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走在宋庄艺术区核心区小堡村,随处可见各类画室与工作室,奇形怪状的艺术品大大咧咧矗立在门边,待价而沽。
小堡村此前只是北京市通州区的一个普通农村,名不见经传,但自1993年以后艺术家的陆续到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这个方圆约3平方公里的村子,已然成为中国著名的“画家村”以及原创艺术集聚区。
然而,与艺术氛围并不匹配的,是宋庄美术馆东侧新盖好的一片楼盘,近日被当地宣布为小产权房,各种硬生生的标语悬挂其上。
这些极具反差的细节所投射出的,或许正是今日宋庄所必须面对的“发展”与“纠结”的困境。
胡书记做梦
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小堡村村委委员李学来用精确的数字告诉记者,宋庄艺术区核心区域小堡村是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47个行政村之一,共计1367口人,503户,从开始集聚到现在已经有3600个艺术家,目前这个区域已经有画廊和艺术馆100多家,工作室3000家。
李学来认为,宋庄艺术区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小堡村可以与法国的巴比松和美国的苏荷等艺术区相提并论。”他强调“好多艺术家来这儿寻梦,这里能让艺术家梦想成真。”
关于梦想的发源,李学来说,没有胡书记就没有“中国宋庄”。这个胡书记便是胡介报。
2004年2月,胡介报从通州区永顺镇来到宋庄镇上任党委书记,彼时永顺镇已经是一个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大镇,而宋庄在此之前则是一个农业大镇,它的工业正处在二次创业的时间点上。
如果胡介报有幸,他能赶上这班“工业化”大潮并享受其带来的福利。然而,他来的时候,“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所有这一类未经过省市一级批准的工业区、工业大院,一律摘牌。”
很多建设终止了,大量的工业厂房场地也被限制使用,这为刚刚走马上任的胡介报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如何发展区域?宋庄镇面积17万亩,但经此整顿,多出了7万亩的闲置土地。怎样盘活这些土地与厂房?
胡介报在调研中注意到,国家政策宏观调控没有对文化产业有规定,但是却提出要寻找一种经济的合理增长模式。在这样的前提下,宋庄镇当时大量的铸造业必然面临下马的命运。“因为铸造翻砂的时候,满村都是烟。”
宋庄该如何突围?
通过调查,胡介报发现,宋庄位置很好,三面环水,是北京市的水源保护区。离城市中心又不算远,离机场也很近,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兴建后,宋庄镇的部分土地已经进入了机场区域,所以胡判断“将来发展临空产业是个好事儿。”
但是抱着发展临空产业的想法准备大干一场之际,胡介报却发现,宋庄“没法发展临空产业,因为规划没到位。”一个规划没到位的宋庄和已经规划好的顺义去抗争,“同质化竞争就让人掐你脖子”。况且宋庄基础设施并不到位,于是发展临空产业的想法被暂时搁置了。
之后,胡介报又发现,宋庄这个地方居住着316位艺术家,小堡村就有164位,这些人勾起他的一个想法——2001年胡介报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叫《苏荷》,介绍了美国纽约苏荷区上世纪50年代初如何从一个废旧的边缘小镇工厂区逐渐发展成美国最具特色的艺术之城。当时苏荷区的模式就是艺术家不断把废旧工厂变为工作室,并吸引了大量的金融资本凝聚,城市很快得以兴起。
“这就是一个样板。”胡介报兴奋了,“我能不能在宋庄打造一个中国的苏荷区?”
上任当年的5月,胡介报请了咨询公司,并由镇政府委托这家公司把全世界的文化产业区域案例做一个调研。“宋庄目前就有300多名艺术家,艺术家的要素能不能引导起来创建文化名镇,发展宋庄的文化产业?”
两个月后,调研报告出炉,结论是“可以利用文化要素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于是创建中国苏荷区的想法基本确定。
但确定之后胡介报觉得还不靠谱,2004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胡介报、小堡村书记崔大柏、村委委员李学来找了一些艺术家去方力钧的“茶马古道”恳谈。席间,胡介报说:你们这些艺术家来这儿十年多了,在世界也小有影响,我不懂艺术,但我看过资料,能不能在宋庄打造创建一个中国的苏荷区?
艺术家们沉默了一会儿,方力钧说,“您干吗没有自信啊,打造什么中国的苏荷区?我看就创建‘中国宋庄’”于是大家纷纷赞同“中国宋庄”将来一定能成为中国艺术的圣地。
很快,胡介报让咨询公司拿出了一个2004到2020年宋庄文化造镇、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几经修订后,“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名镇”的思路得以确定,“编织这个梦就开始了。”纲要规定,从2004年开始的第一个5年,宋庄艺术区要实现人才的集聚,做好艺术生态的建设,让艺术家觉得这里是他们最好的创作生存环境。
梦想的光辉
有了艺术家生态建设,还要考虑地区长久发展,宋庄的第二个五年就是要实现产业的集聚。画材、画廊、艺术餐饮、酒吧、茶吧等相关产业闻风而至,本地农民的就业方式与思维方式也发生转变。
从2005年开始至今,宋庄艺术节已经举办了七届,胡介报做了一下统计,宋庄每年的艺术展示、交流活动要超过500场。当然胡介报也依然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艺术家来了添了很多麻烦,没有税收。”“他就没认真分析,每个艺术家能带动六七个人就业,那五千个艺术家带动多少人就业?每一个艺术家一年在这儿的消费,要六七万元。最少的艺术家也在三万以上。艺术家们一年起码得创作几十万件作品,它将来的市场开发价值多少?”
胡介报坦陈在宋庄艺术区,他们希望通过艺术家的参与和建设,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中国艺术博物馆,同时通过原创艺术的集聚、优秀艺术人才的集聚、优秀艺术工作室艺术馆的集聚,使宋庄成为百年以后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就是我们的梦。”胡介报称,在当初的规划里,宋庄一定要成为中国艺术乃至世界艺术的圣地。
他提出了所谓中央艺术区“CAD”的概念,期间,栗宪庭的坚持让这个思路得以延续,“原创才能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我感谢这些老师专家的真知灼见。”胡介报说。
2006年,建设两年的宋庄美术馆正式落成,作为小堡村集资建设的中国第一家村级美术馆,宋庄美术馆“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也体现出了当地对艺术家,艺术产业方面的支持。”李学来介绍,在他们的统计中,宋庄艺术家从开始的316人到2006年的1200多人,再到2007年的2000多人,“每年以1000名艺术家的速度递增。”受惠于艺术家聚集效应的小堡村也尝到了甜头,小堡村村委会成立了直属四大公司,分别按照各个功能分为主管艺术园区、主管工业区、主管商业区以及主管综合业务的公司。
李学来称,随着艺术区效应的日益凸显,小堡村民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精神满足。通过房屋出租与废旧厂房改造,农民也逐步进入艺术产业中,从事相关衔接链条工作。通过房租、原材料购置、展览,村里获得了相关收入。李学来为记者核算:以每人在小堡村的生活成本4万计算,艺术家们拉动了1亿4千4百万元的消费,相关的产业如餐厅、宾馆、超市、物流业,飞速发展起来。
想当初胡介报提出打造宋庄文化名镇,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很多艺术家有一个担心:“你走了怎么办?”
事实是,胡介报在宋庄坚守了八年,期间放弃了三次调任机会。2012年退休后的他,依然选择留在宋庄。
因为,他对宋庄始终怀有梦想。
“发展”与“纠结”的困境
只是,梦想实现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愁苦。
在胡介报看来,宋庄的挑战不在规划,在于如何建设一个艺术特区。
胡介报所言的艺术特区,“第一,对于规划土地的使用应该给一个政策,市长对这儿还关爱呢,城郊农村集体土地试点,已经给了这儿,但是这个事两年了现在还滞留在通路上,还没报给市长批示。需要加快这些试点方案的落实,以及试点经验的总结。另外就是,农村集体土地应该有个明确的政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该准许村集体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执行‘三自’原则,自己建设,自己开发,自己经营。”
“这样他的土地就可以盘活了。”胡介报认为,现在的问题是,上级主管部门不准土地被随意他用,但是却不能形成对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管理,“造成真空,谁都管不好”。
在提及构建艺术特区时,胡介报说得最多的两个字便是“土地”。
宋庄艺术家们租用的土地与房屋没有得到建设规划许可证。“担心随时被规划,被强拆,被清除。”胡介报觉得,“艺术区改扩建影响了招商,有些租的地、租的房子不敢做大型投资,使用的权限影响了规范经营,诸如办照难、公司注册难、迁移难等问题随之产生,直接影响了发展。”
在融资担保领域,宋庄的土地不能融资和担保,所以也不能贷款,李学来说,“只能硬撑着,不是一个好的良性循环。”上述原因造成了一个显著性结果就是,宋庄发展环境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市场竞争。近年来,就有外省市不断到宋庄考察,劝说村里的艺术家到外省发展,并提出了更优惠的条件与政策。
李学来盘算,“不能把人才流失了。”他们急切期望建好“宋庄艺术特区”,但是发展艺术特区需要土地资源,目前村庄占地1200亩,李学来们准备把村庄保留,让农民上楼,“把产业集群发展得更加完美。”小堡村5049亩的土地上,涵括了2800亩的工业区,但是152家企业中已经完成改造升级并向文化创意产业迈进的企业仅仅15家。
同时,宋庄的管理者们制定了产业规划纲要、公共设施规划纲要、旧村改造纲要、艺术产业发展纲要等政策性文件,这样的文件为宋庄合理有序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规划保障。
现在的宋庄艺术区小堡村面临着“发展”与“纠结”的困境,李学来不无忧虑地表示:一方面,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众多艺术家冲着宋庄艺术区小堡画家村的名声陆续向宋庄集聚;另一方面,满怀豪情的艺术家们对宋庄目前的政策环境、管理机制、艺术氛围等感到困惑而纷纷离散。一方面,宋庄和市、区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创建“宋庄艺术区特区”系列品牌;另一方面,现有的土地管理体制使很多艺术产业投资者找不到投资的机会,很多来宋庄的艺术家还租不到工作室,进来的艺术家们发现,自己似乎陷进了一个不小的文化焦虑圈。一方面,政府和小堡村积极扶持宋庄艺术聚集区的发展,给宋庄成立了许多管理机构,也时常拿出财政款项帮助宋庄开展类似艺术节之类的各种活动,并且投巨资建造了中国艺术品交易服务中心、宋庄美术馆等大型公共服务平台;而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当代艺术特征的理解以及宋庄作为艺术特区的核心要素认知同艺术家们存在明显的差异。
“宋庄的生动在于艺术家群体的生动,宋庄的活跃在于艺术家群体的活跃。”胡介报与李学来的观点是,如果不将宋庄艺术区及小堡画家村未来的发展放在一个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大背景下考虑,那么无非只是又多了一个带点文化色彩的经济开发区。
【编辑:谈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