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北京华艺国际秋拍 | 朱德群,二十世纪中国抽象之光的色彩诗意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1-11-12

作为“留法三剑客”之一的朱德群,和另外两位——赵无极和吴冠中一样,已经成为二十世纪艺术市场的核心力量。色彩绚丽,是朱德群抽象画的一大特色,他的画比赵无极用色更多、更亮、更艳,在他的画前,你总能被奇幻的色彩所震撼。朱德群的抽象画常常给人感觉行云流水,他把色彩当成毛笔,在画布上尽情挥写,使色彩不再是西方画家常用画刀表现出的效果,而出现一种从未有的中国式的挥洒用笔,朱德群将自己草书中的用笔,转嫁到抽象画中,使色彩具有了一种中国写意式的律动与节奏。

北京华艺2021秋拍将呈献2件朱德群不同时期抽象绘画创作,一件创作于1964年的《无题》,是其将山水画及书法线条等表现方式融入到抽象表现领域形成自身独特风格的典型作品;另一件为创作于2006年《万象腾形》则是朱德群融合了水墨画的章法与气韵的“写意式抽象”的代表作。

“我画的是我内心的光,也就是我的灵魂之光”。

——朱德群

朱德群 (1920-2014)
万象腾形
布面油彩
130×97cm
2006
签名:CHU TEN-CHUN 06;
“Le souffle qui libére la matière”CHU TEH-CHUN 2006(背签)
说明
1、附朱德群基金会暨朱德群夫人董景昭女士开立亲签作品证书;
2、作品将收录于《朱德群全集》并由朱德群基金会和董景昭女士共同会编;
3、附亚洲艺术中心原作保证书。
图录
《朱德群近作展》,帕帝斯·提卡诺画廊,2006,p10。
展览
朱德群近作展,巴黎帕帝斯·提卡诺画廊,法国,2006。
北京华艺国际2021秋季拍卖会

1955年,朱德群前往巴黎大茅舍艺术学院学习西方绘画。迁居巴黎一年后,他为妻子所作的肖像画,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获得春季沙龙的银奖。他在1956年惊喜地发现了尼古拉·德·斯塔埃尔(Nicolas de Stael)的作品后,被自由发泄的绘画态度以及画面的透明度所打动。“自由奔放”在绘画中是何等可贵,又是何等困难。受到斯塔埃尔启发后,他毅然扬弃了业已娴熟的古典写实风格,摆脱掉物体形象对他的约束,一头扎进对抽象艺术的探索之中。

1958年,朱德群在巴黎举行首次个人画展,受到当时重要抽象画廊——雷让德画廊所关注,并与他签下了六年的创作合约。该画廊曾为抽象艺术先锋康定斯基举办生前最后一次展览,对抽象艺术有其独到的理解,和该画廊的合作,标志着西方艺术观对朱德群早期艺术的肯定。

20世纪60年代,朱德群在研究和探索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形成独一无二的抽象风格:融合中法文化内涵,充满抒情色彩和诗情画意。此后,朱德群的绘画以深色为主,传统山水画对他的影响在用色与笔触中随处可见。他将“五墨”的东方理论应用于油画:五墨分别是浓、淡、干、湿、焦,产生渐变的效果。画面色彩饱满、富有深度,重新定义了西方抽象主义。在他看来,艺术家应吸收在自然界中看到的东西,并在脑海中对其进行了完善。他吸收阴阳五行中儒、释、道三家合璧的思维模式,将中国传统绘画与抽象表现背后的概念非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万象腾形》 局部

20世纪80年代之后是朱德群与中国重新建立联结的重要阶段。应中国美术家协会的热诚邀请载誉归国,他先后前往香港及北京,再次沉浸曾赋予他无限想象的祖国山水。他开始探索新的微妙变化,而光线与景深则成为这个时期作品的主题。1997年,朱德群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是首位获该项殊荣的法籍华裔艺术家。2000年后是朱德群抽象艺术的又一高峰期,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探索后,朱德群的作品在构图和色彩组合上均发生了变化,画面不再以符号堆砌为重心,而是融合了水墨画的章法与气韵的写意式抽象,并且吸收了书法的笔线趣味,使画面更加灵动多变。这个时期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构图开阔大气,以丰富的片状色块呈现出迷离的光影变化,画中所展现出的宇宙意识和哲学观也较之前期有所变化。

此次上拍的《万象腾形》创作于2006年,朱德群用了多种色彩的交响、回旋、冲击等手法塑造出空间,作品以白光为带,层分冷暖。上半部为浅蓝淡青的背景下,在中心处以黑色参杂 橙色快笔回旋,创造出一种飘洒骚动的能量。然而这柔和渐进的颜色扩散在边缘背景里,缀以明亮米白色的光芒,在此接壤转折处互相辉映。而在白色带交汇处艺术家则以直率爽快的短笔,以层次丰富的动态展现激昂有力的冲突,其张力关系的表现充满戏剧性。下半部分暗褐色的逸笔以稍长的短笔触,在色彩通透间表现出黑色和橙色的相互浸融。从色彩中而言,上、下半两大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展现出一定的道家阴阳调和的哲学,并结合上轻重缓急的笔势在层层迭迭的色彩时而聚胧时而扩散,互相衬托下显示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从朱德群作品的表面上看,他并没有借用任何中国传统符号和意象,但他的艺术又无不与中国的道释哲学思想相联系,在一种近于“禅境”的叙述中,表达着东方人特有的天人合一的观照方式。

“在我的画面上,其色彩和线条从不是偶然的,它们相和谐地达到同一目的:激活光源,唤起形象和韵律。”

——朱德群

朱德群 (1920-2014)
无题
纸本水粉
38×56 cm
1964
签名:朱德群 CHU TEN-CHUN 64;
钤印:朱德群;
CHU TEH-CHUN. 朱德群 1964 No.204
À mon cher ami Dr. jolly Cordialement. 朱德群 CHU TEH- CHUN. (背签)
北京华艺国际2021秋季拍卖会

1960年代是抽象表现主义盛行的年代里,朱德群立身于时代的潮流注定了他的风格转化。为了建立更具个人风格的抽象艺术创作,朱德群把目光凝聚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比起日本的行动派,朱德群将更地道而考究的山水画及书法线条等表现方式融入到抽象表现领域。创作于1964年的《无题》即是来自这个阶段的创作,可以管窥当年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在这个时代潮流中,如何自我塑造、基奠自己的艺术体系,并借此连接中国与西方艺术的过程。

1964年《无题》中,可见朱德群不再受物象本身的外形限制,以自由、深沈、纯粹的黑色油彩统驭画面,就如墨色的晕染、深浅浓淡而表现出丰富的视觉世界和律动感。创作时的挥洒自如更是处处可见,以深沉的色调铺陈出屏幕般的背景,再以大笔力道十足地刷写出浓重而流动的线条,时而佐以墨韵般的渲染;作品下方的白色不仅仅是中国水墨中的留白意识,右边的那笔飞白,更可见其笔墨张力和空间营造意识。在抽象美学的形式表征中,朱德群的构图蕴藏了中国山水中千层岩嶂的空间阔度,展现艺术家在粗犷的油彩挥写中,竭力开拓中国笔韵墨趣在西方创作媒材上的可能性。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