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草间弥生的市场怪圈:供应越多,需求越大

来源:Artsy官方 2020-09-25
Yayoi Kusama.Infinity Mirror Room - Phalli's Field (Floor Show), 1965. "Yayoi Kusama" at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Humlebæk.
1957年,28岁的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正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艺术家。她厌倦了在家乡日本所面对的保守主义和社会歧视,决意前往美国。草间弥生定居纽约,很快成为前卫艺术界的一员,并发展出数个极具代表性的艺术主题。她对色彩鲜艳的圆点特别着迷,有时会将整幅画、整面墙或整间屋子都覆盖上圆点,以至于完全抹去了图案下原本的背景。她也创造了悬挂着彩灯的镜面屋,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无尽延展的空间之中。被称为 “无限之网 ”(infinity net paintings)的大型单色画也是她的代表作品,绘画上的每一寸都被重复绘制的圆环覆盖。一圈又一圈,简单的绘画行为最终塑造出惊人的复杂画作。当人们凝视画作的表面,似乎能体会到来自不同角度的艺术张力。
Image by Yamashita Yohei, via Flickr.
尽管五十多年来,草间弥生坚持不懈地创作这些作品,但她的商业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如今,凭借极高的销售量和销售额,草间弥生是少数几位持续跻身于最畅销在世艺术家之列的女性之一。是什么原因让她拥有了现在极高的人气,这对艺术市场又有什么启示?毋庸置疑,草间弥生与消费主义的协作是她艺术事业复兴背后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她的作品也格外迎合了我们当下的 Instagram 时代。草间弥生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从纽约市中心到日本精神病院的巨大转折。此后,一切又柳暗花明,她不仅登上了路易威登精品店的橱窗,还拥有了更广阔的艺术舞台。 渴望名声、积极反战的纽约工作狂
Hervé GLOAGUEN.Saint Mark's place, near the Dom, NY 1967 (Third from the right is the artist Yayoi KUSAMA), 1967. Galerie Arcturus.
1959年,草间弥生在她的首届纽约展览上展出了五幅大型的“无限之网 ”画作。每幅作品都由数千个绘制于黑底上的独立白色圆环组成。当时在《ARTnews》担任艺术评论家的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在评论中写道:“草间弥生是一位原创画家。这次展览中的五件白色巨幅画作非常厉害,既先锋,又有很高的完成度。”他接着说:“(画作中的)表达方式超越了东西方之争。诚然,它确实两者兼具,吸收了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克里福德·斯蒂尔(Clyfford Still)和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等美国画家的特色,但它并非是东西审美的拼凑,而是彻底独立的艺术风格。”对于这位“性格乖戾”的艺术家来说,上述这段话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他与草间弥生后来住在同一栋楼里,并建立起了长久且深厚的友谊。
Yayoi Kusama and Donald Judd in Japan, 1978. Letter from Yayoi Kusama to Donald Judd, March 21, 1978. © Judd Foundation.Courtesy of the Judd Foundation.
Yayoi Kusama and Donald Judd in Japan, 1978. Letter from Yayoi Kusama to Donald Judd, March 21, 1978. © Judd Foundation.Courtesy of the Judd Foundation.
草间弥生是个工作狂。此外,她还痴迷于被人关注与认可,她渴望成名。不管是人、派对还是行为艺术,她都能成为事件的焦点。正因为草间创造了当时语境下极具挑衅性的作品,她也更容易受到众人的关注。草间弥生用银色填充画布制作了许多形似阳具的物件,并将其覆盖在桌子、椅子和鞋子之上。同时,她还组织了多起裸体反战活动,其中一次就在布鲁克林大桥上举行——参与者们脱光衣服,草间弥生则在他们的身上绘制圆点。 与精神疾病共生、共事的日本时光

Yayoi Kusama, Dots Obsession, 1996.
Yayoi Kusama, Dots Obsession, 1997.
在美国生活了15年后,草间弥生于1973年搬回了日本。她曾有过反复发作的精神问题。1977年,当她的精神问题变得特别严重时,草间选择将自己送进东京的清河精神病院(Seiwa Hospital for the Mentally Ill)。她依然坚持做一名活跃的艺术家,去附近的工作室工作,然后返回疗养机构吃饭与治疗。然而,艺术界很残酷:一不现身,就会被淡忘。草间弥生从艺术雷达上彻底消失了,沦为20世纪50、60年代纽约艺术界史上一个有趣的注脚。
Yayoi Kusama. Traveling Life, 1964. "Yayoi Kusama" at Louisiana.
"Yayoi Kusama" at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Humlebæk.
1990年代初,她代表日本参加了19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再次获得艺术界的关注。她的作品慢慢地重现于纽约、伦敦和洛杉矶的画廊展览中。在2000年代中期,她的事业加速发展,欧洲和美国的重要画廊纷纷代理她的作品。她的崛起与亚洲财富的激增同步发生,那里的收藏家们都想要拥有草间的画作。重要的博物馆展览也接踵而至,其中便包括2011年和2012年在纽约惠特尼博物馆(Whitney Museum)、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巴黎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和马德里索菲娅王后艺术中心(Reina Sofía Museum)举办的大型回顾展。 成功三要素:个人叙事、高产与“人人有份”
Yayoi Kusama mirrored Infinity Room at the Broad Museum in Los Angeles.
Photo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个人叙事有时是收藏家购买艺术家作品的重要因素,对草间弥生来说更是如此。我记得有一次和一对年轻的收藏家夫妇聊起了这位艺术家。我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草间弥生?” 他们毫不犹豫地说:“她非常酷,执着于自己的事情。她忠于自我,不做任何道歉。她对世人嗤之以鼻,等着世界来主动接近她。”视觉和情感对这对夫妇而言是融为一体的,他们买下了当时能买得起的最高品质的作品——一幅草间弥生上世纪60年代初绘制的画作。关于草间弥生精神上的问题、强有力的决心以及长寿的秘诀,坊间有许多故事正在流传,这也有助于一些收藏家理解她的作品,并向朋友作出解读。与过去一样,草间仍然渴望获得关注。她的穿着打扮总是让人过目不忘——戴着鲜红的假发、穿着布满圆点的衣服,坐着镶有圆点的轮椅四处走动。

Yayoi Kusama with "Infinity Net" paintings in her New York studio, 1961.
Yayoi Kusama, INFINITY-NETS [YJKLL], 2017.
Yayoi Kusama, INFINITY-NETS [AAKN], 2016.
© Yayoi Kusama. Courtesy of David Zwirner, New York; Ota Fine Arts, Tokyo / Singapore; Victoria Miro, London; YAYOI KUSAMA Inc.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她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她开始雇佣工作室助手,重复翻新旧的主题,尤其是“无限之网”系列。她创作了不同尺寸、颜色和媒介的作品,包括新的“无限镜屋”和大型南瓜雕塑。洛杉矶布罗德博物馆(Broad Museum)的一间“无限镜屋”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自拍的首选目的地。她的作品非常适合成为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上的“网红”照片。 虽然草间弥生的作品是概念性和高度情感化的,但人们也可借由其特有的图像特性和令人兴奋的美感,走入她的艺术世界。全球各地的收藏家都被她的美学所吸引:他们陶醉于画廊和博物馆的专题展览,也倾心于今年东京银座百货公司呈现的装置作品。她与消费主义的合作是她事业重振背后的重要因素。她欣然拥抱消费文化,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市场:2012年,草间弥生与路易威登的联名极大地提高了她作品与生平的知名度。然而,她的影响力并不仅限于价值百万美元的画作,抑或价值数千美元的奢侈品手袋市场。只需支付适中的价格,草间弥生爱好者就可以购得授权的钥匙链、鼠标垫、书镇和圆点南瓜枕,拥有属于自己的草间周边。
Yayoi Kusama. Louis Vuitton Limited Edition Red Infinity Dots Monogram Canvas Keepall 55, 2012. Heritage Auctions.
草间弥生的作品涵盖了各个价位,从而刺激了需求——这是一个高供应量产生高需求量的奇怪案例。买家不必为了找到能买的东西而焦头烂额。如果他们无法从代理她的画廊中买到想要的作品,大可以去拍卖会上竞拍,或者在即将到来的艺术博览会上购买,还可以打电话给二级市场上销售其作品的多家画廊进行洽询。对草间弥生的熟知并没有导致人们的轻视,反而增强了对她的作品的兴趣和需求。现在,收藏家们愿意为她早期的重要画作支付不菲的价格,这些作品为她如今愿景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11月,一幅1960年创作的白色“无限之网”画作以71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创下新的世界纪录——十年前,这幅画的成交价可能只有现在的零头而已。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稀缺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对草间弥生而言,拥抱消费主义更有助于推动她作品的知名度和销量,和当年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如出一辙。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