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初,“相机背后的新女性”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幕。这场聚焦女性摄影师的大型群展,展出了上世纪20至50年代间,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20位艺术家的189件作品,涵盖肖像、时尚、广告、新闻和艺术实验摄影等领域。这次展览观众对于女性艺术的思考提供了更多的角度:
什么是新女性?
镜头背后的女性,有怎样不同的视界?
相机是一种争取平等的赋权工具吗?
……
本期“女性视界”专题,我们将走入贝伦尼斯·阿博特 (Berenice Abbott)的影像世界。
视频剪辑制作/叶清
视频中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01
“新女性”与“变化中的纽约”
美国摄影师贝伦尼斯·阿博特 (Berenice Abbott,1898—1991年),在20世纪30年代以一系列表现纽约街头和建筑的黑白摄影而广为人所知,她也是在第一次“新女性”浪潮中涌现出的著名艺术家之一。
1894年,爱尔兰女作家萨拉·格兰德最早提出了“新女性”的概念,在《北美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萨拉·格兰德把美国女性称为反叛的“新女性”:传统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必须成为家中的“奶牛”,不然就会被视为“渣溶”,但“新女性”致力于“纠正”这一传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涌现,美国社会的女性传统角色逐渐被消解,“新女性”跃升为美国社会妇女运动领域的积极引导者。作为女性运动的主角,“新女性”为社会中的进步女性树立了如下标杆:“向往自由生活,追求人格独立,倡导婚姻自由。反对传统习俗。受教育权,相对的性解放,更多在公共领域有所作为,而不仅仅限于家里。”20世纪20年代的“新女性”在各方面的反叛与革新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展现出美国妇女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叛逆特质。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阿博特开始用镜头寻找自己眼中的独立视界,她并没有选择“女性形象”作为自己创作的切入点,而是将变化中的城市作为进步的母体予以表现,并在1930年代完成了自己作为现代派摄影家的重要作品——《变化中的纽约》(Changing New York)。
阿博特认为摄影完全不同于绘画,摄影应更直接地捕捉现实的真相。
在创作《变化中的纽约》时,她奔走在纽约的大街小巷,不拘泥于光线和参数,以近似社会调查的方式用镜头对纽约进行着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剖析。阿博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视角来呈现的,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理性和冷静。她喜欢把镜头对准都市里形态各异的钢筋水泥结构,或许建筑冰冷的线条更能够体现出她对物质世界的反思。
而除了对于建筑本身的凝视与剖析之外,《变化中的纽约》也将城市中不断变化的人作为重要的议题之一。这些照片暗示了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三个重要行为:生活、工作和娱乐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作品向我们阐释了,一个城市的生态,实际上是所有生活在其中居民们集体行为的反映,城市的存在同时又对居民们的生活进行着回馈,并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变化中的纽约,是因为变化中的纽约居民。变化中的纽约居民,导致了变化中的纽约。
02
《包豪斯女孩》系列
在贝伦尼斯·阿博特创作的《变化中的纽约》中,她避免了单纯依靠怪异视觉的角度和迷离的光影变化去讨巧,而是试图用更为中立与平和的视角去表达城市和人们生活的变化。这种在“平凡中寻找超现实密语”的创作方式,主要归功于法国摄影师尤金·阿杰(Eugene Atget)对她的启发。
1923年,还是一名雕塑系学生的贝伦尼斯·阿博特在巴黎与超现实主义大师曼·雷(Man Ray)相遇,当时两人在巴黎左岸咖啡馆,曼·雷正在抱怨他的助手。这位来自格林威治的瘦小女孩对曼·雷热情地说:“对于摄影,我真的一无所知。但我愿意努力尝试和学习摄影。”
曼·雷随后以低薪雇用了她,不久之后,曼·雷就发现了阿博特在摄影上具有的超凡天赋,并允许阿博特使用自己的摄影棚和暗房实践拍摄想法。
1925年,曼·雷发现了和他居住在同一条街上的另一位摄影师尤金·阿杰,并介绍贝伦尼斯·阿博特前往协助尤金·阿杰去整理他的作品,此时阿杰已进入自己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曼·雷在1926年曾在书中出版过几张阿杰拍摄的照片,但并未署阿杰的名字。而阿博特在看到阿杰的照片后,被深深地吸引了。从此她自己的拍摄风格也深受阿杰的影响,并在此后用一生的时间,来向世界介绍和推广尤金·阿杰的作品。
1929年阿博特从巴黎来到纽约和出版商会面,看到当时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纽约街头景象,让她萌生了创作城市题材的灵感。同年9月她回到巴黎,结束了在巴黎的工作室并决定彻底搬到纽约进行创作。她将自己一半的尤金·阿杰作品收藏以100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当时纽约著名的画廊主Julien Levy,获得的资金则用来支撑自己的创作,《变化中的纽约》(Changing New York)就这样诞生了。
03
科学摄影
1939年4月,贝伦尼斯•阿博特撰写了一篇题为《摄影和科学》的“宣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科学组成的世界上,但无数的人不能了解掌控我们每日生活的科学知识。科学和普通人之间需要一名友好的翻译人员。我相信除摄影之外,其他表达形式都不能胜任这项发言人的工作。”
虽然阿博特在20世纪30年代用黑白摄影表现纽约摩天大楼,主要以现代派摄影家的身份而为人所知,但近年来,她在1939年到1960年间拍摄的奇妙的科学照片使学术界和批评界对她做出了重新评价。2012年,施泰德出版了一部详尽的专著《贝伦尼斯•阿博特:记录科学Berenice Abbott: Documenting Science,》,同时还在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举办了同名摄影展览。
阿博特在1939年就开始构思科学摄影项目,但直到1958年底才有了合适的资金,让她的科学计划真正得以实现。那时候,由于俄罗斯发射了人造卫星,美国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科学投资。
起初,阿博特获得了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企业的商业任务。同时,阿博特在阁楼里通过摄制电波和磁力波等方法进行实验,发明了各种摄影机器,其中包括“超视觉”照相机等;阿博特还运用频闪光技术,来记录摆动中的金属球轨迹。
“摄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步伐和性格相匹配,‘科学之子·摄影’与‘摄影的父亲·科学’会很好的统一在一起。
但迄今为止,对科学这个主题的拍摄,尤其是赋予科学摄影作品吸引力与科学的正确性上,十分欠缺。所以需要艺术家以记录者的身份来执行这项工作。在历史的长河里,艺术家一直是人类与灵魂的发言人与翻译官。如今,科学需要发出它的声音,它需要生动形象的视觉传达,需要将人类温暖而富有想象力的一面加入科学的严肃与朴实当中。需要用让大众听的懂的方式去说话,而人们生来就可以理解摄影作品。
对我而言,摄影是如此的令人兴奋,而科学主题的摄影可能是今天最为刺激的一类。作为一名摄影师,我希望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
1944年,阿博特成为了《科学画报》的摄影编辑,并于同年9月拍摄了一张肥皂泡的分子结构图。1960年,阿博特拍摄的科学摄影中一部分被选入美国的普及性教育书籍《物理学》中,这本书曾是无数高中生的学习教材。
阿博特于1991年去世,享年93岁。在去世前她曾经这样说:“这个世纪深深吸引着我,它将挽救我的生命。我将一直为之而奋斗,直到最后一刻。”
内文配图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