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流变与更新亦是“传统”的常态,也正因此,如何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讲述“传统”才成为一个重要且必要的任务。在展览现场,潘公凯先生非常笃定地告诉我们:“笔墨是中国最聪明的一群人一直在坚持和求索的事情。千百年来,它始终没有被人抛弃,我想这其中一定是有道理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则进一步指出:“自五四以来,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就深受西方理论的影响,但实际上,中国文化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西方理论无法进入的。因此,我们亟需一个新的框架去看待问题和解释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潘老的笔墨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思路。如果说,西方的文化结构蕴藏在图式之中,那么我们的文化结构就蕴含在笔墨之中。”据悉,接下去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还将继续为此次展览及其延伸话题带来系列讲座,并继续围绕这一方向与复星艺术中心策划形式丰富的项目与活动。
99艺术网专访潘公凯
99艺术网 :我们一般会用“水墨”来指代中国传统绘画,但是这次展览却用了“笔墨”,这两个概念之间有没有差异? 潘公凯 :“笔墨”是我们老早就在使用的一个词,而“水墨”却是自二十世纪开始,在一种特殊的时代语境之下,为了对传统进行批判,而专门生造出来的词,以至于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我们的美术学院里,还把中国国画系叫做中国水墨系。但实际上,“水墨”太强调材料和工具,从“笔墨”到“水墨”,这里面缺失了许多文化背景和涵义。 99艺术网 :是什么激发您开始有意识地研究“笔墨”? 潘公凯 :改革开放以后,美术界有三大课题。第一是如何看待二十世纪美术;第二是如何看待中国绘画传统;第三是如何看待西方的现代主义。就第一个课题,我已经撰写了《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在进入第二个课题的过程中,我却发现有许多概念和问题很难厘清,“笔墨”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绘画特有的语汇,它甚至很难用西方的方法论去进行分析。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我想,只能有浸润在文化传统中的人,才有望解决它。
99艺术网 :能否请您为我们简单拆解一下“笔墨”的层次与结构?
潘公凯 :从技术层面,我扩展了黄宾虹“五笔七墨”的说法,并参照写作由字词到语句再到篇章的递进关系,将“笔墨”拆解为笔画与笔触、笔墨与笔墨的组合、以及更大范围的体势等层次。有了这个框架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去解读“笔墨”背后的人格特质和文化结构。 99艺术网 :怎么去理解具体的“笔墨”与其所包含的抽象的精神性、文化性因素之间的表征关系? 潘公凯 :这种表征与被表征的关系,一方面是脆弱的,另一方面也是有效的。它表征得成功还是不成功,强烈还是不强烈,完全取决于个体的心理体验。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一个人刚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往往是无法将“笔墨”与自身的气韵风格对牢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联想西方的笔记学。笔记学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因为字与人之间的确存在这种对应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中国传统绘画的表征体系,它既作用于个体的人,但它也存在一个理想模型,即所谓的道德底色。这与西方绘画所谈论的“自我”或“个性”很不一样。 99艺术网 : 您怎么看到水墨艺术的当代实践与探索? 潘公凯 :因为这些年我对于当代水墨了解不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只能谈一个粗略的感受。我想,水墨是可以实验的,这种实验也是有意义的。但恐怕这种实验最大的难题还是在于如何让实验不仅仅停留在效果上,而是清楚明白将当代与传统联系起来。因为,当代艺术未必要守住水墨才能进行创作的。那么为什么当代水墨要守住水墨呢?对此,我想奉劝当代水墨,不要害怕传统,因为积累是创新的源泉,不要让创新把文明的积累全部打掉,回归到一片光土。 99艺术网 :除了文化传承的责任之外,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重新走进“笔墨”意味着什么? 潘公凯 :“笔墨”是一种对人的洗礼。这种洗礼就像练习打坐和瑜伽一样。在“笔墨”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借助手、眼、脑的配合,重新赢得对自身最单纯的掌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种单纯化都非常重要。因为,正是这些事物,这种最朴素的感性保障了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