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近期对全国馆藏文物进行普查,结果令人担忧:馆藏文物损毁情况超出人们意料。无锡是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为城市留下诸多文物。在馆藏文物中,尤以书画、古籍占比大、等级高,但这些纸质文物的保存难度却是最大的,它们是否安然无恙?记者近日走访无锡博物院、无锡图书馆等地,得知馆藏纸质文物无因保管不善而遭损坏。但一些捐赠书画、古籍因藏家当时收藏条件有限,原品相有不同程度损坏,因此,仍有繁杂的修复工作要做。
恒温、恒湿加药囊,3万余件藏品安然无恙
走近无锡博物院库房,远远地,便能闻着一股药香。这里,是馆藏文物的家,药香来自用于防蛀防霉的药囊,这是专为纸质类文物所研制的天然中草药。除药囊之外,书画均放置在樟木箱内。樟木箱的闭合度有严格要求,避光是最要紧的,因为光线照射也会伤害古画。
“我们院里有3万多件藏品,主要以书画为主。”博物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书画作品保存难度大,除了防蛀外,对温度、湿度也有较高要求。无锡地处江南,四季分明,黄梅雨季、高温、严寒,对书画来说是“灾害天气”。为此,库房人员每天按“双进双出”规定巡视库房,记录温、湿度,确保温度恒定在摄氏20度左右,湿度55%左右,若有变化,及时调整。
馆藏书画,除了保护,还要面向市民展出。一旦离开封闭的库房,难免有灰尘落于画面上,加之湿度也难以控制。因此,每次展览结束后,工作人员会细心掸去灰尘,并在天气状况适宜时,将书画置于室内通风处,适当展开、悬挂,精心做好自然除湿等维护工作。
除此之外,24小时的监控,人防、技防、物理防护三管齐下,为馆藏文物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自迁入新址后,3万余件文物安然无恙。
民国文献受损大于线装本,脱酸处理“保平安”
在无锡图书馆,有一个古籍库房,里面存放着30万册古籍图书,除善本外,不乏孤本,其中,有100多部古籍入列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与博物院库房一样,古籍库房对温度、湿度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去年夏天高温时间特别长,墙面吸收外部热量会影响室内温度,库房管理员要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适时调整室内温度。这些线装古籍如何防虫?答案是“防虫纸”:在药水中浸泡过的防虫纸,夹放在平放的线装书中,加之樟木做成的书橱,使古籍避免了虫蛀损坏。
尽管如此,由于纸张的自然老化,一些文献仍然难免脆化的命运,民国文献损坏情况尤其严重。在经历了由老图书馆向新馆的搬迁后,民国文献更是弱不禁风。“民国时,造纸已实现了工业化,纸张中添加了铅等化学元素,酸性高,更易脆化。”据图书馆副馆长殷洪介绍,相对来说,历史久远的线装书保存得更为完好。抢救这部分民国文献,一方面,借助脱酸技术,减缓纸张的脆化进程,另一方面,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保存,使其便于研究者查阅。
在采访中得知,诸如善本、孤本,在供专家学者查阅时,原则上提供再版版本;如出于版本学术研究必须调看原件,须在专人陪同下,戴上手套方能翻阅。
书画、古籍修复工序繁杂,借力专家全面修复
虽然馆藏的书画、古籍都得到妥善保管,但纸质文物的修复工作仍然十分繁重。究其原因,一些文物来自藏家捐赠,而藏家因保管条件受限,入藏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但由于艺术价值高,虽然品相不完好,博物院、图书馆仍然进行收藏。加之,纸张本身老化,也会形成自然损坏,为抢救这部分纸质文物,就要进行修复。
以荡口华氏家族后人向博物院捐赠的200余件书画作品为例:因为藏家保管不善,捐赠时部分书画作品就已经受潮发霉,甚至有较严重的蛀蚀,博物院在收藏这批文物后,特地请专家进行装裱修复。
无锡图书馆之前在城中老馆受制于保管条件,部分古籍也因虫蛀受损,脆化的民国文献在搬家过程中,也出现了“索落落”片片掉落的现象。而修复古籍文本,工序十分繁杂,以古籍为例,一年最多只能修复500页,是一道细活。
书画、古籍修复不仅耗工时,也是技术活。为此,以国家文物局对全国馆藏文物普查为契机,我市欲借助国家力量,对修复纸质文物进行评估、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