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奴隶与狮》
国宝级巨作 徐悲鸿是中国现实主义绘画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奴隶与狮》标志着徐悲鸿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是其最具重要性与代表性的名作之一,亦是中国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宏伟巨作,被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油画作品之一。2006年在佳士得香港以5,300万港币创下中国油画拍卖纪录。 徐悲鸿主题性绘画开山之作 《奴隶与狮》(1924年)是徐悲鸿艺术生涯第一幅主题性绘画作品,后继《田横五百士》(1928-1930年)、《徯我后》(1931-1933年)、《愚公移山》(1940年)等作品,皆受本作开创性的重要启发。为中国现代艺术开拓出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历史价值极高。 珍罕现世 本作为私人藏家手中尺幅最大的徐悲鸿油画,绝无仅有。徐悲鸿主题性油画极为罕见稀缺,市场上有史以来出现不超过6件。 弘扬人文关怀的伟大力量 《奴隶与狮》故事源于古罗马传说与伊索寓言——逃跑的奴隶被主人抓获,即将被置于斗兽场中被狮子处决,而狮子不但没有攻击他,却与他温情相认。原来奴隶在路途中曾经替狮子将爪上的刺拨出而救了它,故事感动了所有人,最终奴隶与狮子都重获自由。弘扬了二者的互相救赎的人文关怀精神。 充满爱国主义与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光辉 画中狮子受伤求助,神情却威严与自尊,象征着正义与友善,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备受欺凌的奴隶不惧而博爱,亦表现出生命力与神性光辉,实为民族形象的象征。徐悲鸿将原本寓言故事中的 “知恩图报” 的思想,提升到悲天悯人的关怀精神,进而审思人性与博爱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自救民族于危亡,强调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复兴目标。 狮子精神 徐悲鸿常以狮子寄托他对国家崛起的信念。狮子虽然是猛兽,但其性和易,与虎豹不同,所以被称为兽王。徐悲鸿还创作过数十副以狮子为题材的中国画巨作,例如《狮吼》、《负伤之狮》(1938年)、《会师东京》(1943年)等等等重要作品贯穿其一生。 流传有序 本作品的同年的素描草图收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本作品有数个重要出版纪录: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出版的《中国艺术巨匠徐悲鸿》;新加坡美术馆《徐悲鸿在南洋》出版,也曾参加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徐悲鸿在南洋” 大展。佳士得亚洲艺术杰作重要拍卖纪录
徐悲鸿《奴隶与狮》独件作品专场晚间拍卖 拍卖时间 5月24日 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预展(敬请提前预约参观) 北京|4月24 – 25 日|佳士得北京艺术空间 – 东城区金宝街82号1幢1层 上海|4月28 – 29日|佳士得上海艺术空间 – 圆明园路97号 安培洋行1层 香港|5月21 – 24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湾仔港湾道1号 预约登记 infoasia@christi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