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众筹走进艺术圈怎么就成了众愁?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刘宗跃 2014-03-27

众筹走进艺术圈怎么就成了“众愁”

众筹作为一个新生不久的项目运营方式,已经受到很多行业的普遍关注,而随着国内各种众筹网站的快速建立,艺术类众筹项目渐渐地从众多众筹项目中独立成为一个体系。但是与大家对于艺术类众筹的关注度相比,艺术类众筹的发展态势和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似乎就显得黯淡了许多。上海泓盛拍卖电子商务部总监、赵涌在线艺术品事业部经理胡湖这样形容艺术类众筹的现状:“艺术类众筹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但大家只是说说而已,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鉴于这个现状,接下来就和大家从众筹的各个方面来一起看看艺术类众筹到底能走多远。

众筹之路:舶来品水土不服

众筹起源于2009年美国网站kickstarter,这个众筹的鼻祖创造了很多业界神话:自2009年起,Kickstarter就已为各色各样的项目筹款7.89亿美元;Kickstarter上的音乐类项目2012年有5067个达成目标,它是kickstarter13个门类里成功项目最多的;但筹集资金最多的则是游戏类项目,有8300万美元。

众筹网站的基本模式是:由项目发起人在网站上公布自己的项目内容和需要的支持内容,浏览者如果愿意按照项目发起人描述的内容支持项目,就会在接下来做出一系列回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此项目成功地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执行项目,那么宣布此项目发起成功,由发起人去执行项目,并且一般会按照预先约定好的内容给予支持者一定的回报。当然在其中网站一般也会按照筹集资金的比例收取佣金,这是众筹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次还有广告收入。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预定筹款目标,系统会将已筹集到的资金退还给出资人,宣告项目众筹失败。

与美国的众筹网站相比,国内众筹网站的经营情况显得不尽如人意。目前国内众筹网站经营得普遍不太有起色,成功在这些平台上融到资的项目并不多,甚至有的自开办以来还从来没有帮什么项目融到过资,可谓一筹莫展。再回到艺术类众筹项目来看,目前的艺术类众筹项目主要集中在各个众筹网站的艺术类板块,不过最近出现了专门做艺术类众筹项目的网站,如艺米范网。根据艺米范CEO裴昱人的介绍,目前艺术类众筹项目主要集中于艺术展览、与艺术家或艺术机构合作的具有大众互动性的社会项目。艺米范的口号是“一个让文艺青年玩得起艺术的网站”,即定位于关注艺术的文艺青年。艺米范致力于将“高大上”的艺术项目转变为普通大众可以参与的形式,让更多喜爱艺术的普通人能够深度地参与进来,但这种模式目前来看大众似乎并不太愿意买单,结果是小的艺术品项目支持的人数不多,偶尔会有个别有名气的艺术家发起众筹项目成功,但用胡湖的话说“这些人根本不缺钱,一般来说是为了做一个推广或者说找人帮助完成艺术创作”。

艺术类众筹现状:鲜有人支持

目前艺术类众筹涉及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回报众筹。回报众筹是指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产品或服务,也就是我给你钱,你给我产品或者服务。艺术类回报众筹主要是艺术家在网络上发布艺术创作的项目或方案,最终回报给支持者的是艺术家创作的成品艺术品。这种方式目前在网上的众筹成功率相对而言算是比较高的,不过从支持者的构成上来看,大多数并不是专门从事艺术收藏的圈里人,更多的人是看到项目感到有意思,支持下玩一玩。这种模式成功的项目大多需要募集的资金额度都比较小,大概100块钱左右就能参与,参与金额能到几千元的是极少的。提到原因,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教授季涛认为,这种模式违反了基本的交易原则,如果是做艺术品投资,那么这种信息不对等的交易方式是不会被投资者认可的,因为这种模式的项目发起人信誉是没有保证的。目前来看,就算是熟人之间互相合作的投资项目都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信誉问题,更何况是躲在计算机后见不到面的人。

所以,从项目发起人方面来看,一方面,已经具有名气的艺术家值得人们信任,但是这些艺术家根本不需要去众筹平台。胡湖明确表示,众筹行为不一定非要在众筹平台上完成,有名气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在圈内已经接受的各种沟通渠道中发起众筹行为都可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新人艺术家如果想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发展,专业的投资者不知道项目发起人的功力水准,放着那么多画廊拍卖行等已经发展成熟的渠道在,凭什么为了你去花钱?季涛认为新人艺术家还是应该稳扎稳打,专攻于艺术创作,把市场流通交给画廊和拍卖行,寄希望于众筹行为寻求快餐式的发展是不可取的。

另外还有一些众筹项目属于捐赠众筹。它是指投资者对项目进行无偿捐赠,也就是我给你钱你什么都不用给我。这种众筹方式在艺术类众筹项目中主要涉及一些对于艺术教育和对于个人的艺术理想的无偿支持,有的时候类似于集体募捐。对于这种项目,目前在中国支持的情况不及回报众筹。金融派联合创始人曹雪提到,这是人们心中扎根很深的观念在起作用:我凭什么用我的钱来支持你的理想?不过她认为未来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有可能会为这种众筹方式注入活力,因为这一代人普遍对于理想有狂热的追求,做事风格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受传统束缚,长期的互联网思维会促使他们对于支持理想这件事情有独钟,他们会为他们真正喜欢的东西无偿付出。

艺术本身不是“众”的

对于造成艺术类众筹发展困境的原因,胡湖认为,目前艺术类众筹的项目本身就不太会获得支持,因为艺术项目很多时候是艺术家的一些很主观的想法,想要很快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当艺术家自己去解释自己的作品的时候,能够听懂的人很少,根本就达不到“众”的程度,“筹”就无从谈起了。

胡湖介绍:“目前的艺术类众筹项目,往往像一份计划书或者一个创作方案一样复杂,看完之后搞不清支持者最后能得到什么,甚至项目内容中出现很复杂的合同。如果艺术类众筹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话,我并不看好。但是如果艺术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项目支持者的收益用简单的方式来说清楚,我觉得这种众筹项目才会有希望,否则不太可能让大众支持它。”

在采访中,胡湖描述过他参加过的由艺术家宗剑发起的一个成功的众筹项目。他的目的是创作一副非常大的作品,但是他创作完这件作品之后要把这件作品分割成大约400份,参与众筹的人可以取得里面的一份或者几份。支持者可以选择交100块钱拿到其中一份,或者交200块选择相连的两份等形式。胡湖认为这个项目就很简单直白地告诉人们:我花100块钱就能买到一幅小的画,就这么简单。大多数参与人的心态就是我100块钱买一幅画,何乐而不为呢?这种简单地告诉大家我付出什么、得到什么的方式可能更能让大众看懂。

另外,胡湖还谈到,大众对于艺术愿意付出的代价是很低的,艺术众筹项目支持者少,支持的钱也少,这就造成了现在的众筹项目一般在每个人身上筹集的钱都不多,大多数在200元以下。

众筹平台没有抓住双方需求

谈到艺术众筹在艺术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胡湖认为众筹平台没有抓住众筹参与双方的需求:“我认为艺术类众筹平台的诉求和艺术类众筹项目参与者的诉求是不完全一致的。因为众筹行为本身来说还是一个商业的行为,它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平台帮人筹到更多的钱,但是对很多艺术家来说,钱可能对于他发起众筹并不是最核心的,更核心的可能是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事实上众筹对于很多做项目的人来说并不是因为缺钱,更多的是需要通过众筹去做推广。因为一般众筹至少有一百人甚至是几百人的参与,其实这种推广方式比起发广告要好得多,而众筹平台是依靠项目筹集到的资金的数目获得收益的。

另外,从项目支持者的角度来看,众筹这个概念本身不同于马上能带给人们实惠的团购和打折,但只有后者,老百姓才会真正地参与,而众筹概念很难让大众快速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会对参与众筹产生欲望。一般只是通过收到微博上或邮箱里的提醒而参与,用户的核心需求并不存在,导致人们无法形成主动去参与众筹的动机。

总之,众筹和拍卖行不同,卖家的需求--卖出高价,和买家的需求--希望买到好的东西,都非常简单和普遍。众筹模式的参与者两边需求都很模糊或者很弱的时候,这个平台未来的发展壮大是值得打一个大问号的。

众筹回报也不靠谱

接下来,从项目支持者的角度来看,目前看来众筹的收藏模式并不是一种能够支持专业收藏的模式。因为众筹项目很多属于预售行为,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销售,这就给人们带来了交易的不安全感。季涛认为一个成熟的收藏家不可能轻易地去购买这样的艺术品,认为这种行为风险太大:“你还没做呢,我都不知道你真正的水平怎么样,我怎么能够赌一把呢?”另一位专业人士也认为这种众筹方式要基于很强大的信任,一般有人支持的项目的发起人必须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

另外,胡湖认为众筹面对的变数很多,各个艺术类众筹项目之间没有可比性和共通性。这次参与众筹收获的可能是一幅画,下一次可能又是别的。甚至曾经有人在众筹平台上去出售自己的创作时间,而参与众筹的人并不知道这一个小时他具体会创作什么,最终收集的各种艺术品没有办法形成一个收藏体系。这种不能形成体系的收藏方式是很不稳定的。而银通智略首席分析师曹辙从整个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角度分析艺术类众筹时认为艺术类众筹是近些年艺术品投资市场快速发展催生的产物,其实众筹这种并不太适合艺术市场。因为众筹模式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而目前却没有见到能够有效控制众筹模式风险的手段存在,甚至某些众筹项目本身的发起目的就存在诈骗。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众筹的人所收获的回报是一个巨大未知数,众筹模式也就无法成为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运作方式。

众筹背后的法律风险

其实,谈起众筹的运作模式,很多人会联想到一个法律名词: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一位法律界人士谈到众筹背后的法律风险时认为,现在的众筹模式确实具备了一些定义为非法集资的条件,但是目前的状况是,由于众筹行为属于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直接套用传统的行为规范会把一些新兴事物管死,不利于目前鼓励的互联网和金融创新。所以现在在立法和执法方面,还处于观望和研究阶段,如果众筹的行为不是集了钱跑了,酿成群体性事件,还是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如果明码标价地以高回报为诱饵引诱资金流向的话,那就比较危险了。不过曹雪认为这方面的法律在未来会有所变动,会对这方面进行专门的立法,目前这种状况的成因主要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原有的规范体系在逐渐地变化,而立法是永远会有滞后性的。

众筹未来有希望吗?

如此种种,未来的艺术类众筹究竟能走多远?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不过人们普遍认为目前的众筹模式想要继续发展下去是需要做很多改变的。比如胡湖指出目前的众筹模式大多是直接复制国外的模式在运作,很多行为方式并不适合中国现在的艺术圈特别是收藏圈既成的行为规范。另外众筹模式也不一定非得要在专门的众筹网站上进行,众筹应该找到自己的目标人群,比如涉及到艺术圈专业的众筹项目应该拿到圈里人经常交流沟通的平台上去,比如微信群、艺博会等。而裴昱人认为目前艺术类众筹平台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网站与艺术家、艺术机构的沟通问题,由于行业上的差别,艺术领域对众筹这种新兴的互联网模式还很陌生,艺术界的运作模式也与互联网行业的运作模式存在诸多差别,这就需要运营和推广能力比较强的人去努力把艺术众筹推向大众。法律方面,曹雪认为未来立法会逐步建立投资保障制度,比如设立合格投资人认证制度,这样就可以使众筹行为选择特定的目标,维持健康发展。而从国内的所有众筹模式角度来看,现在是在历经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未来的互联网一代会对众筹模式怀有认同感。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