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通常拍卖开始前的等待、更没有拖泥带水,昨晚七时整,富艺斯与保利“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准时举槌,这是一场只有31件标的的夜场,但整整历时两个小时,拍卖由富艺斯亚洲区主席陈遵文(Jonathan Crockett)主持,从他脸上始终挂着的微笑可以看出这场拍卖还是着实让人满意的。
本场晚拍以总成交额 3.88亿港元收槌,较拍前低估价高出 52%,刷新 4 位艺术家世界拍卖纪录 ,包括萨尔曼·托尔(Salman Toor)、王俊杰、贝尔纳·弗里茨(Bernard Frize)及卢卡斯·阿鲁达 (Lucas Arruda)。

《团体舞蹈》,2012 年作
估价:380,000-480,000 港元
成交价:4,032,000 港元
*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从首先登场的巴基斯坦艺术家萨尔曼.托尔《团体舞蹈》开始,藏家的竞买热情便被点燃,这位1983年出生的艺术家,目前正在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展出其首个美术馆个展《我如何知道》。
这件作品估价仅为38万港币,但在藏家热情的竞买中最终以超出拍前高估价8倍溢价的403万港币成交,打破艺术家今年10月于富艺斯伦敦拍卖中刚刚创下的拍卖纪录。

《夕阳之河》,2018 年作
估价:7,000,000 - 10,000,000 港元
成交价:37,760,000 港元
*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真正让人咂舌的竞买始于第四件标的,王俊杰的《夕阳之河》。这位出生多伦多,往来加拿大与香港间的“梵高”式的艺术家,自2019年离世后,其作品便开始一飞冲天。
半年前,他的一件作品直接进入了晚间拍场:在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中,《表象领域》几秒钟之内,价格便由起拍价攀升到了50万美元。最终,这件作品以182万美元成交,远超其6万至8万美元的拍前估价,也创下了当时王俊杰作品的最高市场纪录。
而在这之前的5月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日拍中,王俊杰的纸本水彩作品《无题》(2018年)作为其首件出现在拍卖市场的画作,成交价是6.25万美元 。
回到昨晚的《夕阳之河》,这件拍前估价700至1000万港币的作品,甫一开拍,便被叫至千万关口,持续的拉锯之后,最终以3776万港币成交,刷新了其作品的市场记录 。
如果之前王俊杰还被市场当作“黑马”来看待,相信经过这一季完整的全球拍场亮相后,其作品快速上涨的的行情已是一骑绝尘,一般藏家只有望画兴叹的份了。
但价格背后,资本高企的追涨热情究竟会将王俊杰的后市推高至何种程度,并持续多久,着实值得谨慎乐观 。

《温室女孩》,1995 年作
估价:50,000,000 - 70,000,000 港元
成交价:103,115,000 港元
*艺术家拍卖世界纪录第二高价作品
奈良美智的《温室女孩》作为此次联合拍卖早早亮出的“星级作品”当晚以1.03亿港币成交,创下艺术家市场第二高价。
这件作品创作于1995年——为奈良美智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年。作品迷人的画面完美地融合了奈良美智创作中的标志性特征,并以其独特方式呈现。艺术家本人曾亲自挑选一组「最重要」的作品,收录于他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作品全集,作为每辑全集起始的篇章,《温室女孩》就是其中一件——其中另外9件作品如今已被美术馆永久收藏 ——并以首卷封面的形式出现。
当晚刷新艺术家市场记录的还有卢卡斯.阿鲁达和贝尔纳·弗里茨 。

《无题》,2013 年作
估价:1,500,000 - 2,500,000 港元
成交价:3,780,000 港元
*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卢卡斯·阿鲁达出自《沙漠-模型》系列之《无题》是艺术家目前亮相拍场尺幅最大的作品,以378万港元成交,再次刷新艺术家于今年2月在富艺斯伦敦拍卖写下的世界纪录。

《Wir》
2018年作压克力 树脂 画布,250.2 x 215.2 cm.
估价:HK$1,000,000 - 2,000,000
成交价:2,142,000港币
*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本场其他高价成交拍品一览

《古代科学家》,1984 年作
估价:50,000,000 - 70,000,000 港元
成交价:58,330,000 港元

《抽象画 682-4 号》,1988 年作
估价:20,000,000 - 30,000,000 港元
成交价:32,315,000 港元

《无题》,2007 年作
估价:24,000,000 - 36,000,000 港元
成交价:29,290,000 港元

《无线网 (QRTWE)》,2007 年作
估价:15,000,000 - 20,000,000 港元
成交价:17,190,000 港元

《12.2.69》,1969 年作
估价:6,500,000 - 8,500,000 港元
成交价:13,560,000 港元

《水果 [EPSOB]》,2011 年作
估价:7,000,000 - 12,000,000 港元
成交价:12,350,000 港元

《14.06.73》,1973 年作
估价:10,000,000 - 16,000,000 港元
成交价:12,350,000 港元

《1981 年 3 月 30 日》,1981 年作
估价:5,500,000 - 7,500,000 港元
成交价:7,752,000 港元

油彩 画布 99×79.2cm 1993年作
估价:HKD 3,500,000-5,000,000
成交价:HKD 6,905,000
本场拍卖除了前文提到四位艺术家刷新个人市场记录及在拍前估价范围内悉数成交的其他作品外,美中不足的便是朱德群《构图65号》与张晓刚1985年的早期作品《梦游仙境》遭遇流拍。
纵观整场拍卖,首次由两家拍行携手举行的“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及地区的藏家积极竞投,透过多机位镜头从香港拍卖现场进行全球实时直播,94%的成交率无疑还是可以令其满意的。从不少标的现场激烈而焦灼的竞投过程上也反映出了拍行选件的精准 。
抛开成绩,撇开疫情,市场或资本对于艺术品的需求始终如一,无论是西方大咖,还是潜在新星,当下藏家对于“精”、“稀”作品从来不吝于奉上大把资金,但另一方面,资本对于蓝筹艺术家的热追是否有“捧杀式追涨”之嫌?也唯有留给时间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