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群展“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在UCCA拉开帷幕!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0-09-28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大型群展“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以跨代际的30余位艺术家,70多件作品回顾“计算机艺术”的源起、当下发展,及对未来的展望。

发布会现场

2020年9月26日至2021年1月17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大型群展“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览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反思展开了探讨。本次展览并不是对广义数字艺术的简单呈现,而是深入聚焦于积极采用计算机算法与生成逻辑进行创作的艺术实践。

UCCA馆长-田霏宇
UCCA策展人-秋韵
艺术家-费亦宁
艺术家-林科
艺术家及策展人对谈
发布会现场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由法国策展人黑阳(JeromeNeutres)和UCCA策展人秋韵联合策划,汇集跨代际的30余位艺术家,涵盖从计算机艺术先驱,到当下活跃的数字艺术实践者,以及新兴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共计70余件作品。1985年,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曾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了具有开创性的展览“非物质”,构想了一种与电讯技术进步相呼应的全新物质模式。本次“非物质/再物质”展览既是对此前“非物质”展览的致敬,亦旨在通过探索计算机艺术的广阔前景与哲学根基展现计算机艺术不仅是新的媒介,更是一种全新的美学表达形式,从而在计算机艺术媒介的历史上谱写新的篇章。感谢首席AI合作伙伴百度为本次展览提供的科技支持,以及尤伦斯基金会对此的特别支持。

如果说当年的“非物质”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借助具有划时代意义,诞生于现代的工具创作的艺术一窥后现代的未来,那么35年之后的“非物质/再物质”展览则在回顾计算机艺术起源的同时,审视了后现代当下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范式进行了展望。本次展览并非对物质本身的否定,而是探讨了计算机算法的创造力如何被再次物化,在转变为诸如纸本与画布更为传统媒介的同时,以无法定义的新颖体验,模糊了具有可见性的物质与无形不可见的非物质之间的界限。

展览以四个章节全景展现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每个章节涵盖特定历史时期计算机艺术的表现形式。开篇章节《计算机艺术先驱:新“调色盘”的发明》聚焦于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计算机技术初具雏形且尚未普及时,便已开始采用计算机算法进行素描和绘画创作的艺术家,如哈罗德·科恩、曼弗雷德·莫尔和弗里德·纳克。

在接下来的《生成艺术:无限的语言》章节中,计算机在艺术家手中已拥有超越时长限制,自我持续创作的能力。如池田亮司便给予了数字代码本身某种物性,约翰·杰勒德和里奥·维拉瑞尔则分别模拟和扭曲了现实,米格尔·舍瓦利耶、艺术组合米歇尔·布雷与艾德蒙·库绍、劳伦特·米尼奥诺与克利斯塔·佐梅雷尔,以及其他艺术家更将互动性引入实践,创作出集艺术家、计算机算法和观看者三位一体的艺术作品。

在第三章——《人工智能艺术实验室:当艺术家创造“创造”本身》中,展览继续探讨了当艺术家将创意赋予人工智能之后,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米歇尔·佩桑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创作的《眼球的书法》,到梅莫·阿克腾利用机器学习能力以视频形式为观众描绘出的整个宇宙历史,本章节的作品表明艺术家或许可以在构建计算机创作体系,在将何种信息注入这个系统的过程中采取干预。

最终章《后数字时代的幻觉与幻灭》则直面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新可能性,同时亦是焦虑。夸尤拉和杨泳梁等艺术家通过数字方式重建艺术史的历史时刻对当代经验进行反思;其他艺术家,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如陆扬、林科和费亦宁(与官承翰合作),自身作为融入全球网络文化创作的数字原住民,则表达了他们对我们所在的超网络(hyper-networked)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微妙的矛盾心理。

除以上四个章节之外,本次展览还包含与百度AI共同策划呈现的特别单元。该单元为观者呈现由凯林·布里克与芦明一、米格尔·舍瓦利耶和丹尼尔·罗津创作的互动式和生成式作品,而观众的积极参与则赋予了每件作品特别的视觉表达。

将二十世纪艺术家先驱与数字时代成长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同时并置呈现,展览在回溯计算机艺术历史起源的同时,亦开启了关于计算机艺术未来形态的对话。尽管人类对计算机的控制权、侵入性数据收集,以及科技加速发展带来的可能不良后果心存疑虑,而此次参展最年轻的艺术家们则充分展现了即便是消费级软件和设备,经过艺术家改造或被赋予新功能之后,亦可实现具有创造性的突破。在地缘政治再度紧张,凸显“非物质”电子通信重要性的当下,在北京这座数字科技正前所未有融入生活的城市举办此次展览,“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览是人类面对越来越趋于算法化的世界之时,对我们曾经如何面对,以及当下正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的一次重要展现。

正如法国策展人黑阳在展览图录中所说:“我们此次展览的目的是展示昨日的先驱与今日的新星是如何从‘非物质’向‘再物质’携手并进,以及他们对于我们正在经历的新人类文明——数字人观点的不断演进。另外,展览试图证明计算机技术并非是一种实验性的流派或一场短暂出现的艺术运动,而是作为一种真正的艺术媒介,开启了无数视觉可能性。”

UCCA集团CEO、UCCA馆长田霏宇对此表示:“UCCA很荣幸能为对人类生活越来越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呈现这样一次全景式探讨的特别展览。感谢艺术家在因新冠疫情导致的延误期间的耐心,以及与我们共同思考如何远程布置如此复杂展览的创造力。我们很高兴通过与百度人工智能的合作丰富与深化了本次展览,也很高兴能有新机会与我们的创始赞助人尤伦斯夫妇合作,共同对这个当下需要关注的议题进行探讨。”

参展艺术家 ▼

aaajiao(徐文恺)、梅莫·阿克腾、雷菲克·阿纳多尔、米歇尔·布雷与艾德蒙·库绍、凯林·布里克与芦明一、米格尔·舍瓦利耶、哈罗德·科恩、埃利亚斯·克雷斯潘、费亦宁与官承翰、约翰·杰勒德、池田亮司、彼得·科格勒、林科、刘娃、陆扬、劳伦特·米尼奥诺与克利斯塔·佐梅雷尔、曼弗雷德·莫尔、薇拉·莫尔纳、莱昂内尔·莫拉、弗里德·纳克、米歇尔·佩桑、夸尤拉、艾伦·拉斯、卡西·瑞斯、丹尼尔·罗津、查尔斯·桑迪森、里奥·维拉瑞尔、王郁洋、杨泳梁。

票务信息 ▼

购票须知

*一人一票,持票入场;门票仅供单次入场使用。

*学生、60周岁以上老人(含60)周岁,残障人士、身高1.2米以上未成年人可享受优惠购票政策,请持相关有效证件入场观展。

*身高1.2米及以下儿童免费观展,需由一名成人陪同入场。

*UCCA会员免费观展。

*学生有效证件是指在普通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就读的全日制学生及硕士研究生证件。

*UCCA保留检查享受优惠票或免费票人士身份的权利。

*暂不接待团体参观和团体导览。

*入馆前须接受体温测量,如有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谢绝入馆;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

*以上限流规则将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进行适时调整。

本文图片由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