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万水千山途记》赵准旺写生作品展
开幕式现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伴随着毛泽东这首《长征》诗词的朗诵,“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万水千山途记》赵准旺写生作品展”于2016年10月20日在北京保利博物馆盛大开幕。
主持人董浩
嘉宾张文台上将致辞
老红军后人致辞
在央视著名主持人董浩的主持下,许多当年经历过“长征”革命前辈的后人们出席了此次开幕式并现场致辞,在追忆先辈们克服艰难险阻完成的伟大壮举的同时,亦在强调应尊重与合理利用现下的“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
今年恰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赵准旺将自己两次重走长征的写生作品一一呈现在观者面前。画面中再现了当年红军所过之地的风景,不同的是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融合了艺术家赵准旺对它们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悟。
嘉宾致辞
艺术家赵准旺与嘉宾合影
艺术家赵准旺的两次“重走长征”路
198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之际,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国家出资,组织了一支国际性的采风团队,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著名摄影家重走长征之路。除摄影家以外,赵准旺作为唯一的国画家应邀参加了此次采风活动。
第一次重走长征路,赵准旺沿途拍了几百个胶卷,画了10本速写,并写下了若干随笔和纪实。采风结束后,赵准旺回到北京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精心绘制了巨幅长卷《万水千山图卷》,长22.5米,高2.4米,一时轰动画坛。此幅画卷也在本次的展览中得以亮相,几乎吸引了所有在场人士的关注。
展览现场 赵准旺为嘉宾讲解作品
《万水千山图卷》,长22.5米,高2.4米
2006年,赵准旺从美国回国,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已经60岁的他毅然决定再次重走长征路,沿着昔日革命前辈的长征路线一路写生考察,再次体验那曾令世人震惊的万里征程。与二十年前第一次重走长征路不同,赵准旺说,这次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思考与感悟。此次重走长征路之后,他创作了组画《红飘带下的村落》。
这两次重走长征路的作品此次一同亮相于北京保利博物馆,展现了他们不同的风貌以及艺术家两次对于长征路的不同感悟,既是一种精神的延续同时又是文化间的碰撞。
长征途中拍摄
1986年作品前拍照
赵准旺生命中抹不去的红色烙印
“我在1986年第一次重走长征路之后画了这张《万水千山图》,这张作品我画了4个多月,每天都要趴在地上进行创作,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正因为有了这些先辈们精神的支持,才有决心把这件作品最终完成。20年之后,我在2006年又一次重走了长征路。当时我从美国回来,也想看看20年过去之后,长征路都发生了那些变化,就起了《红飘大夏的村落》这样一个名字。在重走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让我很感动,因为20年的变化让长征路变成了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了,很多人都来看,都来重走长征,体验当年长征的艰辛,但是我觉得这条路线还是非常值得一走。这组作品也算是我画时代变迁下的长征路,里边一共有60张采风作品,也是我当时非常欣慰的情感的体现。”赵准旺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说到。
展览现场展出作品
展览现场
从1986年到2016年,三十载弹指一挥间。作为一个艺术家,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会面临很多选择,他既可以远离世俗纷扰,安静地在象牙塔中享受艺术带给他的愉悦;也可以将自己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在社会的激荡与碰撞中,用艺术的手段思索与表达,发出自己心底的呐喊。
为什么一定要画长征路,赵准旺表示:“画长征路是我毕生的一个愿望,对于一个画家来讲,画你自己最喜欢的,最感动人的,画人民群众喜欢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创作不仅最“接地气”,也有时代感。同时,赋予题材新的感觉,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选择再画长征路的重要原因。今天的展览算是第三次重走长征路,可以说,长征路是我生命中抹不去的红色烙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出作品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