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起,展览“呐喊与回响——爱德华·蒙克版画及油画展(2020冈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此次展览作品来自于挪威收藏家帕尔·冈德森,展出的53件作品,包含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画创作及其生涯晚期的绘画作品。其中,一幅手工上色的石版画《呐喊》,以及被誉为蒙克最出色的肖像版画作品《胸针》尤为引人注目。蒙克的肖像与作品都作为文化象征,出现在国家最高面值货币上,足见这位传奇艺术家的地位。
蒙克是从挪威峡湾走出的天才画家,他的艺术道路可谓一场“逆袭”,通过展览,参观者可以读到他笔下的孤独、绝望、焦虑、死亡和爱的感受,这也是画家的心灵日记。蒙克展览的中方策展人、久事美术馆的马真正告诉记者,“压抑、惊恐、悲伤、呐喊这些词。如今已成为全球的关键词,而这些正是蒙克所关注的。就如蒙克曾说的,他要描绘那些在生存、在感受、在痛苦、在恋爱的活生生的人们。”
“呐喊”的诞生
蒙克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便是他的经典之作《呐喊》。几乎所有的艺术史着作,都会在表现主义或象征主义的板块以《呐喊》作为代表性作品呈现。画面中那个惊悚的形象,甚至已超越艺术史的范畴,成为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贯穿不同文化领域的全球视觉符号。BBC曾把《呐喊》称作继达·芬奇的旷世之作《蒙娜丽莎》之后的世界第二名画。
处于艺术生涯早期的爱德华·蒙克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名声上都是不成功的,甚至需要依靠申请政府奖学金及少数卖出作品的机会,勉强维持自己在国外游学的开支。在1880年代的社会背景下,《呐喊》这样的作品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漫画”,甚至是粗暴的涂鸦式习作,将他一次次至于媒体与社会的批判风暴的中心。
《呐喊》的主体是一个捂着面颊在尖叫的人,背景十分抽象,没有明显的轮廓,蒙克用厚度不同的线条,描绘出了火红的天空、深蓝的峡湾以及棕色的路。所有的线条好似汇集到画面中心那个高声呼救的人身上,仿佛正源源不断地散发着恐惧和痛苦,让人觉得不安。蒙克曾在他的日记中回忆,那日他与两位友人一同在奥斯陆峡湾附近散步,忽然他看到天空被落日染得血红,仿佛感到一阵尖叫划过耳膜,他停下来不安地颤抖着,远远地落在了两位友人身后。
1893年,蒙克创作了两个版本的《呐喊》:最早的蜡笔版以及最广为人知的那件蜡笔、坦培拉版。两年后,已开始版画创作的蒙克,在用粉笔创作了一个新版本《呐喊》(四个彩色版本中唯一一件被私人收藏,并在2012年纽约苏富比创造1.2亿美元天价的版本)的同时,也着手创作了40件左右的石版画版本的《呐喊》,他又从中挑选了少数几件,亲自手工上色,以实验不同的画面效果。如今,这批石版画仅存已不到半数了。
“胸针”的主角
在此次展览中,有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石版画《胸针》非常动人,被称作蒙克最出色的肖像版画作品。画中的人物是蒙克的情人、英国小提琴家爱娃·穆多奇。这幅画作的主题与蒙克的另一幅名作《麦当娜》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年,爱娃还出现在蒙克的其他两部作品——《小提琴音乐会》和《莎乐美》中。蒙克曾说爱娃的“眼睛深邃悠远”,并在寄给她的一封信中写道:“这是从我心里掉下来的石头。”但蒙克却把自己和爱娃的双人肖像取名为《莎乐美》,这彻底激怒了爱娃,因为她意识到自己被蒙克比作了那个将约翰的首级放在盘子里的女人,充满了欲望与报复心。
蒙克一生都在追求女性的热情和对拒绝的恐惧之中苦苦挣扎。他认为婚姻与他的艺术事业格格不入,直到1944年,80岁时去世,都未曾有过婚姻。
特别的展览
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不加掩饰地忠实表达,他说过,“我的每一笔都在捕捉压倒性的情感。”策展方以不同颜色的展墙,来区分不同的板块。在红色区域“呐喊”中,展现的是石版画作品《呐喊》,并配以展墙说明《呐喊》的各个版本。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欣赏到蒙克创新的技法,以及他对色彩和黑暗题材的大胆运用,并探究这些作品是如何与当时人们日渐转变的心态和观点产生共鸣,从而使蒙克成为最早的真正的现代艺术家之一。此外,观众也能通过一系列文献及影像资料、新媒体互动等形式了解这位艺术大师。
此次展览是继2019年英国大英博物馆“爱与焦虑”爱德华·蒙克特展之后,规模最大、作品最完整的一次以蒙克原创版画作品为主的展览,也是上海久事美术馆开馆以来首位展出的西方艺术大师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