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回顾”,
它既不着重对尹朝阳的绘画中社会反应论的描述,
也不着重于对绘画内部工作的表达,
而是借用画家20多年的艺术线索,
寻找一个更为古老的命题:画家的理想。
——崔灿灿
3月19日,尹朝阳大型回顾展“重建理想1995-2021”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和第二空间开幕。在这个有关“绘画”与“理想”的展览中,艺术家通过100余件绘画和雕塑作品在向我们呈现其20余年来的创作历程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有关艺术永恒的话题——什么是画家的理想。
“重建理想1995-2021”展览海报
从冰河时代寒冷微光中的早期图像至今,绘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在被附加各种各样现实意义的同时,也成为创作者个人化的精神镜像。
“重建理想1995-2021”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所谓“精神”,究竟是一种虚无的主观心理流动,还是被赋予现实内容的人格反应?
基于人类抽象思考能力而产生的一系列精神内容,并不是虚空缥缈的。“理想”终归是人的“理想”,在绘画中,它被画家赋予内容,在日复一日的光阴故事中,串起的是有关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的精神所指。
尹朝阳画嵩山
展厅中的作品构成了尹朝阳从90年代至今的一段个人艺术史,既勾勒出了艺术家在各个时期中的思想路径,也反映了一代人的集体状态和精神表征。在尹朝阳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图像、语言和视角的转换,更是“思想”和“精神”被逐渐提炼和强化为一种“理想”的过程。
尹朝阳,《狂想曲-蓝色午夜》,布面油画,50×60cm,1997
尹朝阳,《青绿》,布面油画,200×150cm,2019
此次尹朝阳的大型个展分为7个单元。分别是(一)早期作品和梵高的画室、(二)个体的自觉与青春残酷、(三)重建神话、(四)风景的溯源、(五)大风景和素描、(六)一张风景画的产生、(七)梵高与广场。
展览以90年代的早期作品作为开篇,讲述了尹朝阳跨越近30年的阶段创作史。在这期间,“青春残酷”、“英雄远去”、“神话”、“风景”、“梵高”……尹朝阳的创造力和爆发力体现在了他数次颇为成功的转向之上。从艺术史到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再到回归自然与自我,尹朝阳的创作和思想不仅与艺术史对话,与整个时代对话,更是与自己的精神对话。
尹朝阳,《黄昏狂想曲》,布面油画,38×46cm,1997
尹朝阳,《花卉》,布面油画,80×65cm,1997
40岁的尹朝阳沿着塞尚与圣维克多山的路径,重返故乡嵩山,“风景”系列的出现,标志着尹朝阳画家身份的再次觉醒。从2020年开始,尹朝阳重回“梵高”,这时的“梵高”已经不再是艺术史中的符号和狂癫悲怆的艺术家故事,而是在对苦难、彷徨、迷茫、失意、困惑有了现实的体验和认知之后,具有的更加纯粹的一种画家精神象征。
尹朝阳,《伤心》,布面油画,90.5×120cm,2000
在100余件作品中,从90年代那个蒙克和梵高式的《花卉》为开端,到近两年的“梵高”系列作品。“梵高”跨越了尹朝阳20多年创作的首尾两端。回到起点,也许正是艺术家在追索“理想”的过程中,不断丢弃附加于艺术之上的种种“负累”和所谓的“炽热激情”,终回归绘画的原始冲动与画家的“存在方式”的结果。
尹朝阳,《受伤的梵高》,木板油画,27×22cm,2021
尹朝阳,《烈日梵高-白光》,布面油画,150×120cm,2021
“重建理想1995-2021” 访谈
崔灿灿
策展人,写作者。
尹朝阳大型回顾展“重建理想1995-2021”策展人。
99艺术网(以下简称99):这次您策划的尹朝阳的最新大展,为什么命名为“重建理想”?
崔灿灿(以下简称崔):对我来说,做艺术家个案会基于三条线索,第一是梳理清楚艺术家的工作是什么;第二是寻找这个艺术家的工作和过往的艺术史之间的关系;第三,将这个艺术家的工作在今天的艺术和社会领域里进行横向的比较。“重建理想”回应的是后两条线索,即重建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以来的绘画理想。
今天更年轻一代的绘画,像90后艺术家的绘画更关心的是漂亮的画面、塑料感、电子感,是一种更愉悦的艺术价值观。但对于尹朝阳来说,他传承了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最重要的一个传统,那就是艺术具有救赎和批判的理想。如果没有这个理想,艺术就只是装饰品和愉悦自我的工具。
“重建理想1995-2021”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一空间
艺术史对我们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是作品的影响;二是艺术故事的影响。艺术家都有很多的艺术故事,而这些故事在今天的现实里具有特殊的精神指向。
中国有那么多艺术家,但在拍卖场上成功的却是少数。绝大多数在北京待了十年、二十年的艺术家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和创作呢?靠的是像梵高和罗斯科这些艺术家的故事和对苦难的认知,这恰恰是艺术的核心。如果艺术丧失了这个理想,那么它在今天就只是个数据排行榜而已。
所以,我认为“重建理想”的意义不仅仅是梳理尹朝阳的工作,更是把他作为一个议题重新抛到艺术领域中让我们去看今天艺术的价值、艺术家的灵魂和个人的主张应该是什么。我们为这个社会上不仅提供了艺术作品,也提供了一种存在方式和精神理想。
“重建理想1995-2021”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二空间
99:您如何看待尹朝阳20多年来的艺术创作?您将展览分为7个单元,这种划分方式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
崔:每个艺术家都有两个处境:一是时代处境,就是所处的时代发生了什么,艺术家去做了什么;第二个处境,也是最重要的,是艺术家与同代人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从尹朝阳的展览中,我们回溯了艺术史最早对他的影响,到“青春残酷”、“神话”,再到他最后像塞尚一样重返自己的故乡——嵩山。
我更感兴趣的不是艺术家的“公转”,而是他们的“自转”,而“自转”恰恰是今天个案研究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去寻找的不仅是尹朝阳的作品体现出来的一些感受和指征,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个艺术家在不同时代中的改变、犹豫、观察、坚定,重新去思考我们与这个时代,与绘画的关系究竟应该是什么。
所以,个展的价值在于把它放在更广阔的艺术领域里去探讨一个更宏大的命题。
“重建理想1995-2021”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一空间
99:对于策展人来说,策划艺术家阶段性的个展和大型的回顾性展,在策展思路上有什么不同?回顾展是不是更难做?
崔:相对来说,回顾展既有挑战性,也有局限性。为什么余华的《活着》那么经典?因为他讲述的是一个人在近百年动荡历史中的命运,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瞬间,就像回顾展一样,可以把我们拉回到那些遥远的历史中。
回顾展与艺术家阶段性展览的区别首先是时间线索上的区别;另一个区别体现在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独特的轨迹,而这个轨迹也是在我们面对同一个事物时,所做的截然不同的反应。
尹朝阳的反应非常有趣。中国很多艺术家终其几十年都是一种风格,但尹朝阳非常成功地转型了三、四个风格。
我们都在谈艺术家的创造力,但这种创造力是如何体现的呢?只有在阶段性的回顾展里才能看到一个艺术家每隔几年做了什么。在我看来,这其中最好看的不是艺术家的坚定,而是艺术家的犹豫。一个艺术家每走到一个路口往往会遇到分叉的小径,而在他做选择的那一个瞬间,恰恰是最闪光的时刻。
郑林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创始人。
在其带领下,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以充满开拓性的展览和艺术项目在国际上赢得了高度评价,确立了亚洲当代艺术先驱的地位。
99艺术网(以下简称99):为什么会做尹朝阳的大型回顾展?
郑林(以下简称郑):“重建理想1995-2021”既是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新空间完成改造升级后的开馆展,也是为尹朝阳举办的第7次个展。从2003年尹朝阳在唐人曼谷空间举办的第一个展览到2010年期间的几次展览,都属于艺术家的阶段性创作展。
从2010年到今年,跨越了十年,我们再次为尹朝阳举办个展也是适逢唐人的两个新空间完成了改造装修。1500多平米的空间面积对作品体量的要求很高。
从90年代至今,尹朝阳积累了大量不同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品,我们用回顾展的形式来呈现他的创作脉络,对于唐人和艺术家本人来说,都更有分量、更有厚度,也更有力量。
“重建理想1995-2021”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二空间
99:您如何看待尹朝阳20多年来的艺术创作?
郑:尹朝阳是一位绘画能力和爆发力都很强的艺术家,他的每个阶段的作品都很有力度和明确的追求。通过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于绘画语言和审美角度的变化。
从历史题材的宏观叙事,到深入个体的精神关照;从豪放的情感表达,到细腻的颜色和笔触的表现,无论是绘画性还是精神性,尹朝阳传递出的都是炽热而且强烈的。
尹朝阳,《神话》,布面油画,220×180cm,2010
99:从去年的毛旭辉到今年的尹朝阳,唐人在艺术家大型学术回顾展的呈现角度和展览方式上非常具有独特性。是什么原因让唐人着力于做艺术家的回顾展?
郑:唐人并非只做回顾展,但我们认为一些艺术家阶段性的重要成就需要在一个节点上进行更深入的梳理和研究。通过回顾展,艺术家每个阶段的追求、表达和学术态度都能够得以清晰的梳理和呈现;同时,回顾展也是可以让藏家、艺术研究者、从业者更好地了解一位艺术家的有效途径。
对于艺术家来说,回顾展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审视自己的创作线索,在回望过去的同时看向未来。
毛旭辉从对圭山的自然摹写,到“剪刀”、“家长”、“椅子”等象征着权力、社会现实的符号观念,再到后来重新回归自然,是一种对绘画精神不断提炼的过程。尹朝阳也是一样,最近几年的风景作品和“梵高”系列,回归自然和贯穿他20多年创作的重要母题,标志着艺术家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关于艺术家
尹朝阳,1970年生于中国河南南阳,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90年代末,以尹朝阳为代表的“青春残酷绘画”,震撼人心地展示出一代人彷徨而“残酷”的青春体验,重新使绘画在叙事性、图像概念以及美学趣味上,具有一种崭新的实验性和思想深度,并构成90年代前卫绘画的重要倾向。在此后的《神话》、《乌托邦》、《正面》等系列作品中,通过不断深入的内心追问和与之相应的繁复而深刻的语言探索,他完成了从表现敏感的青春体验到展示一个更复杂深沉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成为中国“新绘画”的重要代表。2011年以来,尹朝阳转向一种有着强烈的个人气质、敏锐的当代视觉、和雄浑而深厚的传统底蕴的“心灵风景”。以恢弘与纯粹的绘画语言,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包含着个人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的山水画景观。
更多参展作品
尹朝阳,《狂想曲》,布面油画,73×90cm,1996
尹朝阳,《青春远去》,布面油画,180×150cm,2000
尹朝阳,《怀疑者》,布面油画,230×150cm,2002
尹朝阳,《神话之四》,布面油画,180×150cm,2005
尹朝阳,《王之四》,布面油画,150×130cm,2006
尹朝阳,《乌托邦之九》,布面油画,180×350cm,2007
尹朝阳,《我》,布面油画,26×31cm,2009
尹朝阳,《释迦出山》,石版画,54.7×39.5cm,2015
尹朝阳,《寒枝惊雀》,布面油画,1020×380cm,2015
《寒枝惊雀》局部
尹朝阳,《山中》,布面油画,200×350cm,2015
尹朝阳,《黄色习作》,木板丙烯,25x25cm,2021
展览现场
图片致谢:当代唐人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