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紫禁城乾隆花园启动修缮工作 完成后将于2020年对外开放

来源:凤凰艺术 2016-03-17
倦勤斋修缮之后的内景(2008)

海耶斯(Tim Hayes)展示的景泰蓝修复技术

去年11月笔者去参观了北京的紫禁城,笔者几乎感到,这个地方大得漫无边际。一个又一个的庭院,一座又一座辉煌壮丽的尖顶结构建筑,装饰精致的屋檐和静谧安宁的廊道围绕着复杂曲折的城墙。城中挤满了人们,成群结队的游客们穿着色彩和谐的帽子,即便是最偏僻的角落也如同繁忙的市集。实在难以想象这也是一个充满了秘密的地方。不过就在前朝皇宫之中时一座18世纪的花园,自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在1924年退位之后就关闭了。

这座秘密花园现在正在被修缮。预计在2020年,这个长期被遗忘的地方将首次对外开放。乾隆花园保护项目是负责打理紫禁城的故宫博物院和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首次联合发起的活动。上月WMF高级顾问亨利曾在该组织摩艾石像聚会上讨论过花园修复项目的进度问题。他表示:“很多关于这座花园建筑结构的线索都已经遗失了。”并且他还补充道,最主要的挑战在于修复工程还需要在20世纪文化剧变中消逝的中国传统技艺。

乾隆花园装饰天花板的修缮(2013)

乾隆花园雕龙的细节(2013)

这个北京的项目与此前WMF和布朗克斯区伍德朗街区保护委员会的合作相似,后者发钱的保护教育项目是为了传承石雕工艺与作品,而北京项目则包括在紫禁城建立一个全新的保护工作室,让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参与其中。紫禁城每年接待游客人数高达1500万,使其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景点之一。所以,建立一个精细而现代的保护机构来维护城中多种多样的艺术技艺和景点着实重要。

亨利在谈及项目进展时表示:“他们不想要这座建筑呈现出现在的样子,而想要最原始的景观和技艺。我们去寻找懂得这些技艺的人们的路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年皇帝走过的路程。”竹雕,丝画,玉刻,以及18世纪的玻璃艺术装饰了乾隆花园四方庭院里27处建筑,这里是1771至1776年间为乾隆皇帝建造的退位之后的寓所。尽管来自这个时期的物品保存在博物馆里,但是内部还是比较稀少的。这些建筑保存了部分最悠久、最优秀的遗物。(花园中一部分家具和内部物品参与了2010年至2011年举办于美国的“皇帝私人天堂”展,该展出由皮博第博物馆组织,并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进行了展览。)

花园中很多原始手艺来自中国南方,所以保护协会的成员们赶赴这些传统艺术中心。但是乾隆皇帝也对国际化的艺术创新很感兴趣,比如欧洲的错视画,他十分喜欢画作里某一固定空间呈现出的虚幻感觉。作为世界上最富裕和最有权力的人,他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告称自己逝世之后这些物品也决不能有任何改动,所以230多年之后花园的布景几乎还与当年一模一样。调查者们也在研究1930年代的照片,试图辨别1912年中华帝国倒闭之后花园是否有任何变化。

乾隆花园原始墙纸测试和修复(2011—2012)

倦勤斋修缮之后的内景(2008)

2008年,该项目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重大进展,倦勤斋的修缮工作完成。包括剥离了建筑外壳,修缮墙壁上的丝质错视画和私人剧院的天花板,以及接待室里错综复杂的线状镶嵌艺术品。

近期付王阁的修缮工作也进入了尾声,新的工作重心是竹香馆和玉翠轩。每座建筑都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区域设计,这就需要长期研究不同的技艺。举个例子,竹香馆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建筑史记,雕刻书法和青金石装饰着这里的木头。

“他们几乎锁上了这些门(1924),让这里进入了休眠状态。”但是现在生命力在逐渐恢复,这里不再是私人乐园,而将成为公共资源,让公众都来领略中国18世纪失传的那些手艺。

乾隆花园纯玉屋顶的修复(2013)

从倦勤斋二楼看过去的景色(2008)

乾隆花园中付王阁屋顶的修复工作(2013)

乾隆花园旁边休息寓所的景致(2005)

空中俯瞰紫禁城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