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7个国家,32位艺术家,呈现了怎样的亚洲当代艺术生态?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王姝 2024-06-11

6月6日,位于朝阳区CBD核心区的元美术馆开启了一个名为《衔接在边际之间——亚洲艺术家群展》的新展。这个听起来颇为宏大的展览主题,似乎与当下这个扁平的世界中更多关注微观环境的思路有所不同。由“亚洲”这个地域名词所产生的意义延展和文化交叉,是否能在这场层次多元的展览中产生新的意义?

《衔接在边际之间——亚洲艺术家群展》  展览现场

“边际之间”强调的是什么?

总策展人冯博一在展览前言中写道的“尽管是一次聚合的呈现和片段的链接,却从一个个切片的侧面,转向审视亚洲自身的历史与现实的叙事,发现和挖掘亚洲当代艺术潜能,凝聚亚洲艺术的活力,形成亚洲艺术生态多元和差异的艺术特征。”

日本学者冈仓天心曾说:“亚洲是一体”。在文化渊源和体系上,亚洲是多样性的整体。在历史上,亚洲诸国之间的文化传播促成了亚洲美术风格在一些方面的趋同;而与西方打开交流之门后,又引起了风格上的交叉与变异。异质文化的交流从来没有停止过,带来的结果是愈加丰富的艺术面貌。然而在这样一个笼统的语境中,最为有趣的其实并不是那些在艺术语言、内容和表现力上泾渭分明的差异,而是处在不同文化切片之间渐变的微妙关系。

《衔接在边际之间——亚洲艺术家群展》展览现场

从混龄到无龄

展览共展出7个国家32位艺术家的40多件作品。这些艺术家主要来自中国、东南亚和日韩,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在这些作品中,你既能看到已故艺术先驱的先锋思考,80多岁的艺术老同志终极一生对艺术的执着,中坚力量们的阶段性成果,也能看到80、90后的年轻一代的新锐思想。但这个展览所突出的并不是历史维度的年代考视角,也并非美术史线索的显性呈现。这些作品跨越了艺术家的年龄、时代,在混龄中实现了当代艺术语言的无龄化。

展览开幕现场

然而无龄化并不代表个性的缺失,反而是一种放下时代和年代所框定的符号包袱,进入纯粹艺术语境的探索。互联网填补了信息缺口,但也磨平了个体高低起伏的个性褶皱。在这个失速的世界中,在不断延续的不确定中,这些来自不同文化土壤的艺术家用他们的艺术实践塑造了一种确定性,他们在各自的航程中相遇,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亚洲当代艺术家的当下思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亚洲艺术在全球当代艺术中的独特性和价值。这场展览似乎也对应了元美术馆名称中的“元”所喻示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不安时刻,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和新秩序的来临。

展览开幕当天,就此次展览我们采访了元美术馆执行馆长李卓颖,听她聊聊这次展览,以及元美术馆的建设。

李卓颖
元美术馆执行馆长

Q&A
Q = 99 艺术
A = 李卓颖

亚洲是一个整体

Q

以亚洲艺术家群展作为元美术馆的第三个展览,出于什么样的理念和规划?

A: 元美术馆所在的是一个文化、艺术、商业聚集区,同时靠近使馆区,这样的位置决定了我们有一个天生的责任和使命——推动社区美学建设。

除了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生态,我们也希望能把国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所在的社区对国外艺术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也是我们选择做亚洲艺术作品展的一个原因。

赵赵
星空
布面油画,201×161 cm,2018

尤尼扎尔(印度尼西亚)
风景
布面丙烯,200 × 250 cm;带框尺寸:208 × 258 × 7 cm,2018

罗德尔·塔帕雅(菲律宾)
风暴鸟
布面丙烯,243.84 × 335.28 cm,2023

Q

在当下的环境中,这场亚洲艺术家展览有着什么样的时代意义?

A: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亚洲艺术在文化背景上有一定的趋同性,但又各具特点。我们这次邀请到的均是在亚洲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日韩当代艺术在国际上一直享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到了来自东南亚的一些优秀艺术家参展。同时,中国在文化话语权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和地位也是在不断提升的。亚洲是一个整体,我们做这个展览的目的是学术梳理、也是文化交流。

《衔接在边际之间——亚洲艺术家群展》
展览现场

展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平台、一个载体

Q

此次展览与元美术馆的前两个展览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是否体现了元美术馆的展览方向?

A: 从内容上说,我们的展览会沿着兼容并蓄的方向去做。我认为展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平台、一个载体,让艺术家、策展人、研究者在这里展现各自的光彩。从研究方向上说,我们并不固定于只关注某一个代际、某一个国家的艺术家和作品。我们希望能够沿着美术史的线索更加全面地展开研究。

赫利·多诺(印度尼西亚)
飞翔的天使 II
布面丙烯,200 × 300 cm,2014

罗纳德·文图拉(菲律宾)
无题
布面油画,244 x 305 cm,2023

秦琦
雨衣摩托
布面油画,190 × 250 cm,2008

Q

所以在与不同的策展人合作的过程中,也是充分给予策展人决策的空间?

A: 我们会给策展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施展他们的才华。

《衔接在边际之间——亚洲艺术家群展》
策展人冯博一现场发言

Q

元美术馆的馆藏方向一是中国当代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以80、90后为代表;另一个方向是国际艺术。这两个方向与这次展览的艺术家结构也很匹配。这是出于什么样的整体规划?

A: 以中国80、90后当代艺术家作品为收藏方向是基于我们的文化背景。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作为一个中国本土的美术馆,我们希望能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打开更大的国际视野,吸纳更多国际艺术家作品到馆藏体系中来。

伍伟
黑瞳
金属、木板、纸张,48 × 60 × 88 cm,2021

尤尼扎尔(印度尼西亚)

铸青铜,205 × 124 × 131 cm,2019

全光荣(韩国)
聚合23-FE017(星 2)
混合材料韩国桑皮纸,D=185 cm,2023

沈远
仙游
陶瓷、录像,500 × 200 × 60 cm,2008

扎根社区,服务社区

Q

元美术馆始终坚持的定位和方向是什么?

A: 每个非营利机构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希望能够扎根在社区,服务好社区。我去过很多国家的美术馆,看过世界各地的展览,小时候我就在想,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思想。所以作为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我也希望能够在这个社区内为观众带来艺术的滋润和震动,让艺术的种子在他们,尤其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发芽。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坚持走学术路线,对中国和国际当代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恩唐·维哈尔索(印度尼西亚)
蓝色的林加岛
布面丙烯,石墨和油画颜料、树脂、彩色颜料和线拼贴眼睛
210 × 390 cm,2017

皆藤斋(日本)
数点与指甲
布面油画、木炭,160 × 130 cm,2024

江上越(日本)
彩虹-2021-T-21
布面油画,200 × 140 cm,2021

Q

学术性、专业化与吸引更多普通观众走进美术馆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如何看待一座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

A: 一座美术馆除了有自己的学术性、专业性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引领。我相信美是相通的,只要做好的展览、展示好的作品,一定是能够吸引到观众的。除了内部展厅,我们在大楼室外也有公共艺术作品,我看到好多人会驻足观看,这说明,专业的学术性作品与对美的欣赏是不冲突的。

元美术馆比较注重公众美育工作。比如,美术馆开放时间内,如果不是特别忙的情况,我们会安排一对一的观众导览工作,陪伴每一位观众认真地把展览看完,并与他们分享每一件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过程。

《衔接在边际之间——亚洲艺术家群展》
展览现场

Q

导览需要提前申请或者是邀请制吗?

A: 不需要。很多社区内、楼宇内的观众是自发来美术馆看展览的。

Q

流量时代,你会通过自媒体来帮助美术馆和展览实现更大的破圈传播吗?

A: 我们非常欢迎各界观众来参观美术馆。这次展览我们也邀请了很多自媒体博主,他们会用各自的视角去呈现美术馆和展览,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传播。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没有办法来看展览的朋友,通过网络和自媒体博主的分享也可以缩短时空的距离,从各种角度看到这场展览。

王茜瑶
瞬息万变的蓝 No. 1
布面丙烯、油画棒,200 × 380 cm (200 × 190 cm × 2pcs),2022

吴晶玉(中国香港)
猫女郎的爱与恨
布面油画,195 × 155 cm,2024

刘雨佳
柯兰岛(截图)
单频高清录像、彩色 有声,14'47'',2017

美术馆要起到引领的作用

Q

你认为如何建设一个可以不断生长的美术馆?

A: 首先是资金。资金的来源一是赞助,一是基金会。 一个好的美术馆一定有庞大的基金会做支持,资金是美术馆建设的底层架构。再往上是美术馆的自我造血能力,可以通过门票、衍生品等形式来实现。

在资金来源稳定,美术馆有发展动力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持续呈现优质的展览。我始终认为美术馆要起到引领的作用,一是对公众美育的引领;二是通过展览为艺术家、艺术工作者带来启发。从这两个层面做引领工作,美术馆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闭环。

展览开幕现场

Q

元美术馆接下来有什么展览和项目计划

A: 接下来我们会做一个中国本土艺术小组的个案研究,其他的请大家期待。

相关新闻


Baidu
map