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年来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当代女性艺术家之一,1977年出生于内蒙古的宋琨,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曾跟随林岗、葛鹏仁、袁运生、马路等进行学习,毕业后的宋琨广泛涉猎不同的题材和媒介,并在广泛吸收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属于自我的独特艺术风格。
宋琨 纯爱 45x6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宋琨将艺术作为一只自我生活经验的内窥镜,以女性独有的纤细和敏感,描绘着来自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情绪变化等,如“恐惧”、“欲望”、“关心”、“成长”、“快乐”和“迷惑”等等,在看似单纯的画面中,又蕴藏着独特的稚秀与灵气,有时又暗露锋利,也曾有评论称宋琨的艺术是一种“水灵灵的个人主义”。
宋琨 鲛人泣珠-心意 布面油画、夜光色 2021
而关于艺术家的身份,宋琨说:“我理解的艺术家一直是在解决如何面对时间与个体存在这些基本问题的。从这个角度看,艺术与人类的精神史一样其本质并无创新可言,艺术家做的工作只是不断建立新的诠释方式而已。”
It’s My Life
据宋琨回忆,她从三岁起,除了生病或意外,几乎从未有过一天停止画画。她说创作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就是“呼吸”,不可或缺,如影随形。
宋琨说:“绘画是长时间的凝视,我一直觉得自己有点像个老手艺人,很沉静地把一个个喜欢的形象描绘出来,好像经常活在潜意识的世界里,有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儿,是谁?在反复单纯的动作里自己经常是消失的,感情慢慢注入进去,有些东西会提纯沉淀,也许像造物主一样,把最爱的、最感兴趣的人和记忆片段塑造出来,这样就可以留在身边了。”
宋琨 尊严-自画像 布面油画 65×45.5cm 2002年
在宋琨的创作中,女性身体、潜意识与想象力始终贯穿其间,而她很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隐约伴随着自己的影子。宋琨的“自画像”作为自我审视和自我评价的窗口,展现了她作为女性自我认知的过程,作为艺术家身份建立的过程,以及作为女性艺术家坚定而自信的自我实现过程。
宋琨 这就是我的生活(部分作品) 布面油画 27×35cm×92 2005-2006年
宋琨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生,都要一天一天度过。如果说时间背后人类本性的脆弱是在面对“欲望、衰败及死”的恐惧,那么“如何度过日常的时间”,是否有“自己的方式”就成为了与艺术密切相关的事。
而这种对于自我及周遭生活的审视与思考,也成为了宋琨第一次个展中的主要线索。《It’s My Life》(2005-2006)是由365幅小的架上油画组成的大型装置,于2006年的秋天在UniversalStudios-beijing举办。作品大体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呈水平或者波浪状在画廊的墙壁伸展穿梭,其中空白的画面表示那一天正处于静止或者修整。
宋琨 2005.6.27
关于这组作品,宋琨谈到:“从2005年6月到2006年6月,我每天画一张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我把每天要画的画布当做一个空白格子,即一段空白时间,想象自己是在填空,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当日完成后,第二天开始另一张,如固定的睡眠等基本的生理行为一样规律化,没有画的那天留为空白。
宋琨 2006.6.13
一年后,当365张画被摆在一起,一帧帧地静放着我经历过的生活: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陌生人;爱、恐惧、成长、迷茫或快乐的生活。它们摆在眼前,变得如此沉默、柔软而亲和,再鲜艳刺眼的场景也变得恍若隔世。日常看似单调、重复、枯燥的生活因这些细节而变得敏感动人,有了自己的意义。这样的绘画成为我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在对这些细节的观察与描绘当中我变得积极了一些,从过去只是被动地去经历,变成可以投入其中去体会,在那些暖昧的情节中成为一个收藏生活的人。这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我对生活无意义的悲观感受,始终让我对生活怀有深沉的情感,而这正是我想要的。”
宋琨 南湖渠-1 180x140cm 布面油画 2004年
宋琨 冰河世界 布面油画 124.6×235.2cm 2004年
昔珈·忘川
2009年于Boers-Li画廊举办的“昔珈·忘川”展览中,不同于“It is My Life“是建构在艺术家自身现实生活的叙事之上,“昔珈·忘川”则让观者看到了宋琨对于绘画有着更加自由、轻松的态度。她把自己的幻想,记忆,互联网获得的现成图像以及对某些小物件暗号式的挪用融合在这些复杂的画面里,从而为一个虚拟人物“昔珈”建构起自我精神与记忆的叙述。
宋琨 昔珈·忘川—再次重返游乐场,只剩下我和小恐龙 铅笔、硫酸纸、 35x46 cm 2008年
“昔珈”作为故事主角的名字,在宋琨的很多作品中被反复使用。这些命名相同的作品,既有表现残伤之美的图像,也有和观者产生紧密联系的情感共鸣。在“昔珈·忘川”中,宋琨收集了一些用废了的东西:碎酒杯、烟灰、剪断的头发、蟹壳,各种近乎透明的小零件等等,把它们当作故事的暗号,几乎完全弃绝了油画语言,用这些碎片记录故事,并分为“肖像”,“碎片”,“旅行”,“{}”四个部分,多时空并行。
宋琨 昔珈·忘川—平安,平安 2008年
从某些方面来讲,‘昔珈·忘川’可以说是宋琨的日记,而从某些方面看,它又像一面镜子:反射出艺术家的内心,但又没有真的将心中的一切向观众敞开——观众看到的只是宋琨内心事物的镜像表现。正是这种矛盾或无解的逻辑所带来的诗性张力,驱使着她不断努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创作。
宋琨 昔珈·忘川—祖父母的爱 2008年
宋琨 昔珈·忘川—迷失西湖畔 2008年
寻隐者不遇
“非常规意识流式的叙事”及“潜意识的暂停与意象通感”是宋琨创作的重要特点,也是对中国东方美学的传承。她从不试图提供任何固定符号或观念,而是为命题“如何感受生活赋予的经验认知与丰富情感”提出了现阶段中国独立的样本。
宋琨 拣尽寒枝 44x59cm 布面油画 2008年
2009年在洛杉矶的Walter Maciel画廊展出的《寻隐者不遇》中,延续了宋琨自省式的创作风格,从与她近距离的生活人手,画的都是寻隐者的人和旅途的片段,但与之前陈述并享受生活本身所不同,《寻隐者不遇》在记录的基础上企图判断一些事情,针对人作为个体存在与归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宋琨 人自老,春长好 布面油彩 140×180 cm 2009年
宋琨说:“‘寻隐者不遇’是小时候背的那首诗,讲的是到山里拜访隐士,他是一个能参透很多事情的人,但山里云遮雾罩,你知道他在不远处,却不知道他在哪里。我们曾是有共同信念的知音朋友,就像这位隐士一样生活着,有那种智慧和处世态度。但是时代变了,或者说价值观变了,我们互相找不到对方,只能等待和静默。那个展览背后说的是这些。”
宋琨 巴别塔 45x69cm 布面油画 2008年
宋琨 怯流年 10.5x75.5cm 布面油画 2008年
千吻之深
2012年,宋琨以“千吻之深”为题在UCCA举办了新的个展,透过捕捉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形象、真实或超现实的瞬间,宋琨展现出了个体瑰丽隐秘的私人世界,对变化中的时代所特有的反映和关照。这次展览也是宋琨创作转型期的一次重要的展览,在“千吻之深”中宋琨已将自己从早期以叙述为主的作品中抽离出来,进入一个沉默且犹豫的、现实与幻想交错的复杂世界之中。
宋琨 千年之吻 No.4 45x65cm 布面油画 2011年
这次展览题目的灵感来自于莱昂纳德·科恩1967年的一首歌,其中将性、绝望和混乱三者合为一系列抽象的情景,集合形成了一幅都市焦虑的图象。
关于这次展览,宋琨谈到:“‘千吻之深’描绘了灵魂肉体,信仰流亡的状态,但里面讲的更多的是情感:我想呈现的其实是食物链一样沉默的东西,那些说不出的才是真的”。
宋琨 盲琴师,布面油画,220×140cm,2011年
展览中展出的绘画作品也极具宋琨的个人特色:在现实主义绘画的基础上,她融入了冥想与内省的气质,并尝试将绘画语言与中国传统绘画笔墨及留白与空性的美学观相结合。其系列作品中,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工业制造式的块面结构;另一方面,也有颇具曹衣带水风韵的衣褶,它们以一种别样而怪异的方式共存、融合。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宋琨通过平涂的方式,抽离了色彩的反差,将其压缩到一片仿佛雾霾又隐隐透露着如彩虹一样的五彩斑斓的灰白色域中,强调了工业制造式的块面结构和塑胶般的表面质感。
宋琨 章鱼女 44x59cm 布面油画 2012年
而在被问及女性身份对于创作的影响时,宋琨说:“作为女性,更多的时候觉得自己仿佛是时代的实验品,我通过女性的肉身去体验所收获的各种感受:或感动的瞬间、或温柔的体会,那些敏感细腻、相对情绪化的东西都会自然融入创作,甚至在平日工作室的工作中,在面对大尺幅的绘画、雕塑、装置或是熬夜准备展览工作等体力活的时候,会短暂地忘记自己的性别。”
宋琨 千年之吻 No.3 45x65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宋琨 饮鸩止渴 45x65cm 布面油画 2012年
泛灵净界
从2015年起,宋琨开始持续塑造一个族群“泛灵族”,重现了超乎想象的中国神话世界。她透过捕捉描绘不同的形象、真实或超现实的瞬间,并提炼、融合传统文化及各类亚文化的元素,生成泛文化的未来肉身,以此回应对人类身体、潜意识与生存现状的探索。
宋琨 净土风景 布面油画 2015
宋琨 泛灵净界·阿修罗No.1-No.9 玩偶眼球 布面油画 树脂拼贴 40×30cm×9 2015年
2021年11月10日在上海乔空间展出的宋琨的最新个展“泛灵净界·鲛人泣珠”,也是宋琨近年来创作转型的标志性展览。在这批新作中,宋琨也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创作维度与媒介属性:她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鲛人与代表科技未来的东方赛博格融合,呈现了一个混合多元文化与想象力的次元世界;同时,结合了合成材料之美、身体与机器之美、氛围音乐、Emo人声与实验电子之美,时尚之美,以及文艺复兴造型、佛教观念与中国气韵之美。这里的“美”,也被宋琨成为“灵”,既是灵韵,也是灵魂。
宋琨 泛灵族-初代鲛人 布面油画、塑形膏、玻璃珠、夜光色 2021年
作为“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的实践者,宋琨将自己的创作过程形容为准备“一个剧本”,但“这个剧本并不是可以随便定义的,而是以一种穿行于现实与潜意识世界、非常规的叙事方式生长的”。
宋琨说:“针对每个系列作品,我通常会事先拟定一个主题,一个整体框架,每个系列作品角色的确定、形象的塑造、图像关系,最后展览现场、空间氛围等细节都围绕此开展。我会长时间沉浸在这个基础结构里,不太会改变,也拒绝外界干扰我,只在这个系统里工作。但涉及到独幅绘画背后的思维脉络,每个静帧图像背后流动的思维和生活体验、情感来源及语境时,我会借助音乐及影像作品的方式,为每个系列提供更立体的维度。”
“鲛人泣珠.Wave” Live演出现场
宋琨 鲛人泣珠 MV影像作品 动态截图 2021年
如在名为“鲛人泣珠-Wave”的音乐现场中,宋琨变邀请了几组音乐人朋友、空中瑜伽舞者来共同演绎和展览主题相关的动态现场:“鲛人”宋琨与“东方赛博歌姬”朱婧汐的对唱;空中舞者即兴曼妙的肢体表演;艺术家陈天灼深夜里迷幻暗黑的DJ Set……加之展览现场的绘画、装置、MV影像,共同带观者脱离乏味的现实世界,潜入由宋琨所创造的空灵但内核真挚炽烈的“泛灵世界”。
“东方赛博歌姬”朱婧汐在“鲛人泣珠”MV展览现场
宋琨 赛博歌姬-朱婧汐 布面油画、夜光色、玻璃珠 2021年
在宋琨近年的创作中,既融入了20世纪西方艺术中的新媒体艺术与观念主义,又具有如中国古代著作《山海经》中对于神话的巧妙构思,还有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在今天这样一个自然与人工、生物与机械交融的所谓“后人类”时代,宋琨在创作中将视角投向末法时代的欲望、灵魂和信仰,呈现了它们在现实及超现实层面的不同意象,带着幻想、敏锐、深重的气质。在这里,艺术、生活与信仰是一体的。
宋琨 赛博格身体 布面油画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