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年,多事之秋,疫情继续蔓延,在鲍威尔明确表示为接下去的美国经济复苏捏一把汗的几个小时后,佳士得纽约10月6日晚 “二十世纪艺术夜场拍卖”如期开槌,延续几个月前“ONE:现当代全球联合夜拍”的模式,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以联动视频直播拍卖的方式,递上了一份在市场疲软中窥见市场亮点的答卷。
55件拍品(不含撤拍拍品)最终以超过3.4亿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约23.14亿元。共7件拍品超过千万美元成交,14件拍品超过最高估价成交。赛·托姆布雷的《无题(博赛纳)》以3868.5万美元成交价稳坐拍场状元席位,霸王龙史丹化石以3184.74位列第二,马克·罗斯科的《无题》以3127.5万美元成交价位列第三。其中,14件拍品超过最高估价成交。
全场55件拍品中超过千万美元成交的作品共7件,从比例上本不算少数,但除特别拍品“霸王龙史丹化石”超过最高估价成交以外,其余高估价拍品多在最低估价范围内成交,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持续发酵。
几乎每次上拍都引爆话题的赛·托姆布雷这次再居拍场榜首,以阿波罗11号太空任务为灵感创作的《无题(博赛纳)》最终以3868.5万美元成交。首次见于拍场的“霸王龙史丹化石”以3184.75万美元成交,位居专场第二;马克·罗斯科作于1967年的《无题》以3127.5万美元成交价位列第三。拍行第四的为毕加索为灵感缪斯专门创作的《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以2955.75万美元成交;排行第五的保罗·塞尚的《有牛奶罐,甜瓜和糖罐的静物》,本是本次专场重点推荐的焦点拍品,拍前以估价带询示人,但经过三地买家缓慢且谨慎的竞价后,依旧只在底价附近成交(加上佣金以2865万美元成交),难免令市场唏嘘。
像前两年那种高估价拍品频刷高价纪录的现象趋于平缓,疫情之下的市场似乎更青睐于第二阶梯的作品,55件拍品中,14件超过最高估价成交,另有数件成交价接近最高估价。在这些拍品中,成交价位于三百万美元以上,一千万美元以下的拍品有七件。
保罗·克利的《韵律景观》在开拍后迅速被叫到180万美元,经过多轮竞争,最终以33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以399万美元成交,超300万美元的最高估价。这幅作品创作于1920年,正值保罗·克利刚开始画油画不久的转折时期,略显沉闷的厚重色彩是那时期保罗·克利作品最大的特点。之后的十年,他受聘于包豪斯学院,并因此认识了康定斯基和一众艺术家,由此开始确认他独特的画风。对于收藏家来说,这类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是不容错过的,也难怪成就了本场第一个竞价高潮。
英国女艺术家塞西莉·布朗的《我不会再画枯燥的叶子》来自于一位资深的纽约藏家,最终加上佣金以507万美元成交,不仅站上艺术家本人拍卖市场的前列,也是英国女艺术家在国际市场上的高价拍品。更有意思的是,塞西莉·布朗以往的高价作品集中在1998年至2002年,其中又以1997年到1999年为胜,而这次超过500万美元成交的作品创作于2004年,其中的后市期待不言而喻。
山姆·弗朗西斯的作品常常出现在欧美的各大拍卖中,最受欢迎的是其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1950年,弗朗西斯的绘画开始出现标志性的风格,起初两年颜色较为灰暗,但1952年时,突然变得明亮,在《可爱的蓝色》系列创作中达到顶峰,这幅《蓝色的构成》正是其中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时,弗朗西斯拥有稳定的收藏群体,包含收藏家、美术馆和画廊,就拿这件《蓝色的构成》举例,每隔十年便会上拍一次,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上拍,而拍场上紧张纠结却又紧咬不放的竞价节奏,恰恰是对弗朗西斯拥有稳定收藏群体最好的证明。
曾经广受市场欢迎,并于近年再掀市场高峰的女艺术家塔玛拉·德·蓝碧嘉,在本场也有一件表现不俗的作品。其创作于1930年的《情人》从开拍后持续有买家关注,最终以接近最高估价落槌,加上佣金以940.55万美元成交。
此外,达明·赫斯特的《米奇》(成交价:231万美元);文森特·梵高的《抱孩子的农妇》(成交价:447万美元);雷内·玛格里特的《裸体》(成交价:687万美元);理查德·普林斯的《慈悲的护士》(成交价:315万美元)等也均以超过最高估价成交。
虽然没有跻身拍场前列,也没有超过最高估价成交,但依旧不乏被买家抢购的拍品也十分具有特色:去年才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展览的美国当代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特的《纸钱》以698.45万美元成交,跻身艺术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前五。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的《议员》从开拍就被佳士得香港张丁元手中的8809号买家锁定,多轮竞价后以459万美元成交价收入囊中;埃米尔·诺尔德浓烈色彩的作品《秋天的大海》被买家集中竞价后以734.45万美元成交……
除拍品本身,每十件拍品必引发买家长久驻足的拍场节奏或许能给后市带来些许安慰,市场激情还在,只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谁都希望钱能够更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