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必须创作寓言 弗朗西斯·埃利斯来中国了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 桔子 2018-11-12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展期:2018年11月9日–2019年2月24日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虎丘路20号

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

策展人:长谷川祐子

冲进龙卷风,让它带你去远方。这不是童话故事《绿野仙踪》,而是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s)的艺术项目。当然,龙卷风并没能将他带入童话世界,但深处龙卷风中的艺术家却获得了一种和喧嚣世界隔离的宁静——噪声消失,尘土飞扬。埃利斯将闯入龙卷风的行为录制下来,并将感受传达给观众,从而成就了他广为人知的影像作品《龙卷风》。

▲从左至右: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策展人长谷川祐子,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
▲从左至右: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策展人长谷川祐子,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

弗朗西斯·埃利斯1959年出生于比利时。在欧洲学习工程与建筑,1986年到墨西哥工作生活至今。1991年他开始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展。作品广泛的在欧洲,美国和墨西哥展出。他的作品特点鲜明,以行为作品著称,并辅以录像、绘画、装置等多种记录手法。

▲弗朗西斯·埃利斯,《龙卷风》(视频截图),2000-2010年,单频录像投影,彩色, 5.1环绕声道,39分钟,与朱利安·德沃和拉斐尔·奥尔特加合作
▲弗朗西斯·埃利斯,《龙卷风》(视频截图),2000-2010年,单频录像投影,彩色, 5.1环绕声道,39分钟,与朱利安·德沃和拉斐尔·奥尔特加合作

埃利斯的创作强调过程,创作时间都十分长久,看似完成其实都仍在继续,没有新旧之分,他所谓的早期作品,不过是一个项目开始的时间比较早而已,在他的不断完善中,不断变化。《龙卷风》用了近乎十年的时间(2000年至2010年),直到现在其手稿还能在不同的场地呈现出新的样貌。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年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年

埃利斯的作品看似简单,其实极为复杂,隐喻和故事性呈现在他在创作艺术作品中的过程中,他又在过程中受到新启发,进而产生新创作。很多人认为他的作品和政治相关,埃利斯本人也不否认,他是一个敏锐的艺术家,作品中的政治只是个引子,或者说是个背景。埃利斯创作不执着于最初的目的,那些所谓的人类学与地缘政治的主题,只是激发他某种行动的“源”,不是过程也不是终点。

▲推一块巨大的冰块穿越他的第二故乡墨西哥城,直到冰块融化(《实践的悖论》1997年)
▲推一块巨大的冰块穿越他的第二故乡墨西哥城,直到冰块融化(《实践的悖论》1997年)

除了闯入龙卷风,埃利斯还曾其推一块巨大的冰块穿越墨西哥城(《实践的悖论》(1997年),并在墨西哥城购买枪支并持续在街上行走,直到被警察带走,有趣的是他竟然能说服警察,陪他一起再次将持枪被捕事件重演,从而形成其作品Re-enactments(2000年)。因作品的荒诞不羁,弗朗西斯·埃利斯常被误解,其实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艺术家,着眼点细腻,围绕日常生活进行近距离观察和实践。

▲策展人导览环节,长谷川祐子为观众讲解作品《睡眠时间》
▲策展人导览环节,长谷川祐子为观众讲解作品《睡眠时间》

近日,他在中国首次大型个展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展开,展览由长谷川祐子(Yuko Hasegawa)策划,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近距离接触埃利斯及其作品的机会。展览展出的作品除了上述作品《龙卷风》,还有其相关手稿、影像、素描、油画和绘画等共一千三百件多件,部分作品从未向展示过。

▲策展人长谷川祐子
▲策展人长谷川祐子

La dépense是本次展览的标题,译作“消耗”或“消费”,策展人长谷川祐子认为:“资本主义和便捷技术发展的全球化环境中,对人类活动而言,过度的‘非生产性消耗’与‘生产性消费’一样重要。这一观念恰好与弗朗西斯·埃利斯的艺术实践紧密结合。” 然而,谁的生命不是一种消耗?当这个命题上升为“人生是否有意义”的哲学命题,艺术家在自问的同时也给出了答案,只是这个答案最终是什么,在艺术家看来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作品《做/不做》(do/undo),屏幕中do(做)和undo(不做)反复出现,呈现出一种纠结的选择状态,但,如若你留心,就会发现,影片最初和最后停留的地方都是do(做)。他在无意识中早已经“做”了选择,只是在消耗中展现了他的思考过程,其实无论是怎样的选择,消耗一旦产生,必然产生结果,“意义”则是结果的衍生品。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年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年

《出埃及记》(2014-2018年)则显得更无目的性,影片反复呈现了一个女子盘头的动作,盘起又松开,循环播放,无始无终,每一个起点都可以看做终点。埃利斯为这部16秒长的影像,创作了近千幅手稿,这些手稿被整齐的悬挂起来,在金属框架的辅助下构建出一个酷似“殿堂”般的新艺术品。手稿展现了艺术家精心创作过程,所有的结果都需要过程填充,但过程是否属于消耗?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弗朗西斯·埃利斯,《无声》,2003 - 2010年,100个橡胶垫,每个 61 ×47.8 厘米
▲弗朗西斯·埃利斯,《无声》,2003 - 2010年,100个橡胶垫,每个 61 ×47.8 厘米

此次展览中让人感到有趣的还有那组被命名为《睡眠时间》的系列作品,一百多件还没有巴掌大的彩色木版油画(约11.5X15,5cm)描绘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场景,画面的荒诞更能激发观者对故事情节的猜测,越猜测就越沉迷。一如埃利斯一贯得创作原则,这组作品展现的也只是暂时的样子,他们开始的时间很早,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完成,创作还在继续,当艺术家有了新的想法,旧的画面就会被覆盖。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埃利斯是一个探索型的艺术家,创作方式多元,很难用一句话去明确定义。他喜欢将自己沉浸在不同环境中,凝聚成不同的东西,他的作品中最终呈现是他的个体的经验感受,以及从中体味到的人生命题。“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必须创作寓言”。那就让我们大胆的跟着弗朗西斯·埃利斯,冲进龙卷风,看他能带我们去何方。

关于艺术家

弗朗西斯·埃利斯1959年出生于比利时,接受过建筑师训练,1986年移居墨西哥城,并在墨西哥城生活工作至今。埃利斯以其行为作品著称,他采用多种纪录方式,在有些作品中艺术家只是简单地步行于城市,另一些史诗性的作品则往往设置在极富戏剧张力的自然景观中发生,并涉及数百位参与者的协作。除此之外,他的创作媒介还包括绘画、动画和素描,他创作的许多图像具有梦境般的超现实特质。。埃利斯的行为通常幽默十足、转瞬即逝且看似荒诞不经,但实则都经过简练而细致的计划。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埃利斯感兴趣的是用诸如谣言和小道消息这些非传统的形式来传播有关他作品的新闻,这使得观众能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来理解他的创作项目。这些诗意的特质赋予埃利斯在处理城市化、经济学、移民和边境等问题时的独特角度。贯穿其创作中尤为突出的是他对于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城市化进程的调查性探索。

关于策展人

长谷川祐子曾任达拉斯纳什尔雕塑中心纳什尔雕塑奖(2015年-2018年)、Maxxi-宝格丽艺术奖(2017年-2018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1999年)等奖项的评审委员,并担任2013、2015和2017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评委。长谷川祐子自2016年起担任东京都现代美术馆总策展人、东京艺术大学国际艺术创造研究科教授。她曾长期担任金泽21世纪当代美术馆首席策展人及首位艺术总监(1999年-2006年)、东京都现代美术馆首席策展人(2006年-2016年),同时出任日本犬岛“艺术之家”项目艺术总监(2011年至今)。长谷川祐子曾任第11届沙迦双年展策展人(2013年)、第29届圣保罗双年展联合策展人(2010年)和第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艺术总监(2001年)。近期策展项目包括巴黎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公馆展览《FUKAMI》(2018年)、第七届莫斯科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云?森林》(2017年9月)、法国梅兹蓬皮杜中心举办的《全景日本:当代创作新视角》 (2017年10月)、米兰Pirelli HangarBicocca当代艺术中心菅木志雄个展《情境》(2016年)、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举办的《新感官:逃逸现代性的失灵》(2016年)。

长谷川祐子曾任达拉斯纳什尔雕塑中心纳什尔雕塑奖(2015年-2018年)、Maxxi-宝格丽艺术奖(2017年-2018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1999年)等奖项的评审委员,并担任2013、2015和2017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评委。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