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褐褐的创作和她日常所思,过往所经、未来所期关系密切,从她朋友圈能够感受到她对于微观世界的细心观察,研究和对各种感受的记录,对宏观宇宙的大胆想象。
在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开幕的个展“纯纯各归”展出的9件气质硬朗的作品中,观众能够感受到周褐褐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对生命的体察和感悟。 细嗅身边花园里一花一木的独特气味,俯下身子看春蚕吐丝化蛹,花时间观察这些时刻在变化却又不经意会错过的小事情,对于周褐褐而言都是充满着奇妙物语般的惊喜感受。
“其实我家就像是一座微缩动物园。有限的条件下,我饲育了两只猫、三只螳螂、四只独角仙、两只乌龟、十一条蚕宝宝,还有部分稀有多肉植物。看似繁杂,还远远未达到满足我探索未知世界好奇心的数量。”
周褐褐对自然万物充满好奇也充满敬畏,如她自己所述:“2011年首个个展之后,我试着在形而上学、现象学、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的探索之路上逡巡往复,作品发生了一些变化。厚重的,轻灵的,题材围绕生命、朝向文化展开,自然主义的色彩逐步厚重。作品中可辨识的造型减弱,整体性强化。”
这次个展9件作品散于整个展场的墙面、地面、空中。体量最大的是由五个造型各异的金属物构成《矩阵二代》,伫立在展厅中央,厚实的半封闭空间与悬于中央的四米高的能量塔,仿佛是源自冰河时期,生命被覆于厚厚的冰层下,又似火山喷发、岩浆流淌过后,万物凝固于其下的万籁俱寂。
另外一件大体量并邀请观众进入作品内部互动感受的还有她首次尝试用木料制造的作品《它处》,整件作品以密集视觉为出发点,籍此刺激感受外部世界的人类感官,同时带来不会被轻易接受的快感。外壳外是似曾相识的生机、外壳里是茫茫未知的生机,正因为未知带来了可能性,才带来了恐惧。
周褐褐的作品属于那种你第一眼望去很难明白,但如果了解到这些充满想象力作品背后、艺术家对可见与不可见世界的“似契似离,纯纯各归’的感受后,会很自然地开始沉浸在一个超出自己以往熟悉的认知范围内的感官与超验的异度世界。
《在那遥远的岛屿上是我和昆虫的家》这件作品在我看来在不远的未来极有可能实现。据研究发现人与鸟类有60%的基因是相同的,且都是视听型动物。周褐褐幻想将自己的基因和模因融入到昆虫的体内,变成一座又一座的岛屿,岛与岛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甚至是生殖隔离。这些鲜明的自然景观中留存着她的基因。
这样大胆疯狂的想法让我想起了法国哲学家也是神秘主义者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所写的:“可能性与开放性是美好事物的必要部分——这是风险的慷慨之处。”
打开想象,体味宇宙自然的博大与敬畏生命的渺小与伟大,《COVID-19肺》从两个层面讲述了这两年来周褐褐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也结合了她对于人类社会中金属乐亚文化的符号体系的研究:从昆虫背部的花纹到金属乐队的标志图案。在她看来这些图案看似对称而并非绝对的镜面对称,这也正是环圈的关键所在,她将这些都看作是大自然的神奇密码。
展厅一隅有一个展柜里面满是周褐褐的心爱之物,从金属乐队的唱片,到留学日本时手写的文件、当然还有她最爱的HYDE,从《音乐表情术语字典》到动物标本,还有外翻的河豚鱼皮,相信这些都是她体量庞大收藏的冰山一角,看到这些跨度极大的收藏物,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她作品中总是充满跨学科领域的交叉,那些大胆的想象源自于哪里。
在关于展览想说的话中她写道:“如今会不时回想2011年的作品,审视当年的理解和猜想,忆及如何感召生命循环的力量,将心灵之光外化……10年过去,恍如昨夜。”
周褐褐希望通过展览,观众们可以放开思维,不要用单一、固化的思维去看待事物,而是要用更广阔视角去看待整个世界。音乐、生物、医学、宇宙、自然,给予周褐褐创作营养的地方无所不在,在之前我对她的一次采访中曾说:“我一直希望实物的创作至少能够在一个微小的层面上给出只可意会的感觉。”
唤起被尘封的情绪,引发不同维度的思考是周褐褐创作带给我们的感动,那些逐渐被社会和规制隐藏、尘封起来,为时间所荒废、为惰性所消磨的能量都被一一唤起,对物保持敏感,对心足够珍视,这些也与‘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纯纯各归’异曲同工吧。
周褐褐,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包括雕塑、装置、图像、服装等。关注立体、真实、可触摸的未知物体。脑海中愈是触碰更多的未知,就愈发想要完整呈现出内心世界。借用《三体》里的一句话:“感受高维空间感是一场灵魂的洗礼,在那一刻,像自由、开放、深远、无限这类概念突然都有了全新的含义。”女性在不断孕育生命,代表着新兴的进化过程,在迅速的流动中“破壁而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有的手法、所有的作品、所有的展览都是“器”,犹如最初的母体。一直希望实物的作品能在绵延的时间与空间展示力量的多样,进入创生的不同阶段,引发情感与思考,在一个微小的层面上呈现只可意会的未知。勇气自心中诞生,转变成持续外化的光与暗,就像时空的涨落与波动,生命流进流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