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拍卖与富艺斯联袂呈献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
预展 | 11月26日- 12月3日
晚间拍卖 | 12月3日晚上7:00
日间拍卖 | 12月4日上午11:00
地点| 香港金钟JW 万豪酒店
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
保利拍卖与富艺斯拍卖将于12月3日与4日共同呈现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专场,琳琅满目的艺术杰作期待以多元面向丰富藏家收藏视野。二十世纪现代艺术部分即将亮相赵无极创作顶峰狂草时期作品《12.2.69》,以及70年代代表性的雄浑磅礴画面之作品《14.06.73》,同时也将带来朱德群早期可窥其遒劲锋利笔道之巨作《构图65号》以及有着绚丽线条与光影的80年代作品《1981年3月30日》,本次专场中也一并呈现乔治·马修、谢景兰、藤田嗣治、林寿宇等抽象主义大师极富个人风格的经典作品,以多重视角对20世纪不同的哲学思考下的抽象艺术进行梳理与解读。
《12.2.69》犹如中国山水画的三段式构图分为前、中、后三景,虚实相生的东方美学使得画面松弛有度。画面上方的远景氤氲袅袅,赵无极平涂的笔触纵横得宜,颜料层较为饱和,显得丰厚扎实,交界处有些流淌的痕迹,有种「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之意象。而交错重叠的纤细笔触则在画面中心产生了剧烈冲撞,复杂、琐碎却又秩序井然,仿佛层叠蜿蜒的山峦在云霞明灭掩映之间显现,让人想起透纳笔下光色交错的空间。近景色调较为深邃,意图与远景产生区隔,横向的笔触较为明显,像地面纹路又似湖面水波,于中心处的白色油彩反射出一片波光粼粼。在褪去具象表现的桎梏后,赵无极笔下的空间营造无形中升华许多,不同的区块在碰撞间引发冲突,在静谧中注入无限的动能,表现出「气韵生动」的美学特征。
《14.06.73》让人想起翠绿的风景;阳光普照的天空中变幻的图案;炎热夏日里茂盛掩映的树叶。赵无极的灵感来源之广,让人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宋代古典山水的痕迹,甚至还有英国浪漫主义画家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画笔下的迷人景象。尽管相隔数百年的历史和地域,这两种思想流派都试图捕捉这田园诗般的壮美,以及人类与大自然之宏伟相较之下的无足轻重。赵无极精湛的笔法展现了他对各种技巧和色彩的娴熟运用。他巧妙地利用了空旷的空间来构筑天空和大地在构图上的深度,而作品中心以苍劲笔触交叠出如旋涡状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将观者包裹在强大的沉浸氛围之中。
《构图65号》保留了一种与唐宋的山水诗词一脉相承的诗意,本件作品中构筑的精神世界是由丰富的精准色块组成,这些色块与生动的笔触相互交织重叠,使作品充溢着流动性和氛围感。优雅的祖母绿和翡翠绿—象征着繁荣和滋长—围绕著作品中央的淡紫色和耀目的灰白色翩翩起舞,形成自然的形状,使人联想起团团激荡的敬畏和庄严。体现了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又流露着他从前旅途所见的风景,自发性的能量自艺术家手握的画笔之中涌入画面,以丰富的层次创造出光影之间的迷人张力。
《1981年3月30日》作为朱德群1980年代风格发展的典范,呈现了从四面八方横扫画面的;富有动感、华丽的笔触。到1980年代初,朱德群对中国水墨画的探索、结合油画方法的拓展,为他的作品带来了意义重大的转变,使他的绘画明显变得愈发轻盈和空灵。不透明色、硬笔触和触目的黑色书法线条这些存在于他1950年代后期和1960年代创作中的典型特征已然不见,留下的是柔和、模糊、浑然一体、超凡脱俗的笔触。
朱德群曾就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现代水墨画大师潘天寿研习书法。他将草书一气呵成、变化无穷的笔法融入到《金丝雀》中,运用水墨渲染的技法营造出激烈和奔放的画面。朱德群所有的抽象作品均饱含诗意,他相信诗词和绘画均遵循「相同的规则和节奏」。朱德群作品对抽象、书法和诗词的融会贯通源自他对中国独特文化传统的传承,尤其是宋代著名诗人、画家苏轼和米芾给他带来的灵感。笔法和构图上秉承东方书法和哲学的严谨和精神,使朱德群色彩浓厚、丰富的笔触能够超越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对立,并且在《金丝雀》中重新呈现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
《雨后》以丹麦语命名,展示了谢景兰对音乐和舞蹈的综合,以及对中国书法实践的融合,并呈现了她作品中持续的一大主题:水。本件作品的旋律、韵律和动态捕捉了舞蹈中的优雅,而相互交织的棕色和黑色闭环形式既像是汉字字体的蜿蜒曲折,又像是舞者手中的缎带棒。作品的背景同样融合了她早期的风格和她新的实践,展现了油彩颜料和水墨般的技巧,创造出一种充满肌理、几乎呈颗粒状的效果。在对光与影的运用上,《雨后》进一步创造出仿佛雨后乌云散开的景象,体现她在艺术上所受的丰富影响,其中包括林布兰光影交织的风景画。《雨后》在创作完成数年后,于1971年在丹麦希尔克堡现代画廊的展览《拉兰》中展出,并在其后不久售出,标志着该作品所蕴含的普世性和迷人的神韵。
创作于1925年的《琪琪肖像》画中女性原型是「巴黎画派」众艺术家们最炙手可热的一位模特儿,有着「蒙帕纳斯女王」之称的琪琪,她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更是「巴黎画派」艺术家们的缪思女神。画中琪琪如陶瓷般乳白色肌肤体现了东方古典美女对于肌如白雪的向往,藤田将亚麻籽油、捣碎的白垩、铅白以及滑石粉调和,甚至将牡蛎壳磨成粉,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纯白釉彩,被誉为「杰出的白底」。凝脂般的肌肤质感表现温润如玉,仿佛光晕滃染着画,丰匀柔软的西方女性体态秾纤得衷,却散发出独特的东方韵味。
马修迅疾且直觉性的绘画方式有着充满活力、书法般的笔触,画面的色彩常常是直接从颜料管中挤至画布。《隐晦的自白》和《徒劳的磨难》创作于1980至1990年代,散发着马修作品中独特的能量和创作的特征。经过几十年的磨砺,在其艺术生涯的此刻,马修对小型画布的偏爱体现在其层次密集的构图上,粗犷、精湛的线条在画布表面势不可挡,而扎眼、无畏的表现主义痕迹展现了他一往无前的独特人生。
《绘画》一作,艺术家在画布上铺垫了白色的世界,在白色世界贴上铝板,再于铝板上涂绘两种不同的灰色,极为简单,却一点也不简单。画面构成是林寿宇精准的计算,矩形浅灰上,覆上了正方型深灰,再到更大的白色矩形,垂直与水平在这幅画面里,就是直线。此时的林寿宇,作品形式受到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蒙得里安(Piet Mondrian)影响,但他的精神世界却迥异于其它艺术家。一生钻研道家思想的林寿宇将作品内化为对道的理解。「枉则直」,是道家思想里,懂得纠正反省则是直;「少则得,多则惑」,少欲,才能真正的得。林寿宇的精神世界,反映到他的作品,透过简单的色域与线条营造出和谐的空间感,透过简单的媒材物质反应绘画世界投射的现实世界;完全摆脱了过往艺术作品里,对于空间乃至于时间的刻画,抛开了旧有的形体与色彩限制,这就是林寿宇达到的创作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