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年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正式宣布了本届主题展参展艺术家名单以及国家馆参展名单。
本届双年展主题展共有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213位艺术家参展,同时还有80个国家馆的参与。其中,中国馆的展览主题为“元境”,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策展人,助理策展人为孙冬冬。
今(12)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张子康表示,这一主题的灵感部分来自科学家钱学森1990年对“虚拟现实”一词的精妙翻译。早在30多年前,钱学森就对这个如今在多数人心目中仍属新概念的名词,有了自己的独到认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趋势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年轻创作者的组合
作为 “艺术界的奥林匹克”和“双年展之母”,拥有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不仅是国际艺术界两年一度的盛会,更一直扮演着当代艺术领域的风向标角色。
此次中国馆有4位(组)艺术家受邀参展,分别为刘佳玉、王郁洋、徐累与AT小组(小组艺术家成员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
张子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4位(组)艺术家们一个比较突出的共性,就是对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与艺术实践。
“创新是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最主要的一个方向,在这个展览上,会呈现出当下世界最新的艺术趋势和艺术界的精神面貌。”张子康说,“而人工智能和数字化,也是当下艺术创作中比较新锐和前卫的元素。对于这一点,年轻的艺术家们普遍比较敏感,表现也比较突出。”
其中,由9位成员组成的“AT小组”,显得格外新鲜——当我们已经习惯了艺术家基本都以个人为单位参加展览的时候,一个仿佛项目课题组一样的艺术家小组,无疑令人好奇。
助理策展人孙冬冬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个小组的成员都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在央美科技艺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的合作基础上进行创作。AT便是英文“艺术”(Art)与“科技”(Technology)的首字母缩写。
AT小组作品《丛林》
“小组成员们主要负责艺术创意,清华大学则主要提供高科技设备与科学观念方面支持,通过这样的合作,实现艺术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据孙冬冬介绍,AT小组将在中国馆展出的作品《丛林》,便是由艺术家们指导人工智能“创作”完成的。
“先由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学习认识植物的形象,然后通过视觉方式,把人工智能认知到的植物形象再现出来。”孙冬冬说,“当然,这样的再现与大自然中的植物不同,而是反映出人工智能对植物的认知。”观众们通过这件作品,可以直观地看到:在人工智能的‘心目’中,植物是什么样的。”
这些“植物”的图像被打印在镜面上,当观众们走近作品时,会看到自己的影像也无形中走进了人工智能心目中的“丛林”。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家们也给双年展的观众们提供了另一种观察自我的方式。
王郁洋作品《雪人》
主题
钱学森的“灵境” 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
今年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主题为“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该主题来自墨西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利奥诺拉·卡林顿的一本童书。在这本书中,生活通过想象的棱镜被不断重新构想。基于这样的设定,威尼斯双年展也将邀请参与者和观众们共同踏上一场想象之旅。
中国馆的展览主题为“元境(Meta-Scape)”。从梦到境,颇有呼应。张子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元境”中的“元”,既有最初、开始之意,也代表了一种无限的概念,一如艺术创作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最新的“元宇宙”概念。
“这个主题的灵感来源,有一部分是因为看到钱学森先生1990年写的一封信,里面他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翻译为‘灵境’,可谓相当精妙。”张子康说,“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审美历来讲求意境与灵性,从古至今,对意境的解读也极为丰富。所以我们想,既然这次展览的作品多与数字化和虚拟技术有关,那么‘元境’会是一个比较契合的主题。”
徐累作品《世界的云和山》
事实上,关于钱学森的这封信和这一翻译,去年年底还一度成为热点新闻——2021年是钱学森诞辰110周年,在纪念这位科学巨匠的同时,关于钱学森曾给VR(虚拟现实)命名“灵境”的话题也再度被提起。
1990年11月27日,钱学森给自己的弟子汪成为写了一封信,给VR技术取名为“灵境”。1994年10月,他又在给戴汝为、汪成为、钱学敏等三人的信中提到:“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变革,一定是人类历史中的大事。”
张子康表示,当下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展览主题的“元境”,营造与呈现了一种万籁共生的宇宙意识,它思考的出发点与时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截然不同。而是从中国独有的文化脉络与诗性精神出发。“‘造境’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新的区隔,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正是要超越现实的藩篱界限,重新建立一种普世性的反观自我的方式,以及由此建构的人类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