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收藏中的般若妙境—金铜佛像

来源:99艺术网收藏频道 作者:李罡 2014-05-09

中国著名青铜鉴定大师贾文忠先生曾说过:“佛像制造技术是随着北魏佛教流入中国后佛像在中国开始流行,尤其是青铜佛像的生产与制造是熔入了印度佛像艺术与中国青铜器制造技术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门行业‘佛作’以生产佛像为主的专业手工作坊。佛像制作材料主要为铜、石、泥为主,这其中铜佛像占中绝大多数。铜佛像制作就其技术来源于中国的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自北魏盛行佛像以来历朝历代都在仿造有各个时期特点的佛像,这也是佛像制造传播的一种途径。”现在市场上可以见到的佛像主要以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为主。

永乐款铜鎏金八臂坐佛像

中土盛世 佛像“慈”悲为本

基于汉传佛像艺术在佛教艺术中的突出地位和影响,汉传佛像艺术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其中,考古界、美术界和佛教界的重视和关注尤其突出,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对汉传佛像艺术的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佛像艺术品同所有的古代艺术品一样很快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对象,并一路猛进,成为当今市场上的新宠。

中土佛像造型大多以“慈祥”为主,以表示普度众生。以给人们带来一份心灵的安静。汉传佛像的早期主要是西北印度犍陀罗佛像,经由西域在凉州形成的样式,进入公元6世纪后逐步向中国化发展。宋元以后外来的区影响日趋淡薄,除肉髻等显著的佛像特征外,已经改造为中国式的佛像形象:造型简单,宽袍大袖,面相圆润丰满,没有了犍陀罗造像的鼻直而高、薄唇等西方人特征,造像与东方人轮廓相近,形象敦厚温和。

在我国历史上的各时期,佛教造像特点各异。东汉:多以陶、石为材质,佛像身着袈裟,头顶有肉髻,圆光,手多施说法印;东晋十六国:出现汉化倾向;北朝:造型庞大,气势古朴、粗犷,面相躯体肥胖,神态庄重含蓄;南朝:体形较瘦、气质幽雅俊秀;唐:面相丰满圆润,躯体浑厚,肌肉结实有张力,神情庄重大方,衣着繁复、雍容华贵;五代:基本沿袭了唐代风格;宋:以写实为主,面相或方或圆不尽一致,头顶肉髻,正面习惯嵌一髻珠,出现了内着V字领的僧衣,袈裟样式为宋代僧人着服;辽:融合了民族特点,面部丰圆,肉髻平缓,袒胸,下着长裙,装饰简洁;元:崇尚藏传佛教,头顶部平缓,肉髻较高,额宽且平,身躯四肢较粗宽,气势浑厚;明:直接以西藏佛像为规范,风格清晰,浮雕珠宝,注重神情刻画,面部略有汉人特征。清:颊丰颐满,眉细弯,鼻高直,肩宽腰束,衣服极具质感。

铜鎏金双欢喜佛像

藏地净土  佛像“怒”行于色

密宗佛像大都显得威严、愤怒,有的三面六臂;有的手持各种兵器;有的系着人头璎珞,身后燃烧着火焰;有的拥抱着美丽而温柔的女神--女神一身赤裸,腰系璎珞,姿态柔丽舒展--这种真实的雄性,表现了浪漫的动人风采。

藏传佛教是中国三大佛教之一,源自吐蕃时期印度和汉地传入的佛教,形成于 10 世纪前后、在西藏地区,为卫藏、蒙古、土、裕固、纳西等民族信奉的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西藏民间宗教和苯教的内容,如土著神灵及其相关仪式,成为一种地方化的佛教。为了方便传教,藏传佛教利用了大量的图像,由此而形成复杂而富象征性的宗教艺术,在反映宗教主题的同时,也表现了风俗文化的內容,两者不能截然区分开来。

收藏藏传佛像一定要了解西藏地区历史上佛像制作的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收藏的佛像的年代、制作地及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藏传佛像艺术的发展与佛教历史同步,经历了由初期的模仿印度、尼泊尔、唐朝艺术到逐渐形成自己鲜明风格的过程。

西藏佛像的制作严格遵循造像量度经的规范,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为佛的审美标准,佛像的比例尺度、姿态、手印、服饰、法器都有一定之规,造像匠师循规蹈矩,所以历经千年,佛像的基本形象变化不大。

藏传佛像在十至十三世纪佛教后弘期前期,造像多模仿外来艺术风格,随着佛教的重新崛起,藏西阿里地区一度成为佛教中心。十至十二世纪的藏西地区佛像,受相邻的西北印度斯瓦特、克什米尔地区佛教艺术影响较大,藏中、藏南受东北印度帕拉王朝、尼泊尔佛教艺术影响较大。藏东地区与汉地佛教艺术联系密切。这一时期的佛像,因地域不同,艺术传统各异,佛像形制风格复杂多变异彩纷呈。直至十三、十四世纪藏传佛像逐渐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制作的佛像,面庞清秀具有藏民族特征,一改早期佛像印度人的脸相,身材略显僵硬但姿态挺拔,富有生气。至十五、十六世纪藏传佛教艺术达到高峰时期。佛像造像各部比例和谐,造型端正稳健,神情祥和庄严,能把佛的精神境界传达得更加细腻入微,艺术表现力已达到炉火纯青。

十三世纪开始,西藏与内地关系日益紧密,以元代的萨迦派、明代的噶举派为代表的西藏佛教东传内地,汉藏艺术双向交流成为西藏佛像艺术风格的主流。藏传佛造像的样式在内地特别是北方地区影响较大。汉族的传统雕塑技法依然在承袭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但已呈现衰落趋势。只有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宫廷所造的藏传佛像极为精美,是内地所造藏传金铜佛像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明中期以后汉式传统佛像普遍衰退。但藏传佛像继续模仿,永、宣官造佛像并一直流传下来,所以制作水平并没有衰退。至清代汉地造像继承明代的风气,皇宫造像都请西藏地区制像高手参与设计和制作,造成西藏系统的造像成为主流。技法上康熙时代造像水平还较高,至乾隆时代,开始“公式化”,造像已没了生气。而南方民间佛像制作,更是以汉族传统手法雕塑。日见衰退,不复振作了。

永乐款铜镀金弥勒像

汉藏佛像“殊途同归”

2006年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拍出了1.166亿港元的天价。让人们对于佛像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国著名佛像文物鉴定专家金申曾表示:“佛教两千多年,从印度,尼泊尔,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日本,朝鲜,涵盖整个亚洲圈。而且他的时代、风格、文化都不一样,里面的内涵很深。”其实藏传佛像和汉传佛像,两者虽有诸多的不同点,但是其作用是一样,可谓是殊途同归。

所谓“殊途”多是指藏传佛像与汉传佛像的造型上有一定的区别。藏传佛像一般造型源自于邻国,非常古朴,神秘威严,是区域性和封闭性造成的。而汉传佛像由于受众面广,所以造型庄严,显示了人性化的一面。下面以最为突出、最熟知的两个佛像来解释他们的不同:一是观音像,藏传观音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铜千手观音,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侍)合称为“西方三圣”一般形象庄严;汉传观音一般是双手观音,且表现出对世人的怜悯之情。二是铜弥勒佛藏传一般是平常的人物造型,是庄严神秘的,而汉传的则成为大肚弥勒佛造型,而且是以笑示人,更加招人喜爱。

所谓“同归”即是指佛想要传达的信息是要给修行者以大道的指示,和对大众的关爱。不论藏传佛像还是汉传佛像都是佛教的表现形式和膜拜对象,是佛教思想的外露。

佛像是佛教的代表,佛像其本身的寓意也是让人能有一颗平常心、菩提心。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尤其是收藏界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心静如水,平常心态才能在收藏界乃至整个社会中得从容,自在,满足。

白救度佛母像

不动金刚

不空成就佛像

金嵌宝石释迦牟尼像

金镶东珠菩萨立像

金宗喀巴喇嘛像

空行母像

毗卢遮那佛像

上乐金刚立像

释迦牟尼像

铜鎏金宝生佛坐像

铜鎏金金刚萨埵坐像

铜鎏金绿救度佛母坐像

铜鎏金十一面观音立像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铜鎏金文殊像

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

铜鎏金尊胜佛母坐像

银间镀金三世章嘉国师坐像

铜鎏金金刚亥母像

 

【编辑:李罡】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