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城市“微更新”,艺术正汇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越来越多融入公共艺术的社区微更新项目在世界各地茁壮生长,潜移默化改变着园区、社区、城区的空间形态,带来更加便利、新鲜、有趣的生活体验,悄然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在上海,“微更新”也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不妨让我们走到身边熟悉的街区,看看艺术给它们带来了哪些微更新,艺术连接日常生活还将迸发出怎样的可能。
以修整代重建,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时过境迁,有些设施老旧、配套欠缺的社区已经很难较好地满足生活在其中居民的日常需求了。它们却又或因承载着某些特别的城市记忆,不宜拆去重建,“城市微更新”于是自然而然被引入不少这样的老社区改建中。通过建筑师的规划,在保持原有整体城市肌理与风貌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对局部微小的地方进行适当规模的更新,以改善民生为目的,让居民真正体会到“城市微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白云庭院”这个由上海北外滩街道委托社区规划师俞挺及其团队设计规划的城市微更新项目位于上海虹口区长阳路138弄的社区,其前身是二战期间上海最大的犹太难民收容所。建筑师经过前期勘察和调研,最终选择了社区的公共庭院进行“微更新”。在这个由一个大的公共绿地和三个小的私家绿地组成的380平方米的绿地上,老旧的地下管道年久失修,一下雨这个小小的院子就会窨井积水,恶臭弥漫,路面坑洼很难通行。虽说是公共庭园,但由于杂物乱堆乱放、又缺乏必要的晾衣服等设施,居民们雨天唯恐避之不及,晴天也要绕道避开障碍,公共庭园形同虚设还给居民徒增了烦恼。设计出一个既满足通行道路和庭院绿植需要、又得置有晾衣架、围栏和花架等生活设施的空间,成了当务之急。
通过前期调研,建筑师决定把第一阶段工作放在对地下管道的疏通和置换上,让场地不再积水返臭。第二阶段才是地面的景观改造,创造一个小而美的庭院。建筑团队引入了符号的概念,选用了“山”和“云”这两个抽象符号,用“山”的造型设计出晾衣架、围栏、绿化架;而把“云”化作了头顶遮阳避雨的凉亭。同时还打造了一个可供居民阅读、孩子玩耍的户外公共客厅,强化了上海曾作为“犹太人方舟”这一独特的记忆,让在地居民产生了自豪感和优越感,又充分体验到微更新带来的生活便利。
像这样记录着上海城市密码的老社区还有很多,对它们进行微更新不仅为上海留住了宝贵的城市记忆,而且还形成一个个“逆生长”的社区。
由上海万科与众多设计师们一同进行改造的敬老邨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在上海长宁区新华路街道693弄,有一幢建成于1948年、至今已古稀“高龄”的老楼:敬老邨7号楼。这栋三层砖木混合结构的老楼,曾是国营新裕纺织厂的高级职工宿舍,每层由公共走道划分为南北两侧。如今,生活在敬老邨中的居民如同建筑名字一样,以6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这里原本楼道采光不佳,阴暗潮湿,走道中还堆着杂物,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设计师在微更新中将“功能完善”和“空间整合”相结合,通过细节传递出对老人的关爱。比如设计团队在楼道顶部增加了光源,在狭长过道中装有可以当扶手的灯光凹槽,楼梯口一侧增设可翻折座椅,轻轻一推,一张凳子就出来了,老人们走累了可以坐着歇歇脚,甚至能在家门口和对面邻居聊聊天。设计师还用色彩为老房子“减龄”,一楼是活力黄,二楼是沉静蓝,三楼是平和绿,在过道里增加了彩色地面导视标识,方便居民找到自家大门。老人们回到“更新”后的家后,耳目一新的面貌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惊喜。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像这样从关爱老人的角度出发对老社区进行的微更新项目或将越来越多。
他山之石
柏林哈克庭院
柏林市中心的哈克庭院始建于1906年,是德国最大的院落群,占地9200平方米,由8个彼此相连的院子组成。这里曾经是犹太人的聚集区,银行、服装商店、乐器店、餐厅、各类俱乐部和咖啡甜品店鳞次栉比,集住宅、办公、餐饮、生产与文化活动为一体。众所周知,二战期间这里饱受重创。上世纪90年代末,一系列微更新在此进行,一方面修旧如旧并保留了建筑在战争中留下的弹痕,庭院商业多功能的建筑维持不变,另一方面增设了博物馆和小型纪念碑。今天的哈克庭院以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其独特的环境讲述着柏林米特区的历史和这里曾经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柏林人最喜欢的去处之一,重新唤醒了真正老柏林片区的生命。
艺术的浸润,令有温度的街区历历可见
上海正在着力打造人文之城:保护历史建筑,留住城市风貌,让街区可以漫步,让建筑可以阅读,让城市富有温度。在此过程中,城市微更新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与南京东路交界的贵州路街区地处上海“城市之心”,也是当年“好八连”解放上海和进驻南京路时的根据地。贵州路109号原本只是周边沿街商铺中的一家,而当它经历微更新变身南京东路街道新落成的“零距离家园共享空间”时,改变令人惊叹。在南京东路街道与设计师的策划之下,这里成了一个交汇多元文化和展示街区生活的空间,更是一个了解上海海派文化的“公共客厅”。南京路步行街几乎是每个来上海旅游的观光者必游打卡点,“老上海们”可以在这个社区展厅中,与上海“城市之心”的往昔重逢:四大百货公司、戏曲影院剧场、商会产业里弄、市政设施建筑,而“新上海人”和观光者们可以在漫步南京路的同时,通过展厅中的展品见证贵州路经历的百年变迁,从中可以找到上海第一家安装自动扶梯的百货公司,找到《义勇军进行曲》的首唱地,这一切无不唤醒城市记忆,也让渗透到血脉中的城市品格得以传承。不得不提的是,贵州路街区的原住居民除了配合微更新项目外,更积极配合微治理——居民们清理腾出空间打造楼内的公共客堂间、公共厨房、公共浴室和公共洗衣房,生活品质也因此得到提升。通过这样的“公共客厅”微更新,人们感受到这一街区里的别样风景,从而激发出街区未来的发展潜力。
随着社区微更新项目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居民们对美育的需求也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专业美术馆或专业的艺术工作者正投身到社区美术馆的建设中。刘海粟美术馆2018年发起的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就是以“社区美术馆”建设和运营为载体,实践蔡元培“社会美育”理念较为成功的系列案例,以刘海粟之“粟”与塑造之“塑”谐音命名,打破场馆美育界限。粟上海将其首个案例选在上海64条永不拓宽马路之一的愚园路,这一历史保护街区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隐匿着许多百年里弄和名人故居。在对愚园路百年文化脉络梳理与挖掘的基础上,粟上海·愚园结合空间改造将富有上海“腔调”的弄堂生活呈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向刘海粟致敬,从其晚年作品中提取色彩制作而成的“沪上彩虹”泼墨廊道,有可供亲子阅读的台阶式书吧,也有可移动式书画展览、临展雕塑区。具有烟火气息的上海市井文化与海派文化通过展览和公教活动在这里相遇。这里的首个展览“致愚园路匠人”,邀请了八位散落在愚园街头档口的主人参展,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百货商店柜台、儿时的各种玩具都搬到展览现场。新年伊始,这里迎来的展览“上海×SH——改变的城市:青年艺术家眼中的日常”,则展出了一系列非常“接地气”的绘画,让观众看到都市生活方式、人与人交往模式的改变如何成为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源泉。
第一个案例的成功落地,使得“粟上海”之后收到很多邀请,也拓展出更为丰富的合作模式,至今增至四家,未来还将在上海各个区乃至长三角的社区中“生根发芽”。且看2020年年中揭幕的粟上海·红园,落子于见证新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闵行江川路,以艺术赋能工业遗存,重新发现江川路和老闵行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与粟上海·愚园相呼应的是,这里也有取自刘海粟作品的19种颜色,却又不同于愚园的彩色长廊,而是用彩色管道作为一种工业的象征。从耄耋老人、曾是上海汽轮机厂专职摄影师冯培山镜头下昔日的“闵行一号路”,到其女儿冯佩敏的摄影,再到年轻艺术家张祺镜头里生活在此处的老人们的故事,多种视角下的江川路历史、工业发展变迁以及人们生活的状态都在这里呈现。而驻地创作模式的尝试也让艺术家感慨,艺术创作不是灌输而是发现的过程,发现“在地”的内容和价值。由此可见,公共艺术通过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微更新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留存城市记忆、提升生活品质发挥了其“艺术担当”的作用。同时,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微更新之中,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激发原有建筑的活力、提升社区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构建美好生活,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和艺术家共同参与创作的机会。当艺术社区成为了艺术家们的城市微更新实践场,“社会现场就是美术馆”的理论也因此得到拓展,从而为社区文化表达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他山之石
史密森尼学会“文化实验室”
由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博物馆系统和研究机构的史密森尼学会主办的“文化实验室”项目,邀请策展人、艺术家一起介入社区,并把展览活动移植到社区,以“无墙的美术馆”为公共艺术和美术馆教育拓展出一种新的实践模式。策展人的人选与以往艺术展览中看重其学术专业背景不同,主要以对社区需求的熟悉度作为衡量的标准,选择艺术家和作品也由社区策展人承担,最终选择适合在地的方案入围展览。从展览项目的立意和组织阶段开始,展览就始终围绕着社区公众的需求层面来策划和实施,以保证展出期间吸引更多社区公众积极参与其中。这个项目通过策展人、艺术家与公众的参与互动以及作品丰富的呈现,为社区之间人与人的沟通提供了可能性和一个文化空间,以期实现如其“文化实验室”宣言所阐述的那样——人人享有“归属感”,人人享有“平等”和“在场”的文化。
“微更新实验”,开启对于城市发展的思考
城市微更新不仅涉及的是场、域问题,也因更新之“微”在时间上提供了“微更新实验”的可能性。人们可以在明确的指定时间里,对所在场地进行一个可行性的探索与尝试。这同时也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思考,为“微更新”的形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在2017年世界无车日打造的“不停车场”就是这样一个快闪形式的微更新,给了人们一些启示。这个“不停车场”针对城市中缺乏开放公共空间的问题,租下社区周边多个连续停车位,打造了一个仅持续两小时的“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任想象力碰撞的空间。在这两小时的城市空间里可以做什么呢?像在公园一样嬉戏?邀请三五知己来一个小型的乐队表演?是的,一切都有可能。一个可供行人临时休闲游憩的创意空间被创造了出来,一些可以让行人放慢脚步、放松身心的互动环节都在上演。当时还有志愿者穿着家居的卡通睡衣,在“停车位”上给环卫工人、路过的行人送上一个个温暖的拥抱。这个时长仅为120分钟的“微更新”改变了所在场域的原有用途。随着城市交通和生活尺度的扩大,停车场成了城市建筑周边必备的配套设施,而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更是困扰都市人的出行。而“不停车场”的快闪微更新则给人们留下更多的思考。城市空间和城市人的生活已经如此拥挤,偶尔的留白,让忙碌的都市人有时间思考原本被占用的空间与时间,放下匆忙的脚步,让生活可以更加从容。这个项目脱胎于PARK(ing)Day——一个在过去十多年间,风靡全球900多个城市的项目。
他山之石
阿姆斯特丹A8高架公路
位于荷兰赞斯堡阿姆斯特丹附近的A8高架公路,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修建目的在于完善跨河交通,但却割断了不同片区之间的紧密联系。A8高架公路下面的空间原本多年来都是作为地面停车场使用,但经过艺术家的设计与微更新后,已经变成一处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活动场所。这里有滑板场地、篮球场、足球场、戏水池,还为儿童开辟了活动场地,同时也恰如其分地布置了一些艺术景观小品、喷泉等,让原有的停车场变得生气勃勃,富有艺术气息。
正如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指出: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试验有失败也有成功。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无法承受大规模的“试验”了。因而城市微更新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二战后的美国在纽约高层建筑的夹层中建立的一个个袖珍公园以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西班牙的巴塞罗纳用“城市针灸”的方式在城市的关键空间中短期内改造营建出了富有生机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微更新不仅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需求,还使居民参与更新成为可能,提高了社区居民生活的品质,令城市重新焕发活力,创造出有影响力、归属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