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春拍重磅作品解读:带你深入了解张晓刚的艺术大家庭

来源:富艺斯亚洲 2021-05-27
张晓刚凭借其独特立场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成为这一代人中公认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1990年代末是张晓刚艺术生涯中的重要时期,而这亦象征着中国当代艺术在二十世纪末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本季富艺斯与保利拍卖联合呈献“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一件张晓刚创作于1998年的《全家福第13号》即将亮相。
张晓刚
《全家福第13号》 ,1998年作
估价:8,000,000 - 12,000,000港元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拍品16)
《全家福第13号》是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中,少数以正方形画布呈现的作品,此前从未现身拍场,极为罕有。作品上一次公开亮相是1999年在巴黎法兰西画廊的《同志》展览上,该展是张晓刚在欧洲的首次个展,获得了广泛好评,而此作的现藏者正是从这个展览中购得作品。 与《血缘──大家庭》系列的早期画作不同,张晓刚从1998年开始加入时代背景和童年记忆的意象,在《全家福第13号》中,我们可以看到此前十年在艺术家心头挥之不去的想法,都在这幅优美、细腻、动人、真诚的集体肖像中获得了升华和提炼。

细节图
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受到照相馆旧照片的启发,从而开始以一种柔和、轻盈的美学风格进行创作。在《血缘》系列简约的集体肖像中,艺术家通过呈现个体家庭单位(这使人想起由国家分配的工作单位)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的形式,去讲述一个国家的历史。 每个个体都是他/她自己的一部历史。

——张晓刚

张晓刚在2018年4月接受富艺斯的独家专访时提到德国艺术家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对他的影响,里希特在创作中“看到了照片背后的历史和意义”,而非仅仅将其作为绘画的参考。 里希特于1971年创作的黑白照片画《Wende一家》是最佳例子,尽管以油画作为媒介,他仍将照片本身的清晰与模糊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张晓刚在《全家福第13号》等作中几乎不留任何笔触的痕迹,使绘画更添老照片般的质感,好像它正是从一本家庭相册中抽出的一样。由此看来,张晓刚对修饰和润色的概念抱有极大兴趣,不仅是对照本本身的修饰和润色,也是对这些照片所隐含的历史或记忆。
格哈特‧里希特的作品为张晓刚带来深远影响,图为里希特的1971年作品《Wende一家》
《全家福第13号》带着中国1960年代和1970年代照相馆肖像照的印记,在这些照相馆里,家庭成员或单位同事往往在空白背景前或坐或站,直视相机。全景景观也成为当时时髦的背景,而融合了雾蒙蒙的白色与较冷的灰色的画面背景,则让人很难分辨张晓刚在作品中是要还原照相馆的背景板还是要呈现云朵密布的天空。《全家福第13号》独特的正方形形式象征着当时正方形照片的流行。
张晓刚的哥哥与父母,摄于其百日纪念,1950年代
至于作品其他值得留意的地方是画中人物的服饰,前景中的两个人物身着小学生的标准校服象征着张晓刚的童年,亦唤起一种怀旧的情绪,也激起一种集体回忆。《全家福第13号》中清晰可见的深红色血缘线穿越画面中柔和的蒙雾,成为画中人物之间以及他们与过去之间的有形连结,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张晓刚这幅画作的魔幻特质,证实了张晓刚确为一代艺术巨匠。
作品局部
用色方面,红色和黄色出现在张晓刚所有作品中,且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黄色传统上被视为中国的皇室色彩,红色被认为是吉祥、明亮,充满温暖和生命力,张晓刚用颜料对原本单色构图的渲染达到了一种惊人的效果。 张晓刚的《血缘》系列使艺术家在国际艺坛声名鹊起,吸引了评论界和大众的诸多赞誉,并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当代艺坛最重要艺术家之一的地位。1994年6月,该系列中的4幅画作在圣保罗双年展上展出,这是艺术家职业生涯中的一大壮举,并继而因这些作品获得铜牌。次年,张晓刚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了13件大尺幅《大家庭》绘画作品,这标志着他在国际上的广泛展览、以及多产的艺术生涯的开端。 春拍详情 香港预展 6月4至8日 10:00 - 19:00 (除4及8日18:00结束) JW万豪酒店 香港金钟道88号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