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2013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助推美术馆藏品更好服务社会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朱永安 2013-12-02

莫高窟156洞壁画临摹(水彩) 1943年 吴作人 中国美术馆藏

“最突出的感受是,各美术馆都十分重视展览的学术内涵和公共教育推广,藏品的‘灵魂’得到了真正的展示。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在文化部的高度重视下,整个活动对加强全国美术馆收藏研究工作,加强对当代美术创作的引导,以及提升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

从8月至11月的3个多月时间里,入选201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30家美术馆深入挖掘馆藏资源,集中推出了一批精彩纷呈的馆藏精品展览,并借助此次展览项目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教育和推广活动,更大发挥了美术馆藏品的社会效益。

随着各入选美术馆展览项目的陆续开展和结束,201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也进入尾声,11月28日至29日,201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验收评审会在中国美术馆召开。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浙江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常熟美术馆、潘天寿纪念馆等30家入选美术馆分别就各自的展览项目开展情况以及相关公共教育推广活动等作了详细汇报,文化部邀请业界专家、媒体代表等对各馆项目进行了评选。

参与更宽 影响更大

“在国外,美术馆人潮汹涌,给我们感触很深。做一个展览,如果只有几十、几百个人看,就比较可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评价说,从这次展出季各美术馆的汇报来看,展览注重推广的趋势已经形成,“普遍有基层巡展,不仅美术馆放下门槛让更多的人走进来,还把作品送出去,让文化重心下沉,让美术作品到县和乡镇里去。另外有些美术馆的馆际交流巡回展,也开始到国外展出。这也是我们未来的一个趋势,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

2012年,文化部首次推出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希望从美术馆的藏品研究展示、宣传推广工作入手,并通过项目扶持的方式,引导美术馆加强对藏品的研究利用,并逐步实现美术馆藏品的长期专题陈列。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中的28个国有美术馆共展示了3900余件馆藏精品,相关统计显示当年观众参观总量超过了170万人次。展出季结束后,文化部通过验收评审对7个优秀展览项目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首次举办的这一活动获得了热烈的反响,特别是在美术馆界,大家都认为这种集中展示、集体亮相的形式不仅宣传了美术馆的形象,同时也通过筹办高质量的展览促进了美术馆的建设。

据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钱林祥介绍,2013年的展出季活动得到了更广泛的积极申报,文化部共从45家美术馆中评选出30家美术馆的展览项目,涵盖面从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到立足于基层的县级美术馆,既包括了国家重点美术馆,也有新建美术馆以及学院美术馆、画院美术馆和名家美术馆(纪念馆),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今年展出季展出的3000余件作品中首次展出作品总量占比近60%,展览时间均持续在1个月以上,受到各地观众广泛欢迎。目前,除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天津美术馆等馆展览开展不久尚未统计之外,其他已闭幕展出季项目不完全统计的参观人数已达120余万人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说:“通过展出季的推动,可以改变美术馆重展览轻公共教育的倾向。展览不是给少数人看的,是为公众服务,要发挥公共教育和艺术审美的功能,让美术馆成为文化生活的必需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认为,“美术馆的展览应该考虑到地域的辐射性,不仅要对本地人有吸引力,也应该考虑到能够吸引更多地区的观众关注、参观。”好的展览应该有一个效应,可以直接移植到其他美术馆中,这样就可以使更多区域的人受惠。

突出主题 深挖藏品

今年的展出季展览中,各馆进一步总结经验,纷纷推出了体现本馆藏品特色和学术水准的主题性展览。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赞许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很多作品被长期封存在美术馆中,连艺术史研究者都不易见到,所以给艺术史的书写造成了某种偏差,这些作品对于美术史的研究和书写非常有意义。”殷双喜也认为,“艺术史不仅仅是艺术史家在写,美术馆的馆藏品陈列研究,也是艺术史的生成过程,另外通过精品展出,还可以做到文化上的延伸。”

作为国家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虽然在藏品数量和质量上都首屈一指,但是却没有因为国家项目而简单追求展览的大而全,而是深挖了展览的学术主题。该馆推出的“走向西部”馆藏精品展,锁定现代美术发展中艺术家走进西部探寻艺术资源这一现象,集中梳理了历史馆藏和近年来征集的西部主题作品,形成了一个既具有学术高度,又深入具体的展览项目。

中华艺术宫抓住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国美术发展的现代性问题,以收藏的任伯年、吴昌硕、林风眠等大家的经典代表作阐释中国美学现代视觉建构的“东方之路”。湖北美术馆借助馆藏水彩画作品展,引发艺术界对本土水彩艺术重风情少民生、重技术轻生活体验以及缺少理论关注和引导等问题的反思。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通过展览对学院历史和独特的学术立场进行梳理,全面展示了自身特色。

常熟美术馆、潘天寿纪念馆等名家纪念馆馆藏资源有限,他们从多维的视角挖掘藏品内涵,不仅通过展览和文献整理等深化了对庞薰琹、潘天寿、赖少其等艺术大家的研究,同时也让普通观众对艺术名家有了新的认识。

深圳美术馆以“城市记忆”为切入点梳理30多年来本土艺术的发展脉络;广东美术馆则通过馆藏优势阐释新兴木刻与广东版画艺术的发展关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对四川版画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云南美术馆同样抓住本土特色,推出少数民族银饰精品展,展现了云南银饰发展史和当下工艺的发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与众不同,推出的馆藏金石拓片精品展同样吸引一大批爱好者。

范迪安表示,藏品展的生命在于新颖的学术主题,对于美术馆的大量馆藏精品需要投以研究,从中发掘反映20世纪中国美术重要现象又对当前美术创作有学术参照意义的作品进行展示,才能让藏品发挥更大的价值。

注重互动 延伸效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美术馆事业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美术馆的硬件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一大批外观宏伟的美术馆拔地而起,美术馆格局正在进一步完善。随着国有美术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推出,观众有了更高的艺术需求,美术馆履行专业职能及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打造整体的品牌效应和吸引力,文化部统一为今年的展出季项目印制了宣传海报以及大小不同的画册,集中对30家入选美术馆和入选项目进行介绍,并特别要求各美术馆将小画册放置在展厅中便于观众取阅。此外,为使展出季获得更广泛地推广,今年的展出季还在中国文化传媒网、雅昌艺术网设置了专题网页,全面介绍各馆展览情况。今年8月展出季项目正式启动以来的3个多月里,201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官方微博持续发布相关信息百余条,引起网民积极关注和互动。

借助展览提升学术形象,借助宣传拓展影响,而展览之外的公共教育活动则可以更实在地拉近观众与美术馆的距离。

今年展出季中各馆像设计展览主题一样,对展览的相关活动也进行了精心策划。《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介绍,“几乎所有展览都有配套的公共教育,注重与观众的互动。美术馆已认识到,能否与观众互动是做好美术展览的要素之一,认识到了公共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结合展览向学生和校内外观众宣传国美校史,同时依托展览主办了名为“记忆+创造力”系列活动,由小学生们在展厅根据展品临摹,并向观众发散了百余幅绘画作品;中央美术学院将展览纳入建院九十五周年系列活动,通过“山高水长·艺专的先生们”学术讲习会引导观众理解展览内涵;湖北美术馆持续举办了“梦幻水彩活动——参展艺术家代表现场演示水彩画创作互动”“畅游星空水彩插画——儿童水彩创作互动辅导”等多场活动;江苏省美术馆连续推出10场水印版画体验活动,吸引300余名青少年参与;广州艺术博物院推出“走进符罗飞”之小记者专场、“拼图里的符罗飞”亲子拼图游戏比赛等活动;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百花珍禽——工笔画里的色彩世界”体验活动;桂林美术馆举办了包括研讨会、现场临摹、公众讲座等7场活动;福建省美术馆推出“艺术大家品”和“小小手画台湾”体验活动……

通过各类教育活动,美术展览的价值在藏品乃至在展厅之外得到了延伸,在多样的形式和多元、广泛的参与中产生了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