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现场
2023年6月24日群展项目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在北极熊画廊(北京)顺利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五位艺术家俸正杰、孟小为、石金玲、张旭东、张钊瀛的绘画作品,展览希冀通过这五个绘画样本探讨绘画创作所呈现的社会现实价值、时代价值以及绘画本身的价值,从而达到从五至N的探索意义。展览将持续展出至7月23日。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
AI绘画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绘画的认知,也让很多人对于绘画本身的价值产生了质疑。其实有点杞人忧天,AI绘画恐难替代艺术家的绘画。艺术家的绘画不仅有温度,有情感,还有时间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艺术家一步步的成长,一是靠对于艺术的热爱,一天天笔耕不辍地创作,二是靠长时间对于社会、世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才产生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观念。泰戈尔曾言:“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其意为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AI绘画是很强大,但缺少了过程,就缺少了厚重感,缺少了生命体验。
艺术家的生命路径不尽相同,有的从小学艺,有的“半路出家”,有的早年成名,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土生土长,有的海外归来。本次展览的五位参展艺术家俸正杰、孟小为、石金玲、张旭东、张钊瀛,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从艺经历各不相同,正是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艺术视野,不同的社会认知,造就了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
五到N的绘画样本
文/张长收
AI绘画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绘画的认知,也让很多人对于绘画本身的价值产生了质疑。其实有点杞人忧天,AI绘画恐难替代艺术家的绘画。艺术家的绘画不仅有温度,有情感,还有时间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艺术家一步步的成长,一是靠对于艺术的热爱,一天天笔耕不辍地创作,二是靠长时间对于社会、世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才产生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观念。泰戈尔曾言:“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其意为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AI绘画是很强大,但缺少了过程,就缺少了厚重感,缺少了生命体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家的生命路径不尽相同,有的从小学艺,有的“半路出家”,有的早年成名,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土生土长,有的海外归来。本次展览的五位参展艺术家俸正杰、孟小为、石金玲、张旭东、张钊瀛,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从艺经历各不相同,正是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艺术视野,不同的社会认知,造就了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展览希冀通过这五个绘画样本探讨绘画创作所呈现的社会现实价值、时代价值以及绘画本身的价值,从而达到从五至N的探索意义。
俸正杰 片断的诗意 No.06 布面丙烯 150x300cm 2022
俸正杰是中国艳俗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一个从巴国属地走出来的艺术家,1995年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6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第一次作品展。而就是在当年,“大众样板”、“艳装生活”等几个大型群展都与艳俗息息相关,“艳俗艺术”浮出水面。“大红大绿”本属于民间审美习性,被俸正杰拿来作为艺术表达的外衣,便具有了讽刺或批判的功能。但是对于俸正杰而言,他并没有一味地去批判消费社会化和大众社会化,因为他也生活在这个大众化、消费化的社会之中,他更多地是传达对于自我审视的评判。
俸正杰最新系列作品《片断的诗意》没有了之前画面所带来的不适感,对于一个成熟艺术家而言,尝试新的艺术语言表达是一种冒险,更是一种自我挑战的突破,因为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俸正杰将留白延伸出“残片”的效果,本来普通的风景成为记忆中印象深刻的风景,一个普通的背影似乎在诉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由此可见,这种“残片”的视觉效果触发了艺术家的潜意识机制,也增强了画面的叙事性。
孟小为 湖静碧玉唯风如银 100x80cm 布面丙烯、油画 2020
孟小为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曾于1988年在中央工艺美院研修,他常年待在大西北进行艺术创作,不同于在北京或上海的艺术家,他没有太多的人际交往,也没有可以谈论当代艺术的氛围,虽然是离群索居,但对于他而言,他认为这是一种遮蔽的自由。很多关于艺术方面的信息都是通过网上获知,而且大部分创作灵感也来源于图片对艺术家视觉神经的刺激,当他对某一事物感到有种灵魂的解脱时,他就会拿起画笔将自己的思考释放到画面中。
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意大利艺术大师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等等艺术家颇受孟小为推崇,他们的作品非常具有表现力,同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孟小为认为他们都创造了不同的奇异世界,然而当荒谬成为现实时,乌托邦色彩的荒诞就是本质的真相。所以在孟小为的作品中,我们能够观察到他提倡绘画创作中的书写性,同时带有一种凝重、内省的情感基调,看似荒诞的表面背后是对于社会的思考和人性的觉察。
石金玲 想抓住时间的人 布面油画 90x70cm 2021
石金玲出生于贵州,是少数民族侗族,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石金玲是一位不善言辞却思维缜密的青年艺术家,他身处贵阳,却迥异于贵阳地区“野”的艺术特质。他的作品画面安宁祥和,并没有对比强烈的色彩或画面冲突。然而,他所营造的戏剧氛围却隐藏着些许不易察觉的不安。
石金玲常常借助于所掌握的图像资源去演绎当下的生活态度,这种与图像的对话,其实是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判定。石金玲的作品大都是梦境般的未知场域,与现实世界产生一种疏离感,是质疑也是批判。他所构建的图像系统像是戏剧,又像是现实世界的回应,他用当下的文化语境去解读,用一种调侃的方式去重构,加深了画面的荒诞感。
张旭东 海边七月 布面油彩 100x150cm 2016
张旭东出生于辽宁,1988年毕业鲁迅美术学院,199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进修。1995年张旭东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他的作品既承袭了东北表现主义油画的特质,又深受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四画室的影响,色彩奔放,颜色厚重,十分具有视觉张力。可见,严格系统的学院训练造就了艺术家对于画面色彩及结构的把控力,能够将个人的情绪价值发挥地酣畅淋漓。张旭东的人物表现作品多以海边场景为主,这与他生活的场域有很大关系,不仅传递出当代人对于都市生活的逃离,还将人物的心理动作通过点睛之笔挥洒而出,焦虑、彷徨,无所适从。
张旭东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也受到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的,而是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同时,张旭东在众多西方艺术大师那里吸取到艺术营养,不断拓展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力。比如,德国艺术家格奥尔格·巴塞利茨(Georges Baselitz)的作品既是对传统表现主义的延伸,又具有叛离精神,物象倒置形成了新的审美视角。荷兰籍美国画家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的作品色彩明丽,笔触狂放,肌理丰富,情绪饱满,人体是其绘画创作的主体,他将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到艺术世界里,即使极端的绘画作品也具有艺术美感。表现主义是创作手段及外在形式的显现,而情绪价值的抒发及个人观念的传达是内核。
张钊瀛 一天一个小剧场NO.207 布面油彩 20×40cm 2015-2021
张钊瀛出生于广州,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学院,目前在澳门科技大学读博。张钊瀛在比利时深造时,主修的是舞台艺术系荒诞剧方向,所以他对于“剧场”情有独钟。他就像一个导演,每天不停地绘制戏剧,《生活道具》系列、《生活肥皂剧》系列、《一天一个小剧场》系列等等,但他并不想赋予作品任何观念,而是由观众去判断,因此观众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就如艺术家所言:“我的剧场是需要观众的,有观众的观看和参与,剧目才最终完成。”
艺术家通过挪用图像带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让观者能够迅速进入情景,这种显现的感官刺激和开放式的视觉传达颇具代入感,很容易激发观者的共情。张钊瀛的创作素材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新闻、杂志、电影、广告、小说、海报等,他的作品面貌荒诞有趣,观者既能找到自身经验之内的东西,但又能意识到认知之外的价值。张钊瀛认为艺术史不仅仅指向过去,也是当下,甚至是未来。张钊瀛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审视当下的生活,又结合当下的生活思考自身的处境。人生处处是舞台,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