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贵阳当代艺术的发展史——陈启基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蓝庆伟 王娅蕾 2013-12-04

“中国家庭”广州53美术馆“贵阳叙事”展城市零件与批评家王林、王小箭、管郁达合影

1946年出生的陈启基是贵州早期行为与观念艺术的践行者之一。1988年他与曹力、章治华便在贵阳实施长达三年的行为艺术活动《人,生命与信仰》。“《人,生命与信仰》仍延续了80年代艺术的终极追问理想与宏大叙事方法,具有很强烈的原始地域表现主义色彩,充满了一种悲壮的、挽歌式的仪式感。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陈启基、章治华还在砂陶、壁挂、编织、摄影,等领域进行了许多独出心裁的探索。他们的作品大量选取和利用贵州民间文化在内的‘草根文化’资源,创造了一种‘新乡土实物艺术样式’。”

1999年至2002年是陈启基摄影作品实验的阶段,不太熟悉摄影机械的艺术家选择了部分放弃技术的问题,更多地加入自已的观念与兴趣,用摄影记录着自已所思考的问题,在“夕阳艳妆”与“泳”的系列作品中,照片中的中老年人在镜头面前显示着自已的幸福与美貌—-虽然他们的姿势充满着“历史”的记忆。喜欢游泳的陈启基在“边缘.镜像”展览中展示着自已的“心灵摄影”---“那天,我往隧洞里走,拿起相机把快门打开,不停地走,按着快门走,我想,隧洞里的黑暗是一个象征,眼睛已经关闭,剩下的是心灵。”

《遗迹》180x120x3综合材料2009

《中国家庭》是陈启基在2000年之后开始的“新家谱”的创作,在艺术家看来,“时光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谁也无法让它停留。在30岁以前,同事们都叫我小陈,可有一天一位同事忽然叫我‘老陈’就觉得多么刺耳,可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人人都会变老,然后死去。约有不同的是能否在生命的时空里划上一点点痕迹。”(陈启基:《照片背后的故事》)中国人有将尊敬者的照片挂在墙上的习惯,最为典型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形象;同时,“家”的慨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血缘关系构建着一种基础的组织,而在新的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家”的实际组织关系由于地域的原因发生着改变与解体。陈启基的《中国家庭》采取着看似简单的创作方式,他将采集的家庭照片放入奖状的框架中,组成一项全新的视觉家谱,新的照片(单人照、组合照、家庭照等)取代了原先奖状中最值得炫耀的成积或功绩的描述,而奖状那闪闪发光以及让人羡慕的“光环”仍停留在原处,或许在艺术家的眼里,没有什么比一个家庭或者一位亲人更令人引以自豪和为之尊敬的了。然而这种以社会学的研究角度入手,旨在建构新的记忆的方式却深深刺痛着新的社会记忆。

在2006年“城市零件”艺术区建立之后,陈启基没有因为年龄的原因而犹豫是否加入其中,反而受年轻艺术家的影响,不断地尝试自已新的艺术创作。而在“城市零件”的艺术家们看来,陈启基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先关阅读】

后语境——扩展的边界和风化的故土

陈启基作品欣赏

【编辑:文凌佳】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