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御风置景:刘毅的风景场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Tina Z(上海) 2018-03-15

说刘毅是位水墨动画艺术家可能有点低估了她。显然在这位90后艺术家内心里,对于创作媒介和材料的技术认知,并不只限于笔墨纸砚和单帧动画。细腻的诗性气质和对生活的敏感态度,将她塑造成一位尝试在空间和场域中制造“情境体验”的设计师。当然,水墨和动画的结合属于现阶段刘毅艺术创作中的核心主体,也是其叙事结构的基础面貌,但我更看重她的作品现场通过搭建、物料、灯光、声响和时不时介入现场的清风而集体营造出的沉浸式空间。


“扔到风里去”展览现场。《混沌记》,影像动画(8分钟),2014年。绘画,墨汁等综合材料,150×4000厘米,30D天丝雪纺,风扇,2017年。图片来源:张婷


“扔到风里去”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刘毅、香格纳画廊


“扔到风里去”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刘毅、香格纳画廊

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不久,刘毅就被上海的老牌画廊香格纳所相中,并不间断地获得展示舞台。从《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天演论》到《混沌记》,艺术家持续用非常规的搭建方式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凝固在每一个展览当中。近日在香格纳M50空间刚开幕的个展“扔到风里去”现场,刘毅在整体展区搭起高60公分的地台,下方安置数十台风扇,于展出期间不断地向从天花垂吊下来的40米手绘天丝雪纺长卷和缓步其间的观众送出徐徐清风。飘忽翻卷的纱幔在风里交错着隐约的画面内容,配合昏黄的射灯和略显诡异的音响,营造出舞台置景一般的风场。场域中央,投射在禅衣宣纸上的水墨动画《混沌记》不断闪烁着艺术家生活经历中的种种视觉意向,通过超过五千张的手稿而循环流淌出时间和空间叠加之后的生命轨迹。和威廉·肯特里奇出名的素描动画作品中流露出的种族、政治和社会主张不同,刘毅出于其内心意识流的无序转化,以行走的裸女、拥吻的情侣、撞墙的男子、飞翔的企鹅、静坐的猴群、纷扰的蚊虫等等缺乏连贯性的碎片化视觉内容,将其平日里的所见所思,用块面分段式的叙事结构,实时用力地映射在观众眼中。这种碎片化的视觉内容,用刘毅自己的话说,叫做将彼时彼地的事件全都丢入风中;而所谓“混沌”则是一种观照当下与此刻的精神状态。


“扔到风里去”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刘毅、香格纳画廊


《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装置现场。影像动画(11分30秒),13面幕布帘(其中10面有绘画),立式风扇,2016年。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扔到风里去”展览现场布展中。图片来源:刘毅、香格纳画廊

对于刘毅的创作背景而言,这种精神状态是从其对传统营养的认真吸收中逐渐成长并壮大起来的。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国内动画创作团队曾出产大量优质的水墨作品,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九色鹿》等。而作为新世代的艺术家,刘毅在秉持笔墨传统和向经典致敬的同时,也从当代社会对于空间场域的审美角度去思考如何积极调动观众的感官。纤维、竹竿、宣纸、纱幔等天然物料将传统二维视频空间放置于客观的三维现场,也支撑起链接和传输作品性状和观众心理的双向信息流。从这个角度上看,刘毅更像是自己的策展人,去主动考量作品与现场的关系,把控戏剧化情境场的力度和气息,协调声场和风场的节奏和频率,并唤起观众的情绪共鸣。这种让人不由得生发出鼓励之心的注意力操控,在艺术家的墨色宣纸和昏黄纱纬之间,释放出一股凝静的仪式之感,来回穿梭在现场的微风里。


《混沌记》634,手绘动画原稿,中国画颜料,手工禅衣宣纸,19×34厘米,2014年。


《混沌记》3135,手绘动画原稿,中国画颜料,手工禅衣宣纸,19×34厘米,2014年。


《混沌记》3742,绘画手绘动画原稿, 中国画颜料, 手工禅衣宣纸,19×34厘米,2014年。


《混沌记》动画原稿组图,绘画手绘动画原稿, 中国画颜料, 手工禅衣宣纸,2014年。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扔到风里去”展览现场布展中的艺术家刘毅(左)。图片来源:刘毅、香格纳画廊


“扔到风里去”展览现场布展中的艺术家刘毅(右)。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展览名称:刘毅——扔到风里去

展览时间:2018.03.10--04.30

展览地点:香格纳画廊M50空间

展览地址:上海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6号楼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