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表现”研讨会





“‘ 中国表现’第一回展”展序
“ 中国表现”的新世界图景
文/张晓凌
这个展览云集了60余位风格各异的艺术家,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作品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中国表现”。何谓“中国表现”?它以何种力量感召了如此众多的艺术家?这也许是“中国表现”展最令人琢磨的地方,也是它的最为动人之处。 1989年元月某日,一群怀揣着艺术理想的年轻艺术家,迎着冬日的严寒,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以表现主义风格为主的展览。为此,我曾著文《表现即表现》予以评价。虽然我毫不怀疑艺术家们的创造力,但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展览只是西方表现主义艺术的简单移植与在地化摹习,其意图在艺术之外:借助于西方表现主义体系,来完成启蒙意义上的双重指标——反拨传统现实主义,反思人的现实存在。这两点,清晰地标识出那个时代艺术的基本症候。 弹指间,30年倏忽而逝。穿越摹习、临仿、复古、西化、消费主义的荆棘密布之路,当代艺术犹如一头负重的怪兽,气喘吁吁地跟随在高速成长的社会背后,蹒跚而行。及至当下,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认,都得面对这样的事实: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中,在新冠疫情神秘的弥散与人们束手无策的惊惧中,一场当代艺术的革命正悄然而至:从摹习到自塑,从西方到本土,从他者到自我,从犬儒到自信,从文化自弃到文化自觉,从传统形态到多媒体崛起……总之,当代艺术已经站在了历史的拐点上。寻绎着这个历史逻辑的踪迹,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讲,“中国表现”既是中国当代艺术自身逻辑推演的结果,又是新时代文化自信与自塑的产物。 历史总是选择那些敢为天下先的人。“中国表现”此刻的祭出,准确地表述出参展艺术家重构当代艺术话语体系,重塑当代艺术价值观的追求与愿景。在这个词语中,“中国”是基石,是出发点,是表现性话语的源头活水。时至今日,中国经验、中国态度、中国立场已不再仅仅是方法与策略,而是目的与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表现”就是朝向本土与历史的精神还乡。 请允许我对“中国表现”作简略的叙述。 “中国表现”是对传统表现性艺术资源的重构与再彰。作为拥有数千年表现性艺术资源的国家,中国的表现性艺术理念与图式,曾乳汁般地浇灌了欧美的抽象表现主义。弄清楚这个事实,中国艺术家还有什么理由端着金饭碗而去扮演一个乞讨者呢? “中国表现”是对当代生存经验的感知与呈现。置身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景中,艺术家们所获得的生存经验远非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可以相比,这一点,构成了“中国表现”逐日强大的不竭动力。 “中国表现”是形而上哲思维度的修复与探究。过度执着于现实功利,让中国当代艺术背弃形而上思想者这一神圣职位已然久矣。在矫饰主义泛滥的当下,“中国表现”试图重新激活当代艺术的玄思能力——这是当代艺术自我救赎的唯一方法。 “中国表现”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创造力的肯定与张扬。如果说中国既有的价值观更多地指向国家与民族的话,那么,经过新冠疫情的洗礼,人们普遍地意识到,生命才是人类价值链的最高端。在“中国表现”那里,人类生命中那些品质如爱欲、狂喜、善恶、自恋、梦魇、激情、憎恶、迷茫、欣悦、恐惧等,都具有了表现的合法性。 “中国表现”是跨文化世界观的再定位。“中国表现”主张的提出,并非是与德国新表现主义、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所进行的文化切割,恰恰相反,它是以自我建构为中心而进行的一次跨文化融合,唯如此,它才有力量回应西方百年的表现主义传统。 “中国表现”是中国表现性语言体系的全面建构与实践。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语言体系的建构,是“中国表现”矢志不渝的终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一场体格、形态、材料、媒介的革命变得不可避免。 我们坚信,一个属于“中国表现”的新世界图景正在徐徐地展开。“‘ 中国表现’第一回展”展览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