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在看不见的城市漫游——石罴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管郁达 2013-12-05

《不在工作的车间》2012年,200X200,布面油彩,石羆。

石罴是我在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过的学生。他学的是油画,我教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课程,所以,当时并不常见面。记得一九九八年我和董重在贵阳组织“西西弗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时,石罴也在其中,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石罴画出了一些与城市题材有关的作品。那些作品朴实、真诚,透过荒芜破败的城市场景表现青春的压抑和苦闷,流露出一种原始地域的表现主义情绪。

贵阳是一个在六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突然崛起于西南山地坝子的新兴工业城市。这种工业化的进程不同于中国其它地方,如沈阳或武汉这样的大工业城市因天时地利之便所具有的恢宏气势。贵阳的工业布局完全受制于山地坝子狭小的地形,见缝插针,杂乱无章,零星散落在一些河谷与坡地的城乡结合部之间。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无序混杂所呈现出来的“城市风景”给人的感觉非常诡异。有如超现实主义画家笔下的魔幻场景。
石罴的绘画灵感来源于学生时代具体的日常生活感受,他所生活的贵阳郊野到处充斥着一种冷酷野性的工业化“风景”。他从自己的身体感觉切入城市这个永远让人疑惑的话题,用一种近乎冷酷的象征手法描述了“城市”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异托邦:这是一种具有存在主义意味的观看经验,有如法国作家加缪(Albert Camus)在其名作《鼠疫》和《局外人》中所表达的那种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

大致说来,石罴绘画关于城市的隐喻和象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为“家园”,这类作品有意歪曲房屋、树、汽车和鸟之间的透视关系,制造了一种有如微缩景观的观看效果;其二为“空城计”,这类作品大多取俯瞰的视角任意截取城市的某一角落,好像早期都市电影记录的片段;其三为“沙盘”,艺术家戏仿房地产营销中的楼盘展示方式,将破败的房屋和街角置于玻璃盒子之中,一本正经的表达中难掩其黑色幽默式的机锋。

石罴的这些作品都具有一种挽歌意味的伤感情调,他使那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在其中的城市陌生化、间隔化,从而制造了一种有关城市的“剧场”效果,以唤起我们对“家园”的渴望和反思。其实,城市之为城市,就是因为它隐藏着我们能生活下去的秘密理由。发现这样的理由,就是我们真正认识一个城市的开始。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所说:“城市犹如梦境:凡可以想象的东西都可以梦见,但是,即使最离奇的梦境也是一幅谜画,其中隐藏着欲望,或者隐藏着反面的恐惧,像梦一样。”

同样,石罴笔下的城市就是这样一幅幅破败、荒芜的谜画。他想说的是,无论我们眼中的城市有多少丑恶和不幸,我们还有寻找快乐和幸福的权利。也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但我们至少永远都在找的路上。这便是艺术家对“城市”的理解。因为城市也由欲望和恐惧造成,尽管二者之间只有秘密的交流、荒谬的规律和虚假的比例,尽管每种事物隐藏着另一种事物。石罴的“城市”也是会思想的生命活体。城市也认为自己是心思和机缘的造物,可是两者都支不起城墙。我们喜欢一个城市,不在于它有八种或八十种奇景,只在于它对我们的问题所提示的答案。或者在于它迫使我们回答的问题:“搜寻尚可依稀可见到的幸福快乐的踪迹,测量它缺失的程度。如果你想知道周围有多么黑暗,你就得留意远处的微弱光线。”(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这既是石罴的绘画在向“城市”提问,也是石罴笔下的“城市”给我们的提问。

2008年10月16日夜于昆明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