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评客厅 | 石玩玩作品文献展展出中,来看看艺术评论家们怎么说!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4-02-19

新春佳节期间

金鸡湖美术馆在展展览

“行动作为实践——石玩玩作品文献展”

在春节假期和大家见面

此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对艺术家石玩玩过往的艺术实践进行了回顾,并借文献的特殊表达,对作品进行与实践发生语境相应的阐释。

作品从其发生的第一现场,穿透诞生之初的创作缘由与创作理念,以一以贯之的行动贯穿整个实践,直至抵达美术馆的第二现场生成文献,石玩玩将这种对特定场域的艺术创作的理解融入了他在更多方面创作的尝试,艺术家的工作与这个时代、与人际关系网、与周遭社会的互动和碰撞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与结果,这是作为一个实践派艺术家的石玩玩想要去探索的。

我在园区发现美好生活

关于地点

带有地理属性相关印象的所在

承载着我们

对于某些时段的、特定事项的归属

当第三视角介入旁观、改造时

事物原本的生态会发生何种变化?

艺术的力量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进入艺术评论家们的视角看看吧!

石玩玩的艺术路径不追随潮流,而是以学术性的态度深掘艺术与生活、历史的内在联系,就如在《叶家堡之战》与《照沟渠》中所表现的那样,层次丰富的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交织其中,为观众展示了时空对话的可能。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对传统叙事方式的挑战,也是对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机敏批评,无不流露出艺术家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与深沉的思辨力。

致力于策展与创作的双重身份,石玩玩的每一件作品都犹如独立的展览,是对所处场域进行的一次细腻而深入的探究。他不沉溺于短暂的物质成功,而是以艺术史的书写为己任,企图在无尽的时间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布达(胡仁仁)

布达(胡仁仁),馆长、策展人。毕业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巴黎高等实践学院。2016年起主持寒山美术馆规划筹建、管理运营及策展工作,并担任馆长至今。

石玩玩的大多数作品都属于特定场域艺术,强调现场和过程,且不可复制。在我看来,石玩玩的艺术表达总是能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出发,并且通过自身视角让身体行为、物质肌理与特定空间获得艺术上的浑然一体。它们浸润着鲜活的生活经验,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思想来源于思考,触及许多严肃的命题,在他的作品中,人之存在的质询、社群意识和公共性关切蕴含其间。然而,石玩玩的艺术并没有因思想和观念的内容而显得滞重、晦涩,相反,它们构思灵巧充满幽默感、游戏性、顽皮劲儿,令人感到亲近。它们以如此方式表明,艺术植根于生生不息的生活厚土,融会于我们的呼吸视听,艺术家也以自身的敏感,在生活中进行创造与转换,呼唤心灵的自由,开启生活的反思。

——陈霖

陈霖,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美育教指委委员,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领域主要为媒介文化与公共艺术传播、数字叙事,著有《事实的魔方》《因疏离而贴近》《数字叙事十讲》等。

我觉得与其说石玩玩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信手拈来、翻云覆雨,作为他艺术创作的场景和材料,毋宁说有一个善于思考、浮想联翩且极易放飞自我的敏感思维和灵魂,让事、物能够为我所用,并在其过程中引发其内涵的理解和外延的破圈。

若要说石玩玩艺术的最可贵之处,是他艺术实践的多元尝试,给予我们观众读者更多的则是提供了思考的方式和创作的启示:艺术家,是把艺术构成其人生观的人;而艺术品,是以一些回忆、一次经验或者一个事故为借口的一种内心深处的表白,却并能脱离它的创作者而独自存在。

——倪熊

倪熊,原电视台记者编导,现为苏州市美协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自由撰稿人,文艺评论家、文史研究专家。

我们身处的社会追求高效、理性、利益,被包裹在精细的计算之下。随着地方的历史痕迹在城市化、现代性的发展中被逐渐抹去,人与人、人与地方的情感羁绊也在慢慢消失。我们总觉得在往前跑、完成更多“社会任务”的过程中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进而确立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石玩玩正是希望用他的作品,在这个情感、表达和感受力日渐式微的时代,重新连接出一个这样的地点:大家共享着相同的记忆,觉得彼此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产生一种超脱利益选择的维系意愿,进而建立归属感和情感依托

——徐梦艺

徐梦艺,策展人。2021年至今,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硕士;2020年,获意大利马兰欧尼时尚学院时尚传播与媒介硕士。

此次展览的作品

均来自艺术家石玩玩在生活中的亲身实践

文献展的形式既串起了作品创作的时间线

又拉出了跨越地点的空间线

可以说是艺术家对其

本身艺术实践的一次解剖展示

不同视角下

可以有对作品的不同解读!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