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托印·奥吉赫·奥杜托拉: 黑色皮肤究竟意味着什么?

来源:艺术与设计 作者:霍雨佳 2020-12-17

托印·奥吉赫·奥杜托拉(Toyin Ojih Odutola),一位出生于1985年的尼日利亚裔美国艺术家,正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举办自己的首次英国个展《托印·奥吉赫·奥杜托拉:抗衡理论》(Toyin Ojih Odutola: A Countervailing Theory)。

在美国种族问题频频爆发与黑人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界异军突起的当下,托印的展览以绘画、音乐等多媒介形式,尝试对种族与身份这一经典话题,提供来自年轻一代黑人艺术家的全新视角。

1 (1)_副本《国家代表》(Representatives of State)

极度排外的主流艺术圈,非洲艺术家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曾经是缺席的。然而最近几年,当代艺术品市场上出现了一股全新的力量,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非洲当代艺术”。这个文化概念并不完全以地理空间划分,而是一个语义复杂且丰富的多元文化的概念,这其中不仅有在非洲出生并成长的艺术家,还包括散落世界各地,拥有非洲“记忆”的艺术家。

如今,以非裔艺术家或是拥有非洲“记忆”的艺术家为核心的展览、拍卖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介入这块富有潜力的市场。“法国艺术市场数年来一直致力于开拓来自非洲大陆的当代艺术家的价值;英国市场开始重新发现、重视非裔英国艺术家对英国文化史的贡献;而在美国市场上,非裔美国艺术家中的一些领军人物的作品价格开始呈现暴涨之势。”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泰特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成员、美籍非裔艺术史学者Ch ika Okeke-Agulu说:“人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非洲艺术家们现在已经在餐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1 (2)_副本《巴黎公寓》(Parisi Apartment)

黑色皮肤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的注意力从“非洲当代艺术”在当代艺术市场的表现上回归至艺术史的脉络中去时,我们会发现,面对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当代艺术史,这依然是一个西方单一视角的书写。从原始艺术到中世纪艺术,进而到现当代艺术,在这条由话语权主导叙事的时间线中,不管是非洲当代艺术还是亚洲当代艺术,始终是当代艺术餐桌上的配菜。一切话题都紧紧围绕着主流当代艺术圈展开。即便越来越多的新兴黑人艺术家开始涌入大众视野之中,“非洲艺术家”这一文化身份依然是这些长久处于边缘地位的艺术家们,在个人叙述中无法回避的关键词。

1 (3)_副本《传教士》(The Missionary)

而艺术家托印的创作来源,正是对这种文化之间不对等关系的质疑和提问:“我不想成为一位只会描绘黑人痛苦的艺术家。”在她的画笔下,尼日利亚富庶丰饶,黑人贵族衣着光鲜,生活考究,出入上流社会的各种场合。这种荒诞与错位中反映出艺术家对那段殖民历史的思考,“好像我们没有权利想象富有的黑人是什么样的。可是如果殖民统治从未发生, 非洲会发生什么?”托印问道。

1 (4)_副本《被陷害的新娘》(The Bride Framed)

托印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定居美国南部的“书香门第有色移民”家庭:托印的父亲是化学教授,同时这也是一个极为传统的尼日利亚家庭。作家泰耶·塞拉西(Taiye Selasi)在媒体报道《年轻非洲移民艺术家的画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African Immigrant)中写过一段托印童年时的经历:10岁那年,托印代表学校以黑人球员为主的足球队参加了一场和白人小孩的比赛,在托印绊倒对方队员之后,场下瞬间暴动。“罚黑鬼下场!”观众席上许多家长高声呼喊。最终托印的(白人)教练出于安全考虑,带她离场。

然而另一方面,出生在尼日利亚,成长在美国的经历也会让黑人群体指责她不是“真正的黑人”。在整个社会中,不断认识与反思自己的黑人身份是托印挣扎和奋斗的根源。对她来说,关于自己肤色的提问似乎早已成为常态。

1 (5)_副本《野餐》(Picnic on the grounds)

黑色外表之下,内涵何其丰富

作家泰耶·塞拉西是一位黑人,同时也是艺术家托印的好友,面对托印的反思与追问,泰耶·塞拉西感同身受:“任何而立之年的非裔美国人,但凡谈起在美国的成长经历,都会历数缺乏归属感的辛酸苦楚。他们的意识分化包括三个层面,年轻的非洲移民要同时应对黑白人种之间的分化,黑色人种内部本土与外来人口的分化,以及非裔与美裔间的分化。”

如同美国学者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在《美国种族简史》一书中所说:“肤色在决定美国人的命运方面,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6)_副本《确定的假象》(Semblance of Certainty)

然而,在托印最早的作品中,那些具有魔力光感的黑色肌肤作为她画面的核心,却绝不仅仅代表皮肤的颜色。托印说:“你仔细观察便知,黑色外表之下,内涵何其丰富。绝不能一‘黑’以蔽之。我想找到一种方法来直观地反映出皮肤的感觉。”托印将黑色皮肤与水进行比较,称其为“水银表面与山形地貌……被丰饶且积极的能量充盈着”。

1 (7)_副本《她的设计》(By Her Design)

托印在她于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的最新展览《抗衡理论》中再一次强化了“黑色皮肤”的流动性,像是随时变化的钻石切面,也像是波光粼粼的水面。托印说:“当我想到皮肤表面时,我想到的是多媒体艺术家罗尼·霍恩(Roni Horn)的作品。水是一个模棱两可和不断变化的表面。皮肤也是如此,就像是一个山形地貌,一个被投射意义和画面的景观。它有自己的历史,它包含了很多东西。”

1 (8)_副本《宣言》(Manifesto)

展览《抗衡理论》中,40幅不同尺寸的,闪着光的黑白绘画被放置于灰色背景上,讲述恋人阿坎克和阿尔多的故事像连环画一样渐次铺开。托印编写了一个神话脚本,一个发源于尼日利亚的母系社会,一个古老的文明,他们世界的生态系统依赖于一种压迫性的系统,这种系统需要一个永久的下层阶级——这与当代社会没有什么不同。而托印说:“我仅仅是想描绘‘身而为黑人的人类’。”

1 (9)_副本《女儿的所见》(What Her Daughter Sees)

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JNN)的记者雅克·帕伦博(Jacqui Palumbo)对托印的采访中,雅克问了托印一个有关美国黑人青年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问题:“弗洛伊德被捕窒息身亡之后,媒体对美国黑人的描绘,对这件事的图文传播以至于黑人创伤等等不同主题进行了很多讨论,您会如何看待艺术在此时的作用?”托印说:“在我们所参与的每个社会中,我们的文化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不是偶然。因此,我们不应该总是认为自己来自一片匮乏的土地,又或者我们对很多事无能为力。我并不是说这些不是现实,可这也绝不是事实。”

1 (10)_副本《家乡抹大拉》(Home from Magdalene)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