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香港2021秋季拍卖会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丨展览厅5BC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10月12日 | 10:30am
预展:10月9-11日 | 10am-8pm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了解自身的文化优势与特点,从传统中脱胎并加入新创为至臻关键的前行要素。回望波澜壮阔、大师辈出的中国现代美术百年征程,有一个身影一骑绝尘于时代巨轮之前,前行在美术先锋之首,他是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大师们的宗师」,中国现代油画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中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吴大羽!
是次秋拍,中国嘉德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特别推出「东方美学」专题,由吴大羽珍稀大尺寸巅峰之作《花韵》领衔,彰显东方艺术家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在民族、历史、传统人文美学、儒家与老庄哲学的滋养下,在创作上生发丰厚的语境及创新的美学表现,展现卓绝而立于世界艺术的版图的华光。
先锋之首,大师们的宗师
“ 我们从美丽中来,前面是真理所在。 ”
——吴大羽
吴大羽凭借超前的视野与胸襟,展现对于「气、势、韵」的追求,使笔下物象脱略形迹、直击人心,呈现出一种自然承接中国传统水墨及书法美学又加入个人新创的「势象之美」,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1928年,他受林风眠的邀请出任杭州国立艺专首届西画系主任,在此后13年中培育出日后名扬国际、改写华人现代艺术进程的「留法三剑客」—— 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成为大师的重要启发者。
长耕于空漠的卓绝妙品: 六〇年代创作尺幅第二大者现身
由于经历早年战乱与文革,创作环境艰苦,据2015年由吴大羽家属参与编纂的艺术家全集中统计,吴大羽毕生存世的油画作品仅有159件。而当中创作于1960年代的仅只17件,且绝大多数均为在六七十年代为躲避审查而藏匿于抽屉的小尺幅绘画,当中长宽尺幅逾50公分之作仅有2例,是次上拍的《花韵》即为其一,为吴大羽60年代油画作品尺幅第二大者。且若综观其毕生创作,尺幅达《花韵》大小者仅15件,彰显了大尺寸油画作品的稀缺与难能可贵,并且此为其艺术家最经典的「花卉」主题,作品来源有序,被收录于吴大羽近全数画册之中,重要性不言而喻,珍罕性谓近年市场之最,作品曾于2001年亮相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吴大羽画展」,后历经二十载春秋,于是次秋拍再度呈现于公众视野,为可遇不可求之收藏良机!
飞光嚼彩韵: 以花明志,光影中的物我合一
“ 在四九年到六九年二十年中,能代表羽师作品的应是挂在他家客厅墙上不为外人所知的一些非具象作品。当我见到这些画时,我是十分惊讶的。这些非具象作品在当时不仅不被艺术界赏认,还要受到严厉的批评。这羽师不会不了解,他敢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足证他对艺术的热爱到了不顾自身安危的程度。 ”
——吴大羽学生闵希文
「花卉」为吴大羽最经典及最早涉及的主题。是七岁时他看着母亲的刺绣纹示、受常来家中拜访的徐悲鸿画师父亲徐达章的影响下,所画下的第一件作品,也是1962年中国美术馆首次选择收藏吴大羽《红花》作品的主题,以花卉为题创作,贯穿了吴大羽的一生,在其中他用千变万化的色彩,倾注对艺术、对生命诉说的千言万语。早期的花卉作品相对是写实而具象的,而自50年代起,吴大羽在大时代影响下在近乎隐居的生活中,通过斗室之窗观察四季更迭,借助佛道文化深入传统、体悟内心,以此参悟天地之道、追问艺术之根,最终使创作的风格和语言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从写形到写意的重大转变,是次登场的《花韵》即为艺术家人生及艺术关键转变的生动见证。
林风眠曾称吴大羽的绘画是「以色彩为其感情表白者」,本作即为最佳例证。在此他以其最受追捧的黄蓝对比色为主色调,拉开作品戏剧性的帷幕,将他由自然与生活中的观察所得,透过思考与心灵的转化、解构现实而再造,化成此画面中「冰清玉洁,像乐曲之传影到眼前,荡漾着无音响的韵致,类乎舞蹈美的留其姿动于静止,似佳句而不予其文字」的势象之美,以意象取代写实,谱出如余音绕梁的动人画境。当中在桌面、瓶身、花叶间铺就的黄彩,如同一处处跃动的光斑,令人可感受到从后方穿透至屋内的暖阳,藉由呈现「光」的独立运动轨迹,为画面注入了一股盎然的活力与生气,展现「时间」在静态空间中的运动,与一种经过思考、综合表达的「胸中丘壑」。
《花韵》的主旨并不仅仅在于重现瓶花缤纷盛开的状态,更是展现艺术家面对现实困难永不妥协、永不放弃、生机盎然的「艺术势象」。吴大羽以「飞光嚼彩韵」,以独立的色块、简洁的线条、飞动的笔势,展现出形色本身的生命,作品亦是画者精神品格、学识素养的综合写照。画面背景左侧可见一窗形结构,借着斜线缔造从左上右下之力的流动;与之呼应,散布在不同区域的黄彩笔触形成从左下到右上的光之回返,看似与周围的环境紧密交错,又具有自身独立的形态,体现出不同时间段内「外光在物象表面留下的痕迹」,除为作品增添时空交错的维度,更赋予一种时光永驻的沈稳魅力,使《花韵》展现了「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淡然,亦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正如艺术家面对命运坎坷与不公的真实心境:「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的一往无前,绽放着生命如泉涌的热力!
画笔传神总是春: 笔端势象,形色间的生命轮回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吴大羽把西方重视的「象」——形象客体,用东方强调的心气之「势」——主体心意,贯穿连接、创生再造。与西方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色彩斑斓如音符般喧腾的抽象画面不同,《花韵》中的色彩单纯而统一,仅以褐、蓝、黄三色为依托,在画面中催生出黄绿、蓝绿等混合色,纷繁多样却又「同根同源」,赋予观者强大的感官共鸣,仿若有股深沉的力量在色彩中逐次扩张,传递出「三生万物」的道家思想。而在画面四周,平行排列的蓝、绿笔触,围绕着中央的花束做有序运动,致使画境仿若一个不断衍生的空间、一幕永恒的春卉纷华,循环往复——诉说一场「形色间的生命轮回」。
若与塞尚 (Paul Cézanne) 的《瓶花》相较,吴大羽在《花韵》中消解了具象的形,并将之融入到色彩的运动之中。同样是形色交错的背景表现,他将瓶花后方的三维空间平面化,藉由统一的色彩使两者合二为一,以此使物象本身的肌理表现退居其次,展现出东方抽象独有的形式美,即「运笔」本身成为审美对象。
如吴冠中总结:「吴大羽以中国的『韵』吞食、消化西方的形与色」,正是这种「书写」般的笔墨精神、韵与色的融合,模糊了《花韵》「背景」与「主体」的差异,吴大羽用超卓的绘画技巧、不露声色的画面经营,将「闲花落地,物我归一」,用围绕花束运动的不息笔触,让灵魂跟随围绕花束往复的笔触获得救赎,在浮沉境遇中砥砺前行,《花韵》恰如艺术家对于生命的咏叹:「蓓蕊待发晴明枝⋯⋯从色之空而见时,思流去来,梦影明灭,朝兴夕默,跃跃然」,令人伫足、怀想、感念又留下深刻的感动,回味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