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十年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时的主流艺术实践相比,关晶晶现在的绘画具有一股孜孜探索的神秘气质。她相信艺术自心而发:“我不会在我的作品里放进任何我厌恶的东西,毛头像或是任何制度化的符号、商业符号。我不喜欢政治波普,不喜欢它的夸张、叫嚣,戏虐的口气。”1从艺术学院接受训练,到个人非具象的绘画风格, 以及现阶段的发展,30岁对于关晶晶来说无异于一个无法被计划或设计的旅程。她需要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恰当的语言来阐释她所认为的生命的意义。“风格伴随着对生命的理解,是一个生命不断在创作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什么静止的样式,风格是不断变化的。”2
关晶晶(1983)自她二十出头起即广泛的参加了展览,并奠定了具有显著个人风格的绘画。出生于河南的关晶晶,因为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的学习而来到北京, 中央美院是一所还延续着苏联风格艺术教育的老牌院校,提倡从生活中绘画,所有的创作都要来自于对自然的观察。央美的学生们有很多机会去欧洲的艺术学院继续深造,或是到一些西方艺术家的工作室去实习工作。而关晶晶毕业后在北京租了一个工作室,她留在了北京。也就是2006年,实际上是在她毕业后不久,她即开始出售她的作品了。
虽然关晶晶欣赏很多的西方艺术家(尤其是CY Twombly和 Mark Rothko),她的作品仍保持着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内在联接。这种联接不是样式化的形式联接, 而是传统艺术精神和哲学方法论的联接。使用墨和丙烯在画布上创作一长段时间后,关晶晶近期选择了坦培拉这种西方古典材料,结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一些观念和技法,这使得她的作品具有明显的中国特征。由于使用了较少的油和更多的水,提高了表面的水性感,制造出了一种感性的元素,而多层的透明质地使得作品的基底可见,“让画作呈现氤氲迷离之气”3 。她描述她的方法和效果:“由于水的大量使用,创作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变数和偶然性。水油结合的媒介剂也使画面干燥的时间, 相比传统水墨要漫长许多。这期间有等待、思考、控制以及随机应变。”4 关晶晶的新作“剩山系列”意指现代社会空间的丧失的意义对于文化和个人的影响,而那空间曾经“容纳历代士人们吟咏的澄明超逸、平淡天真。”她的丈夫,诗人赵野写道:“其实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家国尚存,但天下已亡的局面。我们的文明早被挫伤,只剩一片西风残照。”5 关晶晶表达了她必须抵制专制与现代性双重胁迫的坚定信念:“那片遥远、空濛、在时间中若隐若现的“剩山”,是我心灵的一份寄托,或者说是这时代的一曲挽歌。”她还援引了董其昌的诗句“残山剩水可卜居。”6 正是董其昌激发了尚扬创作他宏伟的系列作品《董其昌计划》。
关晶晶的作品描述了中国古典的价值观,把生活的最高理想视为内心的超脱和精神的现实化。关晶晶追求在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平衡,以抵制现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地方主义的盲目毁谤:“我始终认为生命的体验与感受,以及生命的状态要大于作品。一幅画或许是个短暂的停留,观者得以从中窥见另一个生命形态,以及背后包含的文化经验。”7
放弃了说教的角色之后,当代诗歌被作为承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最高追求,这种文化追求要求我们回到一个前共产主义,老文人传统的时期。对比89 之后,那些推翻风格样式的政治艺术,部分艺术家也曾在中国传统笔墨里寻找启发。正是在中国文化中占一席之地的书法,这视觉化的书写,让东方艺术不同于西方。在中国那些曾受过书法训练并且技巧娴熟的艺术家,把纸上的笔墨方法,转换成用丙烯、油彩等在画布上创造另一种宏伟而精妙的视觉语言。在不停运转的现代性社会洪流里, 物质性和方法论被加以引用了。当一个艺术家作品的触摸感,和其创作的速度感传递了经典文化传统对于人类精神性的定义时,这件作品就具有了更深刻的涵义。以此为基础,在一个更大的层面上看关晶晶的创作,有时会令观者大吃一惊。关晶晶和赵野享有共同的审美趣向、共同的理想、并在各自的视觉和诗歌语言方面,对简朴、意义、控制力等都十分重视。“创作的时候我不会想画面之外的问题,很多思考是平时的事情。那些思想、哲学告诉我这些先贤们的智慧,但它不能决定我的画面。艺术是内心的事情,除非那些思想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它才会自然的反映到创作中。”8
“无论是否是艺术家,我觉得内心都要有所守持。做人要真实,这是种很深沉的品质, 不是指对我们肉眼所见物质的真实,而是指对内心感受的识别和追问。在艺术家那里,就是通过感受、理解、智慧沉淀以后的,对自己心灵的忠实。也许我是幸运的, 坚持自己理想的路上总能遇到志同道合者。”
“当代绘画在西方,似乎已穷尽了所有的可能性。中国思想认为物极必反,山重水复之际即是柳暗花明之时。在精神阐释、审美和艺术创作方面,中国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源起和方式。通过中国古老的艺术精神与西方现代形式主义对话,我期望在绘画语言和视觉美学上能有新的收获,这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努力和反省的方向。”9
1 关晶晶, 邮件访谈,珍妮特•麦肯锡 2013.1-4
2 同上
3 关晶晶,“剩山注”2013.1-4
4 同上
5 引用,同上
6 同上
7 邮件访谈,同上
8 同上
9 同上
【编辑: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