约以后开了眼界,发现关于写生、临摹,习作、创作和复制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悖论,“那我现在就把一堆复制的图片,用传统的手工的方式,把它再现出来。”

“绘画最光荣的时代已过去”

讲座现场,不少年轻人向陈丹青讨画画经验。陈丹青坦陈,他画了四五十年仍然爱绘画,得老老实实跟着规律走。“画画时,我脑子里什么都不想了,我可以打电话听音乐,继续画画。画画靠的是感觉,另一个是经验。”对于年轻人,陈丹青鼓励他们争取参加展览,前提是,“要很认真地画,把自己的水准拿出来。”

当谈到画照片画写生这种绘画方式与时代的关系时,陈丹青认为“绘画最光荣的时代一定过去了,但是绘画不会消失”。他说,无论西方还是中国,这几十年都在讨论绘画还在不在,边缘还是不边缘的问题,“身为绘画者,我觉得绘画在今天,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其实应该越来越回到个人的问题上,不要把它变成大面积的文化的事件来讨论。”

【编辑:赵成帅】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