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沉浸式展览”靠什么撩拨少年的心?爆火后还会燃多久?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Eucalyptus 2022-02-23

“沉浸式体验”这个自2017年左右开始广泛进入中国观众视野的概念,最早的起源可追溯到197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心流体验指的是一种将个人精力或身心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时的感觉。

大约在两年前,沉浸式体验遍地开花,至今在社交平台被网友演变出多种花式玩儿法。如果你第一次在社交平台搜索“沉浸式”三个字,或许会迷惑:沉浸式回家?沉浸式吃东西?连泡澡都要沉浸式?有人在泡澡的时候能做到不沉浸吗?玩儿梗的劲头还属这届年轻人最厉害。

“沉浸式”的初衷是将观众从被动观看转向为主动体验,它所带来的完全沉浸其中的参与感、完全按照内心驱动进行某一举动带来的愉悦感、以及注意力的高度专注可以过滤掉所有其他不相关的知觉,是“沉浸式xx”病毒式扩散的归因。

沉浸式展览的“沉浸度”有多高?

沉浸式的梵高

以目前在全球巡展的梵高沉浸数字艺术展 Imagine Van Gogh为例,它经历过几个阶段:早在70年代,摄影师 Albert Plécy通过他的Image Totale ©(全像概念)新技术,让观众沉浸在画作的放映中。本世纪初,专业团队的组建使之完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梵高沉浸式展览。取得成功后,展览不断升级硬件设施与更新版本,并陆续在全球多个地区复制这个卓有成效的商业模式。2017年巡展至巴黎那次,吸引了200万人次前来体验。

图据Imagine Van Gogh官网

当绘画没有了框架的限制,画面从墙上蔓延到地板及角落,从梵高的自画像、从阿尔勒到奥维尔的不同时期作品,巨型投影让观众全然置身画中,光线的变幻让色彩直接击中你,古典配乐将放映幻灯片的氛围感拉满,小朋友追逐着地面上的图案玩闹——在美术馆中,你连讲话都需小心翼翼,但在这里你可以轻声与朋友交谈甚至席地而坐。

全球有多家机构在做梵高的“沉浸式”展览,呈现了不同的主题:Immersive Van Gogh Exhibit、Van Gogh The Immersive Experience、Van Gogh Alive等等,竞争激烈但不乏蜂拥而至的观众们,有些展览为场地特制了香氛,让你充分感受法国南部的阳光与草木,或送一支向日葵作为伴手礼,让你觉得与梵高的灵魂更近了一步。大家纷纷打卡拍照,分享在社交平台。

除了梵高,毕加索、莫奈也是沉浸式展览的大IP,但另外两位始终无法在“沉浸式”这一领域比肩梵高,色彩绚烂的夏加尔巡展也仍然停留在“挂在墙上”。

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系列

 草间与《无限镜屋:阳具原野》

而早在1965年,草间弥生便创作了 Phalli's Field,25平米的小房间布满柔软的形状暧昧的毛绒制品,镜面的无限反射使之数量倍增,当年的草间弥生不曾想过日后会有一个叫做沉浸式展览的名词出现,正如她为批判“把艺术品当作商品一样销售”而以两美元一颗的价格出售1500个圆球之时,不曾想过日后她的衍生品的价格都足以让普通上班族犹豫不决、既爱又恨。

《Infinity Mirror Room–Filled with the Brilliance of Life》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被广泛关注后开始创作一系列的无限镜作品,镜子是她的武器,反射是观众在光怪陆离中接受的最大诱惑,2009年,她创作了Aftermath of Obliteration of Eternity;2013年创作了The Souls of Millions of Light Years Away;2016年创作了All the Eternal Love I Have for the Pumpkins。密闭的镜屋自带沉浸特效,无需任何数字影像的加入,当你走进去的第一步,眼前这个空间就使你忘了还有出口的存在。

图为笔者摄于2019年草间弥生上海展览《爱的一切终将永恒》的镜屋作品内,镜面将观众无限倍地反射增多。在密闭空间与陌生人面对面呼吸,不亚于与上司一起被困电梯,社恐撑到第5秒就想逃。 

当然了,有时候也会因为人太多而找不到出口。

沉浸式场景总是可以获得更多市场推广的机会与商业模式的可能性,聪明的商家永远愿意与艺术沾上关系。

TeamLab★

TeamLab是一组来自日本的跨界艺术团体,由 400 多位创作者组成,以其极具想象力的沉浸式方式,迅速扩散至伦敦、硅谷、米兰、新加坡等全球各地。团队从世纪初开始利用数字技术创作艺术,2019年落成于上海,6600平米的空间任君驰骋。

图据TeamLab官网

这个号称“没有地图的美术馆”让艺术走出空间的限制,使不同的作品之间产生交流。模糊的界线,相互交融的作品,组成了一个没有边界互相连续的世界。将身体沉浸在无界的艺术之中,是TeamLab的最大卖点。但酷炫不是其目的,他们专注于人与人、自然等多重关系,每个主题项目都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Flowers in Layered Ultrasubjective Space  图据TeamLab官网

大IP+专业布展大获成功有其必然性。而当下,更多的“沉浸式”展览出现在不同角落,似乎与这三个字沾上边,就掌握了流量密码,可以摇身成为实体商业的头号玩家。仿佛若没有声光电齐发,没有VR 、AR、MR的互动体验,就无法完成引流的KPI,就会成为商业社会里躲在墙角哭泣的弃儿。

而不论沉浸式形式如何多变,其目的也只有一个:通过增强或者改变观众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让观众与构造的虚拟世界融为一体,“迷失”在重构的故事世界里。

热度一直未减的《不眠之夜》周年特展发布会专场  图据网络

但,被人吐槽的地方包括但不仅限于:过分注重形式是否导致观众对作品失焦?艺术是否真正能通过这种噱头起到对公众的教化及普及?它是否可以提供正向的艺术价值观?作品是否获得正规授权?是基于商业还是基于专业?是不是在瞎搞?

不论答案如何,对于体验的追求毋庸置疑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电视机越来越大的屏幕尺寸;越做越精细的游戏体验;越来越有趣(复杂)的立体童书;商场里突然多了片热带雨林,走近看却发现是家椰子鸡火锅;各地涌现的主题式乐园......

位于北京的SKP-S ,图据网络

人们永远在追求更高科技带来的更优体验,并心甘情愿将时间付诸其上。一夜之间,“便利”仿佛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消费者诉求,你或许有冲动从网上买部只能打电话的老年机来躲避微信群的轰炸,但你无法在现实中真正地使用它。

品牌与上海一处菜市场的“梦幻联动”  图据徐汇区商务委微信

而美术馆之外的沉浸式公共艺术与商业行为也早已遍布在你我的生活中,从你买菜路过的街区——品牌连菜市场也没有被放过、经过的商场中庭、进入的景区、走进的某一家商店,简单来说,若具备精致的美陈(有叫得上名字的设计师)+音乐(随便哪种沙发音乐)+任何一个可以互动的模式,就会有网友会笼统地称之为“沉浸式xx”。

“我的每一笔消费,

都在为我理想的世界买单”

曾有人说,这届年轻人的最大心态就是“逃离”,真实的世界仿佛让人爱不起来,不管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选择躺平,他们更愿意享受孑然一身的快乐,或孤独。沉浸式商业模式的最大获利者当属密室逃脱,想要逃离的朋友们从办公室出来便钻进了密室逃脱的场景内,当他们换上服装的那一刻,一个新身份便诞生了,一段短暂而快乐的旅程也开始了。鼎盛时期,密室逃脱在全国有上万家门店。

图据网络

打开小某书搜索你所在地区的沉浸式展览,不乏网红们与作品千篇一律的精修图。网红打卡越多的展览,就越能吸引更多人前去。虽然稍早前已有不少美术馆发出声明:欢迎打卡,但拒绝网红过度拍照。可除了推出硬性措施的场馆,没人愿意听话照做——这届年轻人不好带?哪里哪里,哪届年轻人都不好带。

而不论是沉浸式展览的火爆还是网红打卡,剥开表象,与Z世代的消费观密不可分。沉浸式与体验式的商业带来的个性化的体验,正中推崇自主消费的Z世代年轻人的消费特征:

这里有几位出生于2000年左右的朋友,他们的喜好与消费观或许是年轻一代的缩影:

为爱好买单,快乐乃最大追求。

 

人物介绍 PROFILE

Nanaco

2000年出生

某戏剧学院传播学专业在读,已开始兼职工作

已开始兼职工作;盲盒大户,喜欢看摄影展和画展。

Q:99艺术网

A:Nanaco

Q:最近看了什么喜欢的展览?

A:周末去了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我想去看很久了!

Q:你为什么更钟情于沉浸式展览?

A:快餐式的文化,快节奏的生活,热闹过后的安静更难能可贵。沉浸式的展览可以让人短暂地停歇与另外一个构造的世界相融,暂时放下我所有的烦心事,是一段能让我能静下心的经历、感受、思考的时间。我不是在写散文,这是我的真实心声。

Q:你把大部分钱用在?

A:社交、穿搭、美妆......

Q:你的消费观?

A:享受当下,快乐至上。

Q:买过什么你认为最棒的东西?

A:目前没有,每一个东西都会带着那时那刻的独特感受,包括在哪儿买的、和谁一起买的、因为什么而买。但我肯定会因为买到最后一个限量款而!激!动!

Q:品牌用什么口吻沟通可以赢得你的芳心?

A:我不喜欢过度热情的来搭建关系,我跟你又不熟,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吧,以专业的身份和亲切的态度来跟我讲话。

Q:什么是你认为一场“较为完美”的沉浸式展览?

A:作品本身很重要,要有故事,跟我有共鸣,我就会觉得它好。

 

人物介绍 PROFILE

邓宇浩

2000年出生

广州美术学院在读

现从事油画与当代艺术方向的研究与创作

Q:99艺术网

A:邓宇浩

Q:你喜欢看什么样的展览?

A:各类型的展览我都会去看,画展啊、潮流艺术相关的展、以及我一直都感兴趣的当代艺术展。沉浸式艺术展也是我假期看展时的一个重要选择,例如之前在上海看的一个敦煌主题展,还有前段时间在广州的一个空山基的展览,都挺沉浸式的。

Q:沉浸式展览的哪些地方令你着迷?

A:我认为有两点:一,依托于新的科技和美学,多感官体验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二,纯粹的“看”展已经难以满足我们内心的冲动和需求了。相比站在走道上观看如同被束之高阁般的一件件作品,我认为包括我在内的不少观众都更希望能在某种形式上“触碰”到作品,甚至是置身作品其中。而好的互动型的作品以及沉浸式展览都能给观众带去这些体验。

Q:你的大部分零用钱花在了?

A:旅游一定是占比最高的,只要有假期我就会出去玩儿。在生活中我算是有点极简主义的人,在日用、爱好上会在保证一定质量和体验上尽可能地简单。我不怎么社交,和好朋友简单聚一聚聊聊天,随便去哪逛逛就好。

Q:你的消费观念及偏好?

A:只有过得开心才算生活,为了开心我能放弃不少东西,我的习惯是,在保证基本责任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点当中,比如旅游和艺术类相关的消费等。

Q:品牌用什么口吻沟通可以赢得你的信任?

A:平等。品牌近乎传教士式的口吻显得很老套,我其实更倾向于以一种讨论、交流的方式,有诚意的将客户重视起来就会让我觉得很棒。

Q:你认为一场“较为完美”的沉浸式展览是怎样的?

A:好的主题,别具一格的美术形式,吸引人的视觉设计,优秀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以及展览时合适的管理等,这些方面都是我过往在观展时一直会去留心关注的。

 

人物介绍 PROFILE

嘟嘟
1997年出生
某艺术机构老师
癖好是搜集香氛,对市场上大小众各类相关产品了如指掌。

Q:你常去看什么类型的展览?

A:新奇有创意的展,能给我新鲜的视觉刺激,同时又能表现出当下现状的思考隐喻的。

Q:你怎么理解“沉浸式展览”?

A:我不知道别人,但我喜欢新奇的体验,沉浸式就直接激发了一种链接,我融入了这个现场,我跟它有交互,我是它的一部分,它也是我的一部分,我们参与了彼此。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能从展览上搞到我上课要用的素材或形式去教小朋友,好吧,我爱工作。

Q:你把大部分钱用在?

A:我大概刚需40%,爱好30%,旅行10%,社交5%,还有的应付了宇宙黑洞。

Q:什么是宇宙黑洞?

A:就是那些明明被我买回来但是居然找不到的东西,它们人间蒸发了!

Q:买过什么你认为最棒的东西?

A:我想买一件小的油画,跟我的香氛柜很搭,但是年前我用差不多的价格买了一口某品牌的锅,吃还是最重要的,对吧,我妈担心我老吃外卖么我就想自己做,那个锅号称自动做菜机器,你把材料放进去它自己就做好了完全不用操心,但是用了两次后闲置了,后悔死了,谁愿意买,我低价出。

 

人物介绍 PROFILE

King
1994年出生
某品牌平面设计师
自称“挣扎徘徊在消费主义陷阱旁的半年轻人”,爱好打篮球及囤鞋。与前面几位比,King仿佛已经看透了某些东西。

Q:你觉得沉浸式展览为什么对大家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A:因为浮夸。

Q:你的消费观?

A:脱离消费主义陷阱。

Q:你买过什么你认为最棒的东西?

A:我的球鞋?只跌不涨?

Q:什么是你认为一场“较为完美”的沉浸式展览?

A:像《Sleep no more》(不眠之夜)那种,细节做到震撼,设置做到出人意料,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没有一个观众的体验是跟别人重复的,说到这个我就兴奋了,我还会再去的。

Q:你更看重展览的体验感还是艺术性?

A:体验感,毫无疑问。不要跟我谈纯艺术,艺术千人千面。你看我画的这是什么?

Q:不好定义,不想乱说。

A:这是“艺术”二字!睡了。

 

在年轻一代(不论是Z世代还是千禧一代,我们暂且统称其为年轻一代)这里,消费个性化与自主化是他们的显著标识,他们不吝于购买自己的热爱,但也在选择的时候更显多元和挑剔。

他们更加不受大众传播的影响,硬性宣传和感官轰炸无法赢得他们,反而,相关领域的KOL们对他们的影响则是巨大的,私域流量内群体性意见的影响也在左右着他们的选择。

而这也完全可以解释,具有号召力的up主更新了一条自己的看展笔记之后,黏性极大的粉丝会立马出现在展馆的门口排队等候及抢购周边。

小某书上的看展贴

孤独。当有人在社交平台发出“孤独至死”这四个字的时候,他或许不会成为下一个尼采或加缪,但极有可能是一个写作业间隙刷手机的初中生。

当70后还在对着朋友圈疑惑什么是emo的时候,emo鼻祖网易云音乐的听歌等级已经被更年轻一代视为选择对象的标准:如果一个人的等级过了8级,能处,说明TA听了很多歌,没时间做海王。

KAWS:孤独时代的同伴 展览现场

若孤独一定需要被慰藉,能凸显他们品味的音乐、艺术、某些小众潮流就是良药。而当他们能找到自己最舒服和适合的社交领域时,消费力也就自然被凸显出来。

他们看似分散,但又有很强的凝聚力,细分市场内“气味相投的一小撮人”最易产生黏性和惯性,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美学概念和生活态度且能极大程度地互相影响。而不论是kaws还是丸山纯奈,诉说孤独、慰藉孤独的创作者就是能使他们产生共鸣的上帝。“选择即品味”,在这届年轻人身上更为突出。

《Bubble Girl》, 2020, 丸山純奈

Z世代群体在中国有约2.3亿,且每年以3.5%-4%的基数在增长,这类消费人群与消费模式在未来十年内势必稳居市场主导,基于此,传统商业逐步在进行消费升级,大量主题场景的设置利用“身临其境”试图尽量牢地抓取他们,融合了多场景、高科技的体验式展览虽然已俯拾即是,但热度仍将维持。

火爆游戏《赛博朋克2077》

而对于机构或画廊来说,将着力点放在良好的市场营销上,也是精准吸引目标人群从而并、辅助产品二次消费的有利模式,拥有了这批有着无限创新可能性的客人,画廊们也有着超乎以往的更大空间。

沉浸式的商业性VS艺术性哪个更重要?

若说沉浸式是技术与商业推进的必然结果,那么当过分强调手段与氛围的“沉浸式”与艺术挂钩,是否可以直出一个“它增强或削减了作品的艺术性”的结论?

故宫与凤凰卫视打造的《清明上河图3.0》,呈现出一幅长36米,高4.8米的多媒体长卷

20世纪初,摄影、无线电、发动机等技术的传播给艺术家们带来了视觉的新鲜感,他们开始愈发关注所选择媒介的特性,并使之将作品的意义变得与众不同。在当下,似乎没有哪种材料不可以拿来进行艺术创作,身体、食物、工业废料、日常用品等纷纷拓宽着艺术的边界,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壁垒早已不是攻不可破,艺术直接地对人类的生活进行着干预。

马克·奎恩《自我》 1991年,艺术家用自己的血液注入模具,创造出一个新的自己。

声光电、数码、文字、戏剧的多元并存正是现代艺术的显著特点:主流趋势仍然存在,但评价标准不再简单地统一化,庞杂且难以系统化,这也是艺术留给当下人们的巨大空间或问号:当对艺术的考量脱离材料,媒介或形式是否不再是判断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潜在深刻性的标准?

田晓磊,《诗歌》,单屏录像,7分14秒,2014

丰富绝不是一件坏事。对于画廊、策展人、艺术家来说,专注与专业被拔到了更高的水准之上,单向度的跨域融合与推陈出新还不足够,简单的幻灯片播放套路早已被孩子们识破,大到作品主题展陈,小到某一帧的画质或VR、AR眼镜的佩戴舒适度,都将是这帮挑剔的上帝们给出差/好评的理由。

面对更广阔的市场,“沉浸式展览”并非大众娱乐的海洋球池,在一片打闹之中,作品的观念及对人性的关照、所提出的问题引发的深度思考、在喧嚣中保持尖锐的态度,仍然缺一不可。而这些也是艺术的价值所在,技术会被取代,但观念永远在人类的灵魂中熠熠发光。

毕竟,戏台搭罢,唱戏的人才是主角。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